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支撑装置及电子设备
[0001]本申请涉及一种支撑装置及电子设备。
技术介绍
[0002]支撑装置是人们经常使用的装置;然而,目前的支撑装置的形式单一,适应性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有鉴于此,本申请实施例期望提供一种支撑装置及电子设备。
[0004]为达到上述目的,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0005]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支撑装置,所述支撑装置包括:
[0006]第一支撑体,包括:
[0007]第一本体,用于与显示装置可拆卸地连接,具有第一容纳空间;
[0008]第二本体,与所述第一本体可转动地连接,用于与承载面接触而保持所述第一本体或连接所述显示装置的第一本体的空间姿态;
[0009]第二支撑体,用于与所述显示装置可拆卸地连接,且用于与承载面接触而保持所述显示装置的空间姿态;
[0010]其中,所述第二支撑体的至少部分与所述第一容纳空间匹配,使得所述第二支撑体连接所述显示装置时,不影响所述显示装置与所述第一本体连接。
[0011]在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装置包括:第一支撑体,包括:第一本体,用于与显示装置可拆卸地连接,具有第一容纳空间;第二本体,与所述第一本体可转动地连接,用于与承载面接触而保持所述第一本体或连接所述显示装置的第一本体的空间姿态;第二支撑体,用于与所述显示装置可拆卸地连接,且用于与承载面接触而保持所述显示装置的空间姿态;其中,所述第二支撑体的至少部分与所述第一容纳空间匹配,使得所述第二支撑体连接所述显示装置时,不影响所述显示装置与所述第一本体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本体包括:第一板部,与所述第二本体可转动地连接;第二板部,与所述第一板部可转动地连接,用于与所述显示装置连接而支撑所述显示装置;所述第二板部相对于所述第一板部能够转动至与所述第一板部满足不共面条件,所述第二本体通过所述第一板部保持所述第二板部或连接所述显示装置的第二板部的空间姿态;所述第二板部相对于所述第一板部能够转动至与所述第一板部满足共面条件;其中,所述第一板部靠近所述第二板部侧具有第一空间,所述第二板部靠近所述第一板部侧具有第二空间;所述第一空间和所述第二空间连通而形成所述第一容纳空间。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撑体包括:连接部,用于与显示装置可拆卸地连接;支撑部,与所述连接部可转动地连接,具有至少两种支撑模式;其中,在第一支撑模式,支撑部的第一部分与承载面接触而保持所述显示装置的第一空间姿态;在第二支撑模式,支撑部的第二部分与承载面接触而保持所述显示装置的第二空间姿态,所述第一空间姿态和所述第二空间姿态满足垂直条件;其中,所述连接部具有第二容纳空间,所述支撑部与所述连接部在所述第二容纳空间连接,所述支撑部相对于所述连接部能够转动至位于所述第二容纳空间内而与所述连接部的外表面满足平齐条件。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显示装置具有板状形态,所述显示装置具有依次相连的第一侧部、第二侧部、第三侧部和第四侧部,所述第一侧部和所述第三侧部的长度满足相同条件,所述第二侧部和所述第四侧部的长度满足相同条件;所述第一侧部、所述第二侧部、所述第三侧部和所述第四侧部中相邻侧部满足垂直条件;在所述第一空间姿态下,所述第一侧部和所述第三侧部与所述承载面满足平行条件;在所述第二空间姿态下,所述第二侧部和第四侧部与所述承载面满足平行条件;其中,所述第一侧部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二侧部的长度。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容纳空间连通所述第一本体的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一本体的第二表面;所述第
二表面和所述第一表面背对设置;所述第二支撑体的至少部分位于所述第一...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