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预制多层集成一体化墙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260238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27 10: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预制多层集成一体化墙板,分为外饰面层、支撑层、填充层和内层,外饰面层为铝镁锰岩棉夹芯板;外饰面层内侧为支撑层,采用方管框架,中间采用轻钢结构体系;在支撑层的间隙填充有填充层,填充层采用岩棉;支撑层及填充层内侧通过C型龙骨连接内层,内从包括层叠设置的碳酸钙板和内饰板,在碳酸钙板和内饰板之间通过副龙骨连接,其内设有预制管线通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紧凑、易于实现,能有效地降低墙面施工的耗费时间。有效地降低墙面施工的耗费时间。有效地降低墙面施工的耗费时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预制多层集成一体化墙板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变电站施工领域的预制多层集成一体化墙板。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随着变电站建筑工程中装配式钢结构的广泛运用,装配式变电站以其便捷高效的安装模式逐渐崭露头角。对于装配式建筑来说,施工周期较短是一大特点,如果施工周期无法缩短,装配式建筑的优点也无从谈起。为了缩短整个变电站工程的施工工期,各部所安排的施工周期十分有限和紧凑,对于建筑结构的整体工期会压缩的非常短。而墙面的安装又较为复杂,墙板的安装、管线布置,副结构的焊接,都是环环相扣,相互影响的,对现场的管理和场地要求特别高。如何能进一步加快墙面安装进度,提升安装效率,是技术人员的主要目标。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预制多层集成一体化墙板,它的结构紧凑、易于实现,能有效地降低墙面施工的耗费时间。
[0004]实现上述目的的一种技术方案是:一种预制多层集成一体化墙板,分为外饰面层、支撑层、填充层和内层;
[0005]外饰面层为铝镁锰岩棉夹芯板;外饰面层内侧为支撑层,采用方管框架,中间采用轻钢结构体系;在支撑层的间隙填充有填充层,填充层采用岩棉;支撑层及填充层内侧通过C型龙骨连接内层,内从包括层叠设置的碳酸钙板和内饰板,在碳酸钙板和内饰板之间通过副龙骨连接,其内设有预制管线通路。
[0006]进一步的,一体化墙板侧面连接间隙处设有安装用牛腿。
[0007]进一步的,一体化墙板集成预设有门窗洞口收边结构。
[0008]装配式建筑中,现有堆叠式的安装方式,墙板的安装,龙骨的焊接,管线的布置,都非常消耗时间的。针对这些痛点问题,本技术的一种预制多层集成一体化墙板,采用集成的方法,将构造层预制到一个墙体上,并提前将管线的位置排布预制在墙体内,这样大大的减少了施工的周期和现场安装的难度,同时节省了很大的占地空间,大大的提高了现场的施工质量和安全。
附图说明
[0009]图1为本技术的一种预制多层集成一体化墙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10]为了能更好地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理解,下面通过具体地实施例进行详细地说明:
[0011]请参阅图1,本技术的一种预制多层集成一体化墙板,分为外饰面层1、支撑层
2、填充层3和内层。
[0012]外饰面层1为铝镁锰岩棉夹芯板,可以起到保温作用。
[0013]外饰面层1内侧为支撑层2。支撑层采用方管21搭建框架,中间采用轻钢结构体系。在支撑层2的间隙填充有填充层3,填充层采用岩棉,起到保温防火的作用。
[0014]支撑层2及填充层3内侧通过C型龙骨4连接内层,内从包括层叠设置的碳酸钙板51和内饰板52。碳酸钙板具有良好的防火性能。在碳酸钙板51和内饰板52之间通过副龙骨6连接。副龙骨6内或侧方,设有预制管线通路7,并可供粘挂饰面板。
[0015]一体化墙板侧面连接间隙处设有安装用牛腿8。
[0016]一体化墙板集成预设有门窗洞口收边结构等附加体系。
[0017]本
中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认识到,以上的实施例仅是用来说
[0018]明本技术,而并非用作为对本技术的限定,只要在本技术的实质精神范围内,对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变化、变型都将落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书范围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预制多层集成一体化墙板,分为外饰面层、支撑层、填充层和内层,其特征在于:外饰面层为铝镁锰岩棉夹芯板;外饰面层内侧为支撑层,采用方管框架,中间采用轻钢结构体系;在支撑层的间隙填充有填充层,填充层采用岩棉;支撑层及填充层内侧通过C型龙骨连接内层,内从包括层叠设置的碳酸钙板和内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嘉伟谢娇艳邱玉婷毛立平崔伟峰陈斌戴云平唐辉姣张艳琪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