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空气均流幕帘呼吸保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256643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27 10:1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空气均流幕帘呼吸保护装置,属于呼吸保护装置领域,该装置包括透明面罩、挡板、泡沫塑料条、微棱柱均流出风装置。泡沫塑料条连接在所述透明面罩上部方便与人体头部接触。所述微棱柱均流出风装置安装在所述泡沫塑料条中心处并于外界相通,通过其内部特定结构将通过的气流均匀送出,在人体面部区域形成稳定气帘。挡板连接在所述透明面罩下部,用于维持人体面部区域正压,防止污染物在面部负压卷吸。与传统的呼吸保护装置相比,本发明专利技术消除了卷吸作用的影响,可在高速气流下形成均匀气幕,具有气流组织良好、成本低、易携带的特点。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空气均流幕帘呼吸保护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呼吸保护装置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空气均流幕帘呼吸保护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工厂中空气含有较多颗粒物,危害着室内人员的健康,目前对此的常规防护措施仅仅为佩戴口罩。普通口罩对于大颗粒物过滤效率高,但难以高效过滤空气中的细颗粒物。针对空气中的污染物,利用空气幕帘呼吸保护装置可以在周围污染物浓度高的环境中创造一个较安全的人体暴露环境,有效防止吸入污染气体,对于室内人员的呼吸安全具有重要意义。现有的气帘装置存在(1)装置成本高(2)气流卷吸作用明显这两个问题,为了改善以上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空气均流幕帘呼吸保护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空气均流幕帘呼吸保护装置,能在人体面部区域产生稳定气帘,防止周围污染气体在面部负压卷吸,为人员呼吸安全提供保障,且成本低、气流组织良好。
[0004]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实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空气均流幕帘呼吸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透明面罩、挡板、泡沫塑料条、微棱柱均流出风装置;泡沫塑料条连接在所述透明面罩上部方便与人体头部接触;所述微棱柱均流出风装置安装在所述泡沫塑料条中心处并于外界相通;所述挡板连接在所述透明面罩下部,用于防止周围污染气体在面部负压卷吸。
[0006]所述微棱柱均流出风装置包括进风孔、外壳。
[0007]所述外壳为梯形体,无下底面,底部与外界相通,上底长80mm,下底长120mm,宽6mm,高15mm;所述外壳内部安装有多个长度与角度确定的三棱锥与长方体,用以改变气流经过此结构的速率与方向。
[0008]所述进风口上安装有无上下面的中空圆柱体,直径大小为6mm。
[0009]所述三棱锥高度均为6mm,底面形状包括长度1mm顶角120
°
的等腰三角形、长度1mm和1.5mm的等边三角形、长度1mm的等腰直角三角形、长度为的直角三角形。
[0010]所述长方体高度均为6mm,宽度均为0.5mm,长度为5mm或3mm。
附图说明
[0011]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例提供的一种空气均流幕帘呼吸保护装置的示意图。
[0012]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例提供的一种空气均流幕帘呼吸保护装置中微棱柱均流出风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3]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例提供的一种空气均流幕帘呼吸保护装置中均匀出风装置的A

A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4]本专利技术实例提供一种空气均流幕帘呼吸保护装置,如图1所示,该装置包括透明面罩、挡板、泡沫塑料条、微棱柱均流出风装置。泡沫塑料条连接在所述透明面罩上部方便与人体头部接触;所述微棱柱均流出风装置安装在所述泡沫塑料条中心处并于外界相通;所述挡板连接在所述透明面罩下部,用于防止周围污染气体在面部负压卷吸。
[0015]将风机出口管与所述微棱柱均流出风装置的进风口连接。
[0016]所述风机内部具有过滤装置。
[0017]测量所述风机的最大风量,本实例测量仪器采用TSI5300,最大风量为45L/min。
[0018]本实例测量仪器采用TSI粉尘测定仪,测量方法参考《EN779标准》,采用EN779循环采样法。
[0019]将佩戴好所述一种空气均流幕帘呼吸保护装置的假人放入密闭室内环境中,用较短软管连接所述TSI粉尘测定仪与假人口鼻处,并将所述TSI粉尘测定仪调零。
[0020]在室内点燃香烟一段时间后掐灭,等待至室内PM2.5浓度扩散均匀。
[0021]以最大功率开启所述风机,使气流在假人面部区域形成气帘。
[0022]表1
[0023]如表1,以一分钟为一组,分别测定风机吸入气体的PM2.5浓度(上游浓度)7组与假人口鼻处气体的PM2.5浓度(下游浓度)6组,测得6组子过滤效率,计算平均过滤效率。
[0024]第“i”次子过滤效率计算方法公式:
[0025][0026]其中A
i
——第i次子过滤效率;
[0027]E
i
——假人口鼻处气体的PM2.5平均浓度(下游),mg/m3。
[0028]N
i
——风机吸入气体的PM2.5平均浓度(上游),mg/m3。
[0029]13次测量得出6个子过滤效率(A1,A2...A6),平均过滤效率计算公式:
[0030]A=(A1+A2+A3+A4+A5+A6)/6。
[0031]A为平均过滤效率。
[0032]表2
[0033]如表2为本实例测量结果。
[0034]由于样本数较小,子过滤效率值服从t分布,查询t分布表格。
[0035]经计算,本实例95%置信区间为[0.1749,0.3183]。
[0036]由于效率值A1=0.3533不在置信区间内,将其剔除。
[0037]计算后本实例平均过滤效率为22.62%。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空气均流幕帘呼吸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透明面罩(3)、挡板(4)、泡沫塑料条(5)、微棱柱均流出风装置(2);泡沫塑料条连接在所述透明面罩上部方便与人体头部接触;所述微棱柱均流出风装置安装在所述泡沫塑料条中心处并于外界相通;所述挡板连接在所述透明面罩下部,用于防止周围污染气体在面部负压卷吸。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均流幕帘呼吸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微棱柱均流出风装置(2)包括进风孔(1)、外壳。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气均流幕帘呼吸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为梯形体,无下底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林峰焦佳伟邱国熙万雯文李斐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