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向滑动扶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256129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27 10:1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双向滑动扶手,包括:扶手盖,位于设置在车身中的控制台主体的上方,从而与控制台主体隔开;动力传输单元,紧固到扶手盖的下部并且被构造成对应于扶手盖的操作而移动;控制台固定单元,位于控制台主体上并且被构造成包括多个固定槽;以及锁定单元,位于扶手盖的下表面上,固定到多个固定槽,并且被构造成固定扶手盖的纵长方向位置。被构造成固定扶手盖的纵长方向位置。被构造成固定扶手盖的纵长方向位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双向滑动扶手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双向滑动扶手,更具体涉及一种通过采用扶手盖与锁定单元相连接的结构而能够在沿相反方向滑动之后固定在预期位置的双向滑动扶手。该双向滑动扶手可对应于自动驾驶车辆中乘客的各种乘坐位置而使用。

技术介绍

[0002]一般来说,在驾驶员座椅和乘客座椅之间设有用于临时放置物品的控制台箱。被设置成用作盖同时使坐在驾驶员座椅或乘客座椅上的车辆乘员能够放置手臂的扶手,可安装在该控制台箱上。
[0003]特别地,由于扶手是为了使长途驾驶的驾驶员能够将他/她的手臂放在扶手上进行换档等从而减轻驾驶员疲劳而设置的组件,因此扶手很重要。
[0004]该扶手不同于简单的扶手,其中形成有控制台并且仅覆盖安装在驾驶员座椅与乘客座椅之间的地板的隧道部中的变速杆或驻车制动杆的一部分。该扶手可以是由容纳开关、收音机、音响、加热器控制装置或小产品接收袋等的仪表板的一部分组成的大扶手,配备有在后表面上具有衬垫盖的盒部,并且包括烟灰缸或用于后排座椅的开关等。
[0005]随着自动驾驶时代的到来,对车辆内乘客各种就座位置的技术正在进行研究。传统的扶手只有在驾驶员或乘客朝前就座时才能进行前后位置的调节,而这就会产生当第一排乘客的位置改变时难以利用传统扶手的问题。
[0006]因此,当第一排乘客基于当前位置旋转180度的面对面模式的情况下,需要用于提供放置乘客的手臂或方便接收的功能的技术。
[0007]在该背景部分中公开的信息仅用于增强对本专利技术背景的理解。因此,
技术介绍
部分可能包含不构成本国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现有技术的信息。

