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避免对伤口造成挤压伤害的止血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254997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27 10: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避免对伤口造成挤压伤害的止血装置,属于心血管内科技术领域,止血件调节槽内插入有调节滑块,调节滑块底部安装有止血件主体,安装好后在需要使用时手持手持件拉动止血件主体沿着位置调节件进行移动,在调节好后将止血件调节槽覆盖在患者创口上后通过控制面板启动微型收卷电机进行收卷拉动止血带将止血件主体与患者需要止血的位置进行贴合拉紧挤压止血,在自动下压止血好后操作人员将内粘附件可覆盖在所述外粘附件外壁粘附进行定位连接,连接好后可将止血件主体从上限位板底部进行取下,将患者抬至手术床上,本设备可自动进行收紧止血的同时止血件为可更换结构,止血件在下压定位好后可进行束缚。缚。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避免对伤口造成挤压伤害的止血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止血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避免对伤口造成挤压伤害的止血装置,属于心血管内科


技术介绍

[0002]冠状动脉是供应心肌血液的血管,有左右两支,分别直接开口于主动脉根部的左、右主动脉寇内,由此开始向心脏表面延伸并不断分支进入心脏,由于血液与血管壁是同样不透光的,且与心脏重叠,所述血管腔内发生有粥样斑块或是狭窄时,在普通X光下是无法看出来的,心血管造影就是利用特制定型的心导管经皮穿刺入下肢股动脉沿着降主动脉逆行至升主动脉根部,分别将导管置于左、右冠脉口,在注射显影剂的同时进行X光电影摄像或磁带录像,这样就可以清楚地将整个左、右冠状动脉的主干及其分支的血管腔显示出来,可以了解血管有无狭窄病灶的存在,对病变的位置、范围和严重程度、血管壁的情况等做出明确的诊断,在对心血管造影经皮穿刺操作后,饶脉拔管时以及拔罐后对刺穿部位止血一般采用手工按压的方法,虽然可以达到止血的目的,但是医务人员通常连续按压三十分钟以上,劳动强度大,给医护人员增加了工作的难度。
[0003]如申请号为:202110727101.9公开的一种心血管造影术后按压止血装置,包括壳体和橡胶囊,所述壳体的顶面上凸出形成一筒体,橡胶囊设置于壳体中,橡胶囊正对于筒体处凸出形成一挤压部,挤压部插入筒体中,筒体上端安装有调节橡胶囊强度的调节机构,壳体位于筒体的一侧设有通孔,橡胶囊正对于通孔处安装有注液管,注液管上端穿过通孔,并安装有阀门,橡胶囊底面上设有止血棉,该结构简单,通过公魔术贴和母魔术贴能够将壳体快速的固定于手臂上,且通过调节机构能根据出血的程度调整作用在伤口处的压力,避免了压力多大而造成的不适,同时橡胶囊内部可注入冷水,通过冷水冰敷的方式降低伤口处血液的流动速度,降低出血量。
[0004]上述结构在使用的过程中无法进行自动收紧和定位,上述结构为手动转动止血结构,操作较为复杂,使用较为耗时,因此需要一种避免对伤口造成挤压伤害的止血装置,对上述不足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避免对伤口造成挤压伤害的止血装置,将两组位置调节件通过限位片和螺丝与手术床进行定位,定位好后将调节座插入位置调节槽内,将位置调节槽上收卷槽内的拉动止血带贯穿限位架、限位转动杆和拉动止血带限位辊的底部进行延伸和导向,拉动止血带的顶端与所述上限位板连接,将止血件主体通过止血件调节槽与上限位板进行连接,安装好后在需要使用时手持手持件拉动止血件主体沿着位置调节件进行移动,在止血件主体需要调节时,通过拉动止血件主体沿着止血件调节槽进行移动,在调节好后将止血件调节槽覆盖在患者创口上后通过控制面板启动微型收卷电机进行收卷拉动止血带将止血件主体与患者需要止血的位置进行贴合拉紧挤压止血,在自动
下压止血好后操作人员将内粘附件可覆盖在所述外粘附件外壁粘附进行定位连接,连接好后可将止血件主体从上限位板底部进行取下,将患者抬至手术床上,本设备可自动进行收紧止血的同时止血件为可更换结构,止血件在下压定位好后可进行束缚。
[0006]本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采用如下技术方案达到:
[0007]一种避免对伤口造成挤压伤害的止血装置,包括位置调节件和上限位板,位置调节件顶部中间处开设有位置调节槽,位置调节槽内插入有调节座,调节座中间顶部开设有收卷槽,收卷槽内壁一侧安装有微型收卷电机,微型收卷电机的输出端安装有转动杆,转动杆的中间套设有收卷辊,收卷辊中间套设有拉动止血带,拉动止血带的上段安装有限位件,限位件的外端安装有上限位板,上限位板内壁底部两侧开设有止血件调节槽,止血件调节槽内插入有调节滑块,调节滑块底部安装有止血件主体,位置调节件开口内侧安装有限位组件,上限位板顶部安装有手持控制组件,止血件主体内壁安装有止血组件,位置调节件与上限位板内设有模块组件,所述止血件主体外壁左下侧安装有内束缚带,所述内束缚带的下端外壁覆盖有外粘附件,所述止血件主体的右下侧安装有外束缚带,所述外束缚带内壁下段安装有内粘附件,且所述内粘附件可覆盖在所述外粘附件外壁粘附定位连接。
[0008]优选的,限位组件包括限位架、限位转动杆和拉动止血带限位辊,限位架安装在位置调节件开口处上段两端处,限位转动杆安装在限位转动杆内壁中上段处,拉动止血带限位辊套设在限位转动杆中间处。
[0009]优选的,手持控制组件包括手持件和控制面板,手持件安装在上限位板中间顶部两侧处,控制面板安装在上限位板顶中部处。
[0010]优选的,止血组件包括止血槽和止血垫,止血槽开设在止血件主体内底部处,止血垫铺设在止血槽外壁处。
[0011]优选的,模块组件按包括控制模块和驱动收卷模块,控制模块与驱动收卷模块电性连接,位置调节件外壁底部四角处安装有限位片。
[0012]优选的,拉动止血带与限位件和上限位板为可拆卸结构。
[0013]本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
[0014]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避免对伤口造成挤压伤害的止血装置,将两组位置调节件通过限位片和螺丝与手术床进行定位,定位好后将调节座插入位置调节槽内,将位置调节槽上收卷槽内的拉动止血带贯穿限位架、限位转动杆和拉动止血带限位辊的底部进行延伸和导向,拉动止血带的顶端与所述上限位板连接,将止血件主体通过止血件调节槽与上限位板进行连接,安装好后在需要使用时手持手持件拉动止血件主体沿着位置调节件进行移动,在止血件主体需要调节时,通过拉动止血件主体沿着止血件调节槽进行移动,在调节好后将止血件调节槽覆盖在患者创口上后通过控制面板启动微型收卷电机进行收卷拉动止血带将止血件主体与患者需要止血的位置进行贴合拉紧挤压止血,在自动下压止血好后操作人员将内粘附件可覆盖在所述外粘附件外壁粘附进行定位连接,连接好后可将止血件主体从上限位板底部进行取下,将患者抬至手术床上,本设备可自动进行收紧止血的同时止血件为可更换结构,止血件在下压定位好后可进行束缚。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按照本技术的一种避免对伤口造成挤压伤害的止血装置的一优选实施
例的装置整体结构侧剖视图;
[0016]图2为按照本技术的一种避免对伤口造成挤压伤害的止血装置的一优选实施例的A处结构放大图;
[0017]图3为按照本技术的一种避免对伤口造成挤压伤害的止血装置的一优选实施例的止血件内部结构示意图;
[0018]图4为按照本技术的一种避免对伤口造成挤压伤害的止血装置的一优选实施例的操作框架示意。
[0019]图中:1

