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头驱动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258424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27 10:2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镜头驱动机构,镜头驱动机构用于驱动镜头沿光轴方向或垂直于光轴方向的径向运动,且包括底座、框架和载体,底座设有第一极片和第二极片。框架为绕光轴延伸的环状且悬空于底座的上方,框架可操作地沿第一方向或第二方向运动并设有第一导电片、第二导电片和第三导电片,第一方向、第二方向和光轴方向两两垂直,第一导电片与第一极片形成第一电容,第二导电片与第二极片构成第二电容;载体安装于框架内并可操作地沿光轴方向运动,载体用于安装镜头,且设有第三极片,第三极片与第三导电片形成第三电容。第一电容、第二电容和第三电容分别与外部的感应元件电连接,感应元件可操作地感应第一电容、第二电容和第三电容的电容量。的电容量。的电容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镜头驱动机构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光学驱动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镜头驱动机构。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随着科技的发展,现今许多电子装置皆具有照相或录像的功能。这些电子装置的使用越来越普遍,并朝着便利和轻薄化的设计方向进行发展,以提供使用者更多的选择。
[0003]而在实践中,为了适应多种场景拍照,镜头需要不断调焦,现有技术中,一般使用镜头驱动机构驱动镜头沿光轴方向运动以调节焦距。
[0004]镜头驱动机构包括框架、载体、上簧片、下簧片和底座,其中,载体设有线圈且可活动安装于框架内,载体用于安装镜头。上簧片具有弹性并与框架的顶部和载体的顶部连接,下簧片同样具有弹性并与载体的底部和框架的底部连接,上簧片和下簧片将载体可活动连接于框架内。框架可活动安装于底座的上方,并可沿垂直于镜头的光轴方向运动,以防止镜头晃动。载体安装于框架内并可沿镜头的光轴方向运动,以调节镜头焦距。
[0005]为了精准控制载体或框架运动,还需要实时感应载体和框架的具体位置。现有技术中,一般通过霍尔传感器感应载体或框架的具体位置,但是霍尔传感器体积较大,会影响镜头驱动机构的轻量化设计,不能满足市场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镜头驱动机构,以解决上述问题。
[0007]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镜头驱动机构,所述镜头驱动机构用于驱动镜头沿光轴方向或垂直于所述光轴方向的径向运动,包括:
[0008]底座,所述底座设有第一极片和第二极片
[0009]框架,所述框架为绕所述光轴延伸的环状且悬空于所述底座的上方,所述框架可操作地沿第一方向或第二方向运动并设有第一导电片、第二导电片和第三导电片,所述第一方向、所述第二方向和所述光轴方向两两垂直,所述第一导电片与所述第一极片形成第一电容,所述第二导电片与所述第二极片构成第二电容;
[0010]载体,所述载体安装于所述框架内并可操作地沿光轴方向运动,所述载体用于安装镜头,且设有第三极片,所述第三极片与所述第三导电片形成第三电容;
[0011]所述第一电容、所述第二电容和所述第三电容分别与外部的感应元件电连接,所述感应元件可操作地感应所述第一电容、所述第二电容和所述第三电容的电容量。
[0012]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底座设有第一内置电路,所述第一内置电路可与外部的电源电连接,所述第一极片和所述第二极片与所述第一内置电路电连接。
[0013]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底座包括:
[0014]底板,所述第一内置电路位于所述底板内;以及
[0015]电路板,所述电路板叠置于所述底板的顶面并与所述第一内置电路电连接,所述
第一极片和所述第二极片位于所述电路板内。
[0016]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框架内设有第二内置电路,所述第二内置电路与所述第一内置电路电连接;所述第一导电片和所述第二导电片与所述第二内置电路电连接,所述第一导电片沿所述光轴方向与所述第一极片相对设置,所述第二导电片沿所述光轴方向与所述第二极片相对设置。
[0017]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导电片和所述第二导电片相对于所述光轴对称设置。
[0018]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载体内设有第三内置电路,所述第三内置电路与所述第一内置电路电连接,所述第三极片与所述第三内置电路电连接。
[0019]在一个实施例中,两个所述第三极片相对于所述光轴对称设置,并分别与两个所述第三导电片相对设置。
[0020]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三极片位于所述载体的径向外侧表面,所述第三导电片位于所述框架的径向内表面。
[0021]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路板内还设有第一线圈和第二线圈,所述第一极片位于所述第一线圈的顶部,所述第二线圈位于所述第二极片的顶部。
[0022]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导电片为导电磁石,并与所述第一线圈配合驱动所述框架沿所述第一方向运动。
[0023]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导电片为导电磁石,并与所述第二线圈配合可驱动所述框架沿所述第二方向运动。
[0024]在一个实施例中,两个所述第一线圈和两个所述第二线圈交替间隔排列,两个所述第一电极片位于其中一个所述第一线圈的上方并与一个所述第一导电片相对设置,两个所述第二极片位于所述第二线圈的上方并与一个所述第二导电片相对设置。
