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物电阻抗检测仪及检测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8258202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27 10:2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血糖监测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生物电阻抗检测仪及检测方法,基于生物电阻抗检测的抗阻传感器来采集细胞内液变化并采集高低频率阻抗以达到血糖监测目的,设置硬件模块和软件模块,硬件模块包括基于NFC的穿戴式动态血糖传感器,软件模块包括手机APP、数据库和第三方监护人,手机通过软件调用NFC和穿戴式动态血糖传感器连接并进行数据交换,相对于其它的数据传输方法蓝牙、红外等,其连接速度很快、成本却要低,相比于市场上更多是具备蓝牙的血糖数据采集系统,每次采集数据都需要进行配对相比,NFC具有更大的优势,比如低成本、低耗能等,NFC能够快速链接,迅速传送数据,非常适合与血糖仪结合通过手机监测血糖。非常适合与血糖仪结合通过手机监测血糖。非常适合与血糖仪结合通过手机监测血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生物电阻抗检测仪及检测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血糖监测
,具体涉及一种生物电阻抗检测仪及检测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生物阻抗技术(BMI)是一种无损伤检测技术,它利用生物组织和器官的电特性(如阻抗、导纳、介电常数)及变化来提取有关人体生理,病理状况的生物医学信息。其应用范围很广,例如体积测量,人体组织结构分析和人体成分分析。
[0003]糖尿病为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血糖监测帮助患者及时了解自身的血糖情况以及药物治疗效果,目前临床常用的无创血糖仪:(1)红外无创检测血糖仪,该检测可以通过对患者手指、手掌、额头等部位进行照射来实现,不足之处在于容易受到患者体温以及血压等因素的影;(2)拉曼光谱相比红外光谱具有更高的波长并且光谱段狭窄,更容易进行信号分离,且采集时间较长,同时激光的强度会对监测结果产生较大的影响。能量代谢守恒血糖检测技术主要是基于生物学理论,采用近红外技术对血压含氧量等进行动态检测,建立能量守恒模型对患者体内的葡萄糖水平进行检,但是该无创血糖仪在正式使用之前需要进行校准并且代谢热量受外界影响极大,增加使用难度。
[0004]生物电阻抗(biological impedance spectroscopy,BIS)方法是一种利用生物组织的电阻抗特性提取相应生理、病理信息的检测技术。该方法通过对被测物体施加幅值较小的交流激励,使用扫频的方式测量每种频率下检测目标对应的阻抗值。BIS技术通过交流电阻抗技术检测生物细胞的电导率和介电常数,并引入电介质物理模型的数值计算,获得细胞外液、细胞膜和细胞质的电学信息,由此来区分不同种类的细胞。因此,BIS成为研究细胞结构特性及细胞分类识别的一种新方式。基于生物电阻抗的医学检测技术越来越多的应用于研究与临床中,主要是由于人体的电阻抗特性和生物电阻抗法的原理所决定的。当人体通过不同频率的交流电流时候,随着频率的不同,所穿透人体组织深度也不同,并且不同人体组织表现为不同的电阻抗特性,所以可以根据这个特性来测量人体组织与器官的生理、病理信息;近年来,国外多个研究机构将生物阻抗检测技术与无创血糖测试相结合,开辟了无创血糖检测的新方向,出现了基于生物电阻抗检测的抗阻传感器来采集细胞内液变化并采集高低频率阻抗以达到血糖监测目的,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准确度,能够在不需要任何外部能量刺激下进行检测并显示结果;而目前已有医疗设备的制造商,将微型NFC血糖传感器植入糖尿病患者皮下,再把搭载专用软件的智能设备靠近传感器所植入的部位,就能随时读取患者的血糖值,目前存在支持NFC刷卡式的血糖仪,包括了血糖仪本体、放大电路、血糖试纸、滤波电路、功能按键、血糖传感器、血糖探头、显示屏、微处理器、供电模块、NFC模块及其天线。不过目前基本上都是有其他的设备中转并不连接手机或者不完全是基于NFC与手机连接,目前基于蓝牙、红外等连接速度慢且比较耗电。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生物电阻抗检测仪及检测方法,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生物电阻抗检测仪,包括硬件模块和软件模块,所述硬件模块包括基于NFC的穿戴式动态血糖传感器,所述穿戴式动态血糖传感器包括传感器本体以及置于传感器本体上的瞬感传感器和供电模块;所述瞬感传感器分别与供电模块电性连接;所述瞬感传感器由贴敷于传感器本体上的一次性敷贴器、血糖传感器、血糖探头以及NFC模块组成,NFC模块搭建在血糖传感器上并与血糖传感器电性连接,所述血糖探头与血糖传感器电性连接,所述血糖传感器将读取的葡萄糖浓度通过发送NFC模块至进行软件模块进行数据传输;所述软件模块包括手机APP、数据库和第三方监护人,所述硬件模块中的瞬感传感器的输出端与手机APP应用的输入端通过NFC连接,所述手机APP应用的输出端与数据库的输入端连接,数据库的输出端与第三方监护人相连接;所述手机APP的数据库包括数据写入模块、数据读取模块、p2p读取模块、数据库存储模块、图表显示模块以及数据导出模块。
