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浪涌保护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25799 阅读:19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浪涌保护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塑料壳体、塑料上盖、依次纵向设置在塑料壳体内的由数个压敏电阻构成的压敏电阻组和一个气体放电管,数个压敏电阻并联后并排纵向设置在塑料壳体的容腔内,在数个并排的压敏电阻的前端设置一连接片,连接片的内侧面与数个并排的压敏电阻的前面的电源连接端相接,连接片的外侧面与气体放电管的内侧面的电源连接端相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与已有技术相比,具有体积小、泄放雷电流大的优点。(*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路保护装置。技术背景 现有的浪涌保护器是由单个压敏电阻体和气体放电管串联后,再进行并联,以求 达到足够的泄放雷电流的能力,并联的数量多少,取决于产品设计时的泄放雷电流的数值 大小。这样的设计需要占用很大的空间,而浪涌保护器的塑料座的空间是有限的,这样就限 制了串联的压敏和气体放电管的并联数量,从而限制了泄放雷电流的电流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专利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体积小、泄放雷电流大的浪涌保护器。 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包括塑料壳体、塑料上盖、依次纵向设置在塑料壳体内 的由数个压敏电阻构成的压敏电阻组和一个气体放电管,数个压敏电阻并联后并排纵向设 置在塑料壳体的容腔内,在数个并排的压敏电阻的前端设置一连接片,连接片的内侧面与 数个并排的压敏电阻的前面的电源连接端相接,连接片的外侧面与气体放电管的内侧面的 电源连接端相接,气体放电管的外侧面电源连接端与电源接线端子相连,压敏电阻的顶部 的电源连接端通过低熔点焊接材料与弹片活动端连接,弹片的固定端固定在压敏电阻后端 的电源接线端子上,弹片活动端的上面设置有显色区域,对应显色区域的塑料上盖上设置 有窗口。工作时,当电路受雷击影响产生浪涌电流时,该浪涌电流通过压敏电阻、气体放电 管迅速排泄,以免该浪涌电流影响电网的用户产生影响。当压敏电阻器和气体放电管失效 或者老化时,通过的压敏电阻器的泄放电流逐渐增大,使压敏电阻器不能维持热平衡,温度 上升,滑块的铜片和防雷元件之间的焊接材料达到熔点后,因焊接被弯曲的弹片,恢复到原 有形状,弹片和压敏电阻器的电极脱离,使被保护电路断开。由于弹片恢复原有的形状时, 弹片顶部涂有红色的区域,将会出现在浪涌保护器的塑料上盖的窗口范围内。这样提供了 一个可视的信号,观察人员了解到浪涌保护器发生了变化并可根据需要更换好的浪涌保护 器。该浪涌保护器设计成多片压敏电阻器并联并与一个气体放电管串联,一般情况下,该 保护器处于被保护的线路和地之间,在正常工作中,由于气体放电管处于断开状态,因而使 被保护线和地之间不存在任何泄露电流。而如果单独使用压敏电阻,存在着一定数量级的 泄露电流,通常是微安级,但是随着压敏电阻的老化,压敏电阻的阻抗随之减少,通过压敏 电阻的泄露电流将逐渐增大,这将导致被保护线路以及浪涌保护器自身的风险。而如果单 独使用气体放电管,由于放电管的特性,在雷电流或浪涌的冲击后,存在着续流,同样给被 保护线路带来严重的后果。该浪涌保护器由于使用了压敏电阻和气体放电管并联的设计, 解决了上述的问题,在正常工作状态下,由于气体放电管的存在,该保护电路实际为开路状 态,保护器没有任何泄露电流,也减缓了压敏电阻器老化的速度;而在当有雷电流或浪涌的 冲击后,由于压敏电阻的存在,气体放电管的续流陂遏制。由于只采用一个气体放电管,而 气体放电管一般是呈扁平状的,其宽度刚好与数个压敏电阻并联后构成的压敏电阻组的宽度相配,这样,只需要利用压敏电阻组前面的很小的空间,就能将气体放电管安装好,从而就能利用塑料壳体有限的宽度空间多设置压敏电阻,从而达到提高泄放雷电流的电流量的目的。 为了方便人们获知浪涌保护器的工作状况,在塑料上盖的下面设置触动开关。