手持折叠吸吹尘器的扰流产生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260736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27 10: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手持折叠吸吹尘器的扰流产生装置,尤指设置于一手持折叠吸吹尘器集尘筒的扰流产生装置,该扰流产生装置其包括有环状基座、滤芯、扰流盖及滤棉;环状基座内部设置有滤芯并于其一边开口与扰流盖相结合,且滤棉设置于环状基座内部并相对位于扰流盖与滤芯之间,其中扰流盖凸设有多个扰流管,且扰流管内部呈渐扩状并凸设有扰流板;借此,当手持折叠吸吹尘器所吸入的空气通过扰流产生装置时,空气会于扰流盖的扰流管内形成扰动气流,使得空气中的悬浮微粒,因离心力作用附着于扰流管的内壁,达到灰尘过滤机制;其后,再通过滤棉、滤芯作进一步过滤,有效提高对灰尘、悬浮微粒等过滤效能。浮微粒等过滤效能。浮微粒等过滤效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手持折叠吸吹尘器的扰流产生装置


[0001]本技术有关一种手持折叠吸吹尘器的扰流产生装置,尤指一种设置于一手持折叠吸吹尘器的集尘筒内,利用扰流产生装置设有扰流盖,扰流盖凸设有多个扰流管,且扰流管内部呈渐扩状形式并凸设有扰流板;使得所吸入的空气会于扰流管内形成扰动气流(扰流),以此使空气中的悬浮微粒,因离心力作用附着于扰流管内壁,即具有第一阶段悬浮微粒过滤机制;其后,再通过扰流产生装置内部所设的滤棉、滤芯,即可进一步作第二、第三阶段过滤效能,有效提升过滤灰尘、悬浮微粒等。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吸尘器对于现今家庭而言已十分普及,而吸尘器的清洁原理,主要是利用机体内部装设有一马达,利用马达运转排送空气,使得吸尘器的进气口前端形成负压吸力,以此将灰尘、毛发或碎屑等,吸入于机体内收集,达到集尘清洁的效果,大大提升清扫时的便利性。
[0003]观诸于现有吸尘器的灰尘过滤机制,主要是于吸尘器机体内部设置有过滤棉,所以当灰尘或碎屑吸入吸尘器机体内部时,灰尘、悬浮颗粒会直接受到吸尘器机体内部所设的过滤棉阻挡,使灰尘、悬浮颗粒得以附着于过滤棉之上,而经过滤后的空气则排出吸尘器外部,依据此原理,即达到吸尘器的空气过滤机制。
[0004]然而,当吸尘器使用于一段时间后,过滤棉会因聚满灰尘、悬浮颗粒、碎屑等杂质,造成过滤棉可使空气通过的气流量大大降低,进而影响吸尘器的吸尘效率;此外,一般过滤棉因所形成的孔洞(径)较大,无法过滤较细微的灰尘、悬浮微粒(如:小于或等于2.5微米(μm)的悬浮微粒),致使灰尘中的悬浮微粒会从吸尘器出风口随气流排出,造成不良的人为空气污染,或多或少、直接或间接地都会影响人体的健康。
[0005]因此,如何提供一种能有效过滤灰尘、悬浮微粒等物质的吸尘器,即为本技术所欲解决的主要课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根据本技术所提供的手持折叠吸吹尘器的扰流产生装置,尤指以扰流产生装置应用于一手持折叠吸吹尘器;所述手持折叠吸吹尘器于所设的主机具有一进气口及一出气口,并于进气口结合有一集尘筒,该集尘筒其朝向进气口的方向设有一第二端口,本技术的扰流产生装置设置于集尘筒内,该扰流产生装置包括有一环状基座、一滤芯、一扰流盖及一滤棉;所述环状基座结合于集尘筒的第二端口处;所述滤芯设置于环状基座内;所述扰流盖密封结合于环状基座其一边开口,使扰流盖与第二端口朝相反方向设置,其中扰流盖凸设有多个扰流管,这些扰流管其远离环状基座的开口设为第一管口,扰流管其相邻环状基座的开口设为第二管口,第一管口的口径小于第二管口的口径,使扰流管内部由第一管口向第二管口呈渐扩状,且扰流管内部凸设有至少一扰流板;所述滤棉设置于环状基座内部并相对位于扰流盖与滤芯之间。
[0007]进一步的,该主机结合有可折叠的折叠握把,该折叠握把内部设置有充电电池模组,该充电电池模组与该主机内部所设的马达装置、控制电路模组电性连接。
[0008]进一步的,该手持折叠吸吹尘器于出气口处设有一出气接孔,该出气接孔连接有一吹气管。
[0009]进一步的,该滤芯为HEPA滤芯。
[0010]本技术的技术特征在于,利用扰流产生装置设有扰流盖,扰流盖凸设有多个扰流管,扰流管内部呈渐扩状形式并凸设有扰流板;当手持折叠吸吹尘器启动时,外部空气则会被吸入至集尘筒内并通过扰流产生装置,此时吸入空气会于扰流管内形成扰动气流(扰流),使得空气中的悬浮微粒,因离心力作用附着于扰流管内壁,即具有第一阶段悬浮颗粒过滤机制;其后,再通过扰流产生装置内部所设的滤棉、滤芯(如:HEPA滤芯)进一步作第二、三阶段灰尘过滤,即可有效提升过滤灰尘、悬浮微粒等效能。
