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柱塞胶体泵及胶体输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253978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27 10: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胶体泵领域,公开了一种双柱塞胶体泵及胶体输送装置。该双柱塞胶体泵包括气动马达、泵体、泵拉杆、活塞杆、活塞、第一柱塞组件、第二柱塞组件,该胶体泵采用气动马达和两个柱塞组件控制胶体的泵入与泵出过程,不仅能够实现胶体稳定、连续泵出,提高了泵胶效率,而且寿命长,维护成本低。该胶体输送装置采用由气缸驱动的压胶盘和双柱塞胶体泵组成的两级输送结构,且在胶体输送管道上设置多处加热装置,保证了胶体快速远距离输送。保证了胶体快速远距离输送。保证了胶体快速远距离输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柱塞胶体泵及胶体输送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胶体泵和胶体泵装置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双柱塞胶体泵及胶体输送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汽车等制造
,需要对部件进行涂胶;随着精密制造技术的发展,涂胶技术也越来越精确,对于出胶、闭胶敏捷性、一致性及胶体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这就需要对提胶装置

胶体泵及输胶装置进行升级;保证泵胶压力强劲并稳定,避免胶液泵中泵出的胶液产生嗝动而不连贯、易存在气泡的现象;并尽量减少因胶泵堵塞、泵塞磨损等原因造成的清洁、维护费用。
[0003]专利206035735公开了一种贴标机胶水供给泵,包括泵体,所述泵体上设有进胶口和出胶口,所述泵体上还设有气缸、上胶管以及滑动阀,所述上胶管的一端与所述进胶口连通、另一端通过所述滑动阀往复运动与所述出胶口断开或接通,所述气缸控制所述滑动阀往复运动。该技术采用纯气动方式实现胶水的抽吸往复运动,避免了电控系统出现因过载或潮湿导致损坏的情况的发生,结构简单,但泵胶效率低。
[0004]专利CN212429178U公开了一种胶体高压活塞泵,包括壳体及设置在壳体内的活塞杆、设置在壳体底部的阀座、设置在壳体上部的气动马达;阀座的下端设置进胶口;活塞杆上端与气动马达的输出端连接;活塞杆上设置密封环,密封环的下方的活塞杆上设置流道口,流道口与活塞杆上部的中空腔连通;流道口下方的活塞杆上设置第一定位环,第一定位环的内侧与活塞杆固定连接,第一定位环的外侧与壳体的内壁抵接;活塞杆的下端与第二定位环连接,活塞杆的下端与增压弹簧的上端连接,增压弹簧的下端与封杆的上端连接,封杆的下端设置锥形部,所述锥形部与阀座的锥形口对应;所述第一定位环及第二定位环均设置过油通孔。所述第二定位环设置定位通孔,增压弹簧设置在所述定位通孔内,活塞杆的下端插入所述定位通孔内与增压弹簧的上端连接;封杆的上端插入所述定位通孔内与增压弹簧的下端连接。这种泵实现了胶体加压,但定位环与活塞杆固定连接,易磨损,导致胶泵寿命低,泵体清洁、维护成本高,而且泵胶效率也不尽人意。
[0005]可见现有技术中的胶体泵在提交泵胶效率和胶体泵寿命方面,尚有待提升。胶体泵的实际泵胶效率和与其连接的输胶装置息息相关,因此配套设计满足生产要求的输胶装置也至关重要。