技术实现思路

[0008]为解决上述传统问题而提出本专利技术。此外,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向滑动扶手,其可通过应用扶手盖与锁定单元相连接的结构而在沿相反方向滑动之后固定在预期位置。
[0009]此外,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双向滑动扶手,其中通过应用与控制台主体间隔开的锁定单元来扩大储存空间的利用范围。
[0010]本专利技术的这些和其他目的不限于本文提及的目的,本文未明确提及的本专利技术的其他目的可通过下面的描述来理解,并且可通过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更清楚地理解。此外,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可通过权利要求或其组合所指示的方式来实现。
[0011]为了实现本专利技术的目的,该双向滑动扶手包括以下构造。
[0012]在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一种双向滑动扶手,包括:扶手盖,位于设置在车身中的控制台主体的上方,从而与控制台主体隔开;动力传输单元,紧固到扶手盖的下部并且被构造成对应于扶手盖的操作而移动;控制台固定单元,位于控制台主体上并且被构造成
包括多个固定槽;以及锁定单元,位于扶手盖的下表面上,固定到多个固定槽,并且被构造成固定扶手盖的纵长方向位置。
[0013]此外,动力传输单元包括:旋钮,其一端紧固到扶手盖的两端;以及连杆,连接到旋钮的另一端。连杆被构造成通过旋钮的一端的旋转而在纵长方向上移动。
[0014]此外,锁定单元包括:连杆限位器,在连杆限位器处形成有倾斜部,并且连杆限位器的两端插入固定槽中;以及固定到动力传输单元的连杆限位器支架,该连杆限位器支架包括对应于倾斜部的内侧,并且可形成为包围连杆限位器的侧面。
[0015]此外,该双向滑动扶手可被构造成使得当动力传输单元在纵长方向上移动时,倾斜部被卡接在连杆限位器支架上以减小连杆限位器的长度,并且连杆限位器的两端从固定槽释放。
[0016]此外,该双向滑动扶手可被构造成使得锁定单元还包括连接到扶手盖的滑动阻尼器。此外,控制台固定单元包括被构造成沿纵长方向与滑动阻尼器接合的齿轮部,使得扶手盖被构造成能够沿纵长方向移动到相反两侧。
[0017]此外,双向滑动扶手可被构造成还包括弹簧部,该弹簧部的一端固定到控制台固定单元,而另一端固定到锁定单元,其中弹簧部可为扶手盖提供弹性恢复力。
[0018]此外,双向滑动扶手可被构造成使得锁定单元还包括连杆限位器引导件,该连杆限位器引导件形成为包围连杆限位器并且被构造成限制连杆限位器的横向移动。
[0019]本专利技术可通过与本文所述公开内容和下文描述的构造的组合和使用关系获得以下效果。
[0020]由于应用(例如,构造)了扶手盖和锁定单元相连接以沿相反方向滑动并且可固定在预期位置的结构,因此本专利技术具有能够提高自动驾驶车辆中用户的便利性的效果。
[0021]此外,应用与控制台主体间隔开的锁定单元以使储存空间能够被最大化地利用。
[0022]应当理解,本文使用的术语“车辆”或“车辆的”或其它类似术语包括一般的机动车辆,诸如乘用车辆,包括运动型多用途车辆(SUV)、公共汽车、卡车、各种商用车辆、包括各种小船和轮船在内的船只、航空器等,并且包括混合动力车辆、电动车辆、插电式混合动力电动车辆、氢动力车辆和其它替代燃料车辆(例如源自除石油之外的资源的燃料)。如本文所指,混合动力车辆是具有两个或更多动力源的车辆,例如汽油动力和电动车辆。
[0023]下面讨论本专利技术的上述和其他特征。
附图说明
[0024]现在参照附图中所示的本专利技术的某些示例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上述和其他特征,这些示例在下文中仅以举例说明的方式提供并且不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其中:
[0025]图1示出作为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双向滑动扶手的侧剖视图;
[0026]图2示出作为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双向滑动扶手的立体图;
[0027]图3示出作为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双向滑动扶手的锁定单元、动力传输单元和控制台固定单元的立体图;
[0028]图4示出作为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双向滑动扶手的动力传输单元;
[0029]图5示出作为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双向滑动扶手的锁定单元的立体图;
[0030]图6A示出作为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双向滑动扶手的连杆限位器固定在固定槽中
的状态;
[0031]图6B示出作为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连杆限位器从双向滑动扶手的固定槽释放的状态;
[0032]图7示出作为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双向滑动扶手的滑动阻尼器和齿轮部;并且
[0033]图8示出作为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双向滑动扶手的弹簧部。
[0034]应当理解的是,附图不一定按比例绘制,呈现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基本原理的各种特征的稍微简化的表示。如本文所公开的本专利技术的具体设计特征,包括例如具体尺寸、取向、位置和形状,已经部分地由特定预期应用和使用环境确定。
[0035]在附图中,在所有附图的若干图,附图标记指本专利技术的相同或等效部分。
具体实施方式
[0036]在下文中,将参照附图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可以各种形式修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并且不应将本专利技术的范围解释为限于以下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提供给具有相关领域普通知识和技能的技术人员以完整地描述本专利技术。
[0037]另外,本文使用的术语“部(section)”、“单元(unit)”等是指处理至少一种功能和操作的单元,其可通过硬件、软件或其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向滑动扶手,包括:扶手盖,位于设置在车身中的控制台主体的上方,从而与所述控制台主体隔开;动力传输单元,紧固到所述扶手盖的下部并且被构造成对应于所述扶手盖的操作而移动;控制台固定单元,位于所述控制台主体上并且被构造成包括多个固定槽;以及锁定单元,位于所述扶手盖的下表面上,固定到所述多个固定槽,并且被构造成固定所述扶手盖的纵长方向位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向滑动扶手,其中,所述动力传输单元包括:旋钮,其一端紧固到所述扶手盖的两端;以及连杆,连接到所述旋钮的另一端,其中,所述连杆被构造成通过所述旋钮的一端的旋转而在纵长方向上移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向滑动扶手,其中,所述锁定单元包括:连杆限位器,在所述连杆限位器处形成有倾斜部,并且所述连杆限位器的两端插入所述固定槽中;以及连杆限位器支架,固定到所述动力传输单元,包括对应于所述倾斜部的内侧,其中所述连杆限位器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允金惠敬崔容源朴海柱
申请(专利权)人:起亚株式会社埃科塑料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