[0025]在一个实施例中,至少一个所述第三导电片为导电磁石,所述载体设有第三线圈,所述第三线圈与所述第三导电片配合可驱动所述载体沿所述光轴方向运动。
[0026]在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
[0027]壳体,所述壳体连接至所述底座并与所述底座形成容纳空间;
[0028]上簧片,所述上簧片具有弹性并位于所述框架和所述载体的顶部,所述上簧片与所述框架和所述载体连接,所述上簧片可导电并与所述第二内置电路以及第三内置电路电连接;
[0029]下簧片,所述下簧片具有弹性且位于所述框架和所述载体的底部,所述下簧片与所述框架和所述载体连接;
[0030]多个导电杆,多个所述导电杆的顶端与所述上簧片连接,底端沿光轴方向延伸超出所述框架的底部并与所述底座连接,且所述导电杆与所述第一内置电路电连接。
[0031]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导电片所在平面和所述第二导电片所在平面均与所述光轴方向垂直;
[0032]所述第三导电片所在平面与所述光轴方向平行并与所述第一导电片或所述第二导电片一体成型。
[0033]本专利技术用第一电容、第二电容和第三电容分别代替三个传感器,以感应框架和载体的具体位置,而且该三个电容体积小且重量较轻,不需要占用额外的空间,可以提高镜头驱动机构的轻量化,以满足市场需求。
附图说明
[0034]图1和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第一个实施例的镜头驱动机构爆炸图。
[0035]图3是本专利技术第一个实施例中的第二内置电路、第三内置电路、第一极片、第二极片、磁石、第一线圈、第二线圈和底板的立体图。
[0036]图4是本专利技术第一个实施例的镜头驱动机构的剖视图。
[0037]图5和图6是本专利技术的第二个实施例的镜头驱动机构爆炸图。
[0038]图7是本专利技术第二个实施例中的第二内置电路、第三内置电路、第一极片、第二极片、磁石、第一线圈、第二线圈和底板的立体图。
[0039]图8是本专利技术第二个实施例的镜头驱动机构的剖视图。
[0040]图9和图10是本专利技术的第三个实施例的镜头驱动机构爆炸图。
[0041]图11是本专利技术第三个实施例中的第二内置电路、第三内置电路、第一极片、第二极片、磁石、第一线圈、第二线圈和底板的立体图。
[0042]图12是本专利技术第三个实施例的镜头驱动机构的剖视图。
[0043]图13和图14是本专利技术的第四个实施例的镜头驱动机构爆炸图。
[0044]图15是本专利技术第四个实施例中的第二内置电路、第三内置电路、第一极片、第二极片、磁石、第一线圈、第二线圈和底板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镜头驱动机构,所述镜头驱动机构用于驱动镜头沿光轴方向或垂直于所述光轴方向的径向运动,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所述底座设有第一极片和第二极片;框架,所述框架为绕所述光轴延伸的环状且悬空于所述底座的上方,所述框架可操作地沿第一方向或第二方向运动并设有第一导电片、第二导电片和第三导电片,所述第一方向、所述第二方向和所述光轴方向两两垂直,所述第一导电片与所述第一极片形成第一电容,所述第二导电片与所述第二极片构成第二电容;载体,所述载体安装于所述框架内并可操作地沿光轴方向运动,所述载体用于安装镜头,且设有第三极片,所述第三极片与所述第三导电片形成第三电容;所述第一电容、所述第二电容和所述第三电容分别与外部的感应元件电连接,所述感应元件可操作地感应所述第一电容、所述第二电容和所述第三电容的电容量。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镜头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设有第一内置电路,所述第一内置电路与外部的电源电连接,所述第一极片和所述第二极片与所述第一内置电路电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镜头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包括:底板,所述第一内置电路位于所述底板内;以及电路板,所述电路板叠置于所述底板的顶面并与所述第一内置电路电连接,所述第一极片和所述第二极片位于所述电路板内。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镜头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内设有第二内置电路,所述第二内置电路与所述第一内置电路电连接;所述第一导电片和所述第二导电片与所述第二内置电路电连接,所述第一导电片沿所述光轴方向与所述第一极片相对设置,所述第二导电片沿所述光轴方向与所述第二极片相对设置。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镜头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电片和所述第二导电片相对于所述光轴对称设置。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镜头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载体内设有第三内置电路,所述第三内置电路与所述第一内置电路电连接,所述第三极片与所述第三内置电路电连接。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镜头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第三极片相对于所述光轴对称设置,并分别与两个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请求不公布姓名彭坤林聪刘富泉吕新科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皓泽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