工作时,当弹片向上弹起时,触动开关产生了一个触发信号,触发信号通过线路连接可传递到远端的报警系统。这样,用户可很方便地获知该浪涌保护器的工作状况并作出相应的处理措施。 本技术与已有技术相比,由于只采用一个气体放电管并利用该气体放电管物理特性将其设置在数个压敏电阻并联后构成的压敏电阻组的前面,因此,具有体积小、泄放雷电流大的优点。附图说明 图1为本技术的外形图; 图2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技术的爆炸图。具体实施方式现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所示,本技术包括塑料壳体1、塑料上盖2、依次纵向设置在塑料壳体内的由数个压敏电阻3构成的压敏电阻组4和一个气体放电管5,数个压敏电阻3并联后并排纵向设置在塑料壳体1的容腔la内,在数个并排的压敏电阻3的前端设置一连接片6,连接片6的内侧面与数个并排的压敏电阻3的前面的电源连接端3a相接,连接片6的外侧面与气体放电管5的内侧面的电源连接端相接,气体放电管5的外侧面电源连接端与电源接线端子7相连,压敏电阻3的顶部的电源连接端3b通过低熔点焊接材料与弹片8活动端8a连接,弹片8的固定端8b固定在压敏电阻3后端的电源接线端子9上,弹片8活动端8a的上面设置有显色区域(红色或者其它显著的颜色)8c,对应显色区域8c的塑料上盖2上设置有窗口2a。在塑料上盖2的下面的设置触动开关10。权利要求一种浪涌保护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塑料壳体、塑料上盖、依次纵向设置在塑料壳体内的由数个压敏电阻构成的压敏电阻组和一个气体放电管,数个压敏电阻并联后并排纵向设置在塑料壳体的容腔内,在数个并排的压敏电阻的前端设置一连接片,连接片的内侧面与数个并排的压敏电阻的前面的电源连接端相接,连接片的外侧面与气体放电管的内侧面的电源连接端相接,气体放电管的外侧面电源连接端与电源接线端子相连,压敏电阻的顶部的电源连接端通过低熔点焊接材料与弹片活动端连接,弹片的固定端固定在压敏电阻后端的电源接线端子上,弹片活动端的上面设置有显色区域,对应显色区域的塑料上盖上设置有窗口。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浪涌保护器,其特征在于在塑料上盖的下面设置触动开关。专利摘要一种浪涌保护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塑料壳体、塑料上盖、依次纵向设置在塑料壳体内的由数个压敏电阻构成的压敏电阻组和一个气体放电管,数个压敏电阻并联后并排纵向设置在塑料壳体的容腔内,在数个并排的压敏电阻的前端设置一连接片,连接片的内侧面与数个并排的压敏电阻的前面的电源连接端相接,连接片的外侧面与气体放电管的内侧面的电源连接端相接。本技术与已有技术相比,具有体积小、泄放雷电流大的优点。文档编号H02H9/04GK201440606SQ200920060380公开日2010年4月21日 申请日期2009年7月6日 优先权日2009年7月6日专利技术者毛小毛 申请人:佛山市浦斯电子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浪涌保护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塑料壳体、塑料上盖、依次纵向设置在塑料壳体内的由数个压敏电阻构成的压敏电阻组和一个气体放电管,数个压敏电阻并联后并排纵向设置在塑料壳体的容腔内,在数个并排的压敏电阻的前端设置一连接片,连接片的内侧面与数个并排的压敏电阻的前面的电源连接端相接,连接片的外侧面与气体放电管的内侧面的电源连接端相接,气体放电管的外侧面电源连接端与电源接线端子相连,压敏电阻的顶部的电源连接端通过低熔点焊接材料与弹片活动端连接,弹片的固定端固定在压敏电阻后端的电源接线端子上,弹片活动端的上面设置有显色区域,对应显色区域的塑料上盖上设置有窗口。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毛小毛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浦斯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4[中国|广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