附图说明
[0011]图1:本技术试举一手持折叠吸吹尘器的立体示意图;
[0012]图2:本技术试举一手持折叠吸吹尘器的局部分解示意图;
[0013]图3:本技术试举一手持折叠吸吹尘器的集尘筒分解示意图;
[0014]图4:本技术的扰流产生装置一分解示意图;
[0015]图5:本技术的扰流产生装置一应用实施例剖面侧视图;
[0016]图6:本技术的扰流产生装置一正视图;
[0017]图7:本技术的扰流产生装置的图6中A

A剖面图;
[0018]图8:本技术的扰流产生装置另一应用实施例剖面侧视图。
[0019]附图标记说明:
[0020]1、集尘筒;10、集尘空间;11、第一端口;12、第二端口;121、第二结合部;13、凹槽;14、第一轴接部;141、第一轴杆;2、枢接环体;21、第三端口;22、第四端口;23、密封环;24、卡扣槽;25、嵌槽;26、第二轴接部;3、旋转盖;31、进气接孔;32、第五端口;33、第一卡扣部;4、扰流产生装置;41、环状基座;42、滤芯;43、扰流盖;431、扰流管;4311、第一管口;4312、第二管口;432、扰流板;44、滤棉;5、按键机构;51、按键;511、第二卡扣部;6、手持折叠吸吹尘器;61、主机;611、进气口;612、出气口;613、第一结合部;614、出气接孔;62、折叠握把;63、马达装置;7、吸尘管;8、吹气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为使贵审查员方便简捷了解本技术的其他特征内容与优点及其所达成的功效能够更为显现,现将本技术配合附图,详细叙述本技术的特征以及优点,以下的实施例进一步详细说明本技术的观点,但非以任何观点限制本技术的范畴。
[0022]请配合参阅图1至图8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手持折叠吸吹尘器的扰流产生装置,尤指应用于一手持折叠吸吹尘器6,该手持折叠吸吹尘器6所设的主机61具有一进气口611及一出气口612,且主机61结合有可折叠的折叠握把62,折叠握把62内部设置有充电电池模组,由充电电池模组与主机61内部所设的马达装置63、控制电路模组电性连接。所述主机61的进气口611结合有一集尘筒1,该集尘筒1其内部设有一集尘空间10,且集尘筒1其一
端设有一第一端口11及其另一端设有一第二端口12,由第二端口12与主机61的进气口611相结合。所述手持折叠吸吹尘器6于出气口612处设有一出气接孔614,由出气接孔614用以连接一吹气管8。
[0023]本技术的扰流产生装置4设置于集尘筒1的集尘空间10内并相邻第二端口12位置,所述扰流产生装置4包括有一环状基座41、一滤芯42、一扰流盖43及一滤棉44。
[0024]如图4、图5、图6、图7所示,所述环状基座41为一中空环状体,由环状基座41结合于集尘筒1的第二端口12处;所述滤芯42(如:HEPA滤芯)设置于环状基座41内;所述扰流盖43密封结合于环状基座41其一边开口,且使扰流盖43与集尘筒1的第二端口12方向设置,即环状基座41朝向集尘筒1的第一端口11方向,于集尘筒1的第二端口12结合有扰流盖43;该扰流盖43凸设有多个扰流管431,扰流管431其远离环状基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手持折叠吸吹尘器的扰流产生装置,尤指应用于一手持折叠吸吹尘器,其特征在于,该手持折叠吸吹尘器所设的主机具有一进气口及一出气口,并于该进气口结合有一集尘筒,该集尘筒其朝向该进气口的方向设有一第二端口,该扰流产生装置设置于该集尘筒内,该扰流产生装置包括有:一环状基座,结合于该集尘筒的第二端口处;一滤芯,设置于该环状基座内;一扰流盖,密封结合于该环状基座其一边开口,使该扰流盖与该第二端口方向设置,且该扰流盖凸设有多个扰流管,该扰流管其远离该环状基座的开口设为第一管口,该扰流管其相邻该环状基座的开口设为第二管口,该第一管口的口径小于该第二管口的口径,该扰流管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启文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阜阳风劲霸机电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