[0007]优选的,所述NFC模块搭建在血糖传感器上并与血糖传感器电性连接构成了带NFC功能血糖传感器。
[0008]优选的,所述血糖传感器为基于生物电阻抗检测的抗阻传感器,用于采集细胞内液变化并采集高低频率阻抗以达到血糖监测的目的。
[0009]优选的,所述瞬感传感器的NFC模块通过NFC发射天线以及手机的NFC接收天线与手机NFC芯片互通,并实现微处理器与手机APP之间的数据发送或传输;穿戴式动态血糖传感器为NFC发起端,用于向着手机APP发送数据,手机为NFC目标设备,手机APP接收来自NFC发起端发送来的数据。
[0010]优选的,所述数据写入模块用于将带NFC功能血糖传感器传送的数据进行写入记录。
[0011]优选的,所述数据读取模块以及p2p读取模块均用于读取NFC标签里的NDEF格式数据。
[0012]优选的,所述数据库存储模块用于NDEF数据的存储。
[0013]优选的,所述图表显示模块用于查询数据和将查询的数据显示出来。
[0014]优选的,所述数据导出模块用于将数据库里面的数据保存在SD卡根目录下。
[0015]一种生物电阻抗检测仪的检测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S1、取一次性敷贴器贴敷于传感器本体上,一次性敷贴器的另一面敷贴在上臂背侧,将穿戴式动态血糖传感器固定在敷贴部位,血糖探头则植入皮下;S2、打开手机的NFC,将穿戴式动态血糖传感器通过NFC与手机APP连接;S3、穿戴式动态血糖传感器每分钟测量一个实时的血糖值,每15分钟求出时间段内的平均值作为一组数据保存,手机APP数据库的NFC数据模块负责与穿戴式动态血糖传感器建立连接、接收数据、解析数据后初步保存在一个文本中,然后通过数据库模块存储,接着通过选择日期以及数据计算,最后通过MPChart图表显示当天的血糖数据变化,实现对数
据变化的监控。
[0016]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效果和优点:1、通过粘贴在手臂上部外侧的穿戴式动态血糖传感器进行实时的血糖监测,可连续采集血糖,当敷贴传感器时,一根细小的柔性探头植入皮下,用粘贴片固定在敷贴部位,手机通过软件调用NFC和穿戴式动态血糖传感器连接并进行数据交换,即可获得葡萄糖读数,可以获得更多的葡萄糖变化信息,无需采血针及试纸,可获得当前葡萄糖读数、葡萄糖数据和一个葡萄糖变化趋势箭头,显示葡萄糖水平升高、下降或者正在缓慢变化;NFC能够快速链接,迅速传送数据,而且成本和耗能低等优点使得它非常适合与血糖仪结合通过手机监测血糖,只要打开手机APP轻轻一扫,就能将数据记录下来并且保存,甚至通过图表更加直观表达某一天的血糖状况;2、手机通过软件调用NFC和穿戴式动态血糖传感器连接并进行数据交换,先是数据在应用的file文件夹下初步保存,接着通过LitePal将数据保存到数据库的db文件中,通过RecylerView可以看到保存的数据,通过MPChart图表可以看到数据变化状况,实现了对数据变化的监控;3、极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生物电阻抗检测仪,包括硬件模块和软件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硬件模块包括基于NFC的穿戴式动态血糖传感器,所述穿戴式动态血糖传感器包括传感器本体以及置于传感器本体上的瞬感传感器和供电模块;所述瞬感传感器分别与供电模块电性连接;所述瞬感传感器由贴敷于传感器本体上的一次性敷贴器、血糖传感器、血糖探头以及NFC模块组成,NFC模块搭建在血糖传感器上并与血糖传感器电性连接,所述血糖探头与血糖传感器电性连接,所述血糖传感器将读取的葡萄糖浓度通过发送NFC模块至进行软件模块进行数据传输;所述软件模块包括手机APP、数据库和第三方监护人,所述硬件模块中的瞬感传感器的输出端与手机APP应用的输入端通过NFC连接,所述手机APP应用的输出端与数据库的输入端连接,数据库的输出端与第三方监护人相连接;所述手机APP的数据库包括数据写入模块、数据读取模块、p2p读取模块、数据库存储模块、图表显示模块以及数据导出模块。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物电阻抗检测仪,其特征在于:所述NFC模块搭建在血糖传感器上并与血糖传感器电性连接构成了带NFC功能血糖传感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物电阻抗检测仪,其特征在于:所述血糖传感器为基于生物电阻抗检测的抗阻传感器,用于采集细胞内液变化并采集高低频率阻抗以达到血糖监测的目的。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物电阻抗检测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瞬感传感器的NFC模块通过NFC发射天线以及手机的NFC接收天线与手机NFC芯片互通,并实现微处理器与手机APP之间的数据发送或传输;穿戴式动态血糖传感器为NFC发起端,用于向着手机A...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方成焦如意龚琼张雪桃王儒婷
申请(专利权)人: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