位置调节件,2

位置调节槽,3

限位片,4

调节座,5

微型收卷电机,6

收卷辊,7

转动杆,8

收卷槽,9

限位架,10

限位转动杆,11

拉动止血带,12

限位件,1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避免对伤口造成挤压伤害的止血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位置调节件(1)和上限位板(13),位置调节件(1)顶部中间处开设有位置调节槽(2),位置调节槽(2)内插入有调节座(4),调节座(4)中间顶部开设有收卷槽(8),收卷槽(8)内壁一侧安装有微型收卷电机(5),微型收卷电机(5)的输出端安装有转动杆(7),转动杆(7)的中间套设有收卷辊(6),收卷辊(6)中间套设有拉动止血带(11),拉动止血带(11)的上段安装有限位件(12),限位件(12)的外端安装有上限位板(13),上限位板(13)内壁底部两侧开设有止血件调节槽(16),止血件调节槽(16)内插入有调节滑块(17),调节滑块(17)底部安装有止血件主体(18),位置调节件(1)开口内侧安装有限位组件,上限位板(13)顶部安装有手持控制组件,止血件主体(18)内壁安装有止血组件,位置调节件(1)与上限位板(13)内设有模块组件,所述止血件主体(18)外壁左下侧安装有内束缚带(25),所述内束缚带(25)的下端外壁覆盖有外粘附件(27),所述止血件主体(18)的右下侧安装有外束缚带(24),所述外束缚带(24)内壁下段安装有内粘附件(26),且所述内粘附件(26)可覆盖在所述外粘附件(27)外壁粘附定位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隆英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北大医疗鲁中医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