技术实现思路

[0006]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双柱塞胶体泵及胶体输送装置,该胶体泵不仅能够实现胶体稳定、连续泵出,提高泵胶效率,而且寿命长,维护成本低;该胶体输送装置实现了胶体快速、远距离输送。
[000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8]一种双柱塞胶体泵,其特征在于,包括:气动马达、泵体、泵拉杆、活塞杆、活塞、第
一柱塞组件、第二柱塞组件;
[0009]其中,第一柱塞组件包括泵连杆、第一柱塞;所述泵连杆具有内凹的腰部;所述第一柱塞套装于泵连杆腰部外侧,其侧面上端开设有至少一个“U”形槽,其内孔下端开设有与泵连杆腰部下侧抵接的锥面,其外表面通过第一密封件与所述泵体内壁密封连接;
[0010]第二柱塞组件包括限位挡圈、第二柱塞、柱塞座;限位挡圈与柱塞座固定于所述泵体内;第二柱塞套装于活塞杆外侧,并安装于限位挡圈下端面与柱塞座上端面限定的区域内,其内表面通过第二密封件与所述活塞杆轴面密封连接;所述限位挡圈开设“8”字形内孔;所述第二柱塞外表面下端开设与所述柱塞座抵接的锥面;
[0011]气动马达的马达伸缩杆与泵拉杆固定连接,其缸体通过马达连杆固定在所述泵体上;泵拉杆、泵连杆、活塞杆、活塞依次固定连接;泵拉杆、活塞杆、第一柱塞组件、第二柱塞组件安装于所述泵体中;
[0012]所述泵拉杆光轴直径大于所述活塞杆光轴直径。
[0013]优选地,所述泵体包括泵盖、第一缸体、第二缸体、第三缸体;泵盖与第一缸体、第二缸体、第三缸体依次固定连接,形成泵腔;泵拉杆前端和活塞突出泵腔,泵盖上开设内孔,该内孔通过第三密封件与泵拉杆轴面密封连接;所述第一柱塞组件安装于所述第二缸体内;所述第二柱塞组件安装于所述第三缸体内。
[0014]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第一缸体侧面出胶口上固定有连接输胶管道的连接块;所述连接块为钝角弯管形,其与第一缸体通过螺纹结构连接,且连接接口处设置有密封结构。
[0015]更进一步优选地,所述连接块内安装有第一加热元件,其表面固定安装有与所述第一加热元件及电源连接的第一连接器。
[0016]进一步优选地,所述泵盖上设置有软化剂循环装置,所述软化剂循环装置包括开设于泵盖内部的软化剂流通孔道及固定于泵盖上的软化剂存储管。
[0017]优选地,所述第一柱塞上端侧面开设四个“U”形槽形成的“四爪”镂空结构。
[0018]一种包括上述双柱塞胶体泵的胶体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压胶盘和气缸,所述压胶盘通过压胶盘连接法兰固定在第三缸体下端,其外缘与胶桶内壁抵接,其中心位置设置通孔;气动马达的马达缸体固定在横梁上,横梁的两侧与气缸的活塞端连接,气缸的缸体端固定在地面上。
[0019]优选地,所述压胶盘内安装有第二加热元件,其表面固定安装有与所述第二加热元件及电源连接的第二连接器。
[002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21]1.因为本技术采用两个柱塞组件控制胶体的泵入与泵出过程,使胶体持续泵出,提高了泵胶效率;采用三个相互连接的泵体及三段泵杆的结构,降低了加工和装配难度,且拆卸、清洁方便;两个柱塞浮动连接,因柱塞运动行程小,有利于提高其使用寿命,且柱塞可独立替换,维护成本低。
[0022]2.因为本技术的第一柱塞采用“8”字形内孔、第二柱塞采用多爪镂空结构,结构简单;与其他柱塞组件及多级密封结构结合,有效保证了泵胶过程无回胶,且提高了泵胶压力。
[0023]3.因为本技术采用气动马达实现泵胶的往复运动,与采用电控运动部件相较,避免了因过载或潮湿导致的动力部件损坏,降低了维护费用。
[0024]4.因为本技术的胶体输送装置采用由压胶盘和双柱塞胶体泵组成的两级输送结构,且在胶体输送管道上设置多处加热装置,满足了胶体快速远距离输送要求。
附图说明
[0025]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胶体输送装置结构示意图;
[0026]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双柱塞胶体泵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7]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双柱塞胶体泵结构剖视图;
[0028]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第一柱塞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9]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第一柱塞结构剖视图;
[0030]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的限位挡圈结构示意图;
[0031]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第二柱塞立体结构示意图;
[0032]图8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第二柱塞结构剖视图;
[0033]图9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双柱塞胶体泵工作过程示意图(向上冲程);
[0034]图10为本实用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柱塞胶体泵,其特征在于,包括:气动马达(1)、泵体、泵拉杆(211)、活塞杆(207)、活塞(206)、第一柱塞组件、第二柱塞组件;其中,第一柱塞组件包括泵连杆(213)、第一柱塞(214);所述泵连杆(213)具有内凹的腰部;所述第一柱塞(214)套装于泵连杆(213)腰部外侧,其侧面上端开设有至少一个“U”形槽,其内孔下端开设有与泵连杆(213)腰部下侧抵接的锥面,其外表面通过第一密封件与所述泵体内壁密封连接;第二柱塞组件包括限位挡圈(215)、第二柱塞(216)、柱塞座(217);限位挡圈(215)与柱塞座(217)固定于所述泵体内;第二柱塞(216)套装于活塞杆(207)外侧,并安装于限位挡圈(215)下端面与柱塞座(217)上端面限定的区域内,其内表面通过第二密封件与所述活塞杆(207)轴面密封连接;所述限位挡圈(215)开设“8”字形内孔;所述第二柱塞(216)外表面下端开设与所述柱塞座(217)抵接的锥面;气动马达(1)的马达伸缩杆(12)与泵拉杆(211)固定连接,其缸体通过马达连杆(13)固定在所述泵体上;泵拉杆(211)、泵连杆(213)、活塞杆(207)、活塞(206)依次固定连接;泵拉杆(211)、活塞杆(207)、第一柱塞组件、第二柱塞组件安装于所述泵体中;所述泵拉杆(211)光轴直径大于所述活塞杆(207)光轴直径。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柱塞胶体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泵体包括泵盖(202)、第一缸体(203)、第二缸体(204)、第三缸体(205);泵盖(202)与第一缸体(203)、第二缸体(204)、第三缸体(205)依次固定连接,形成泵腔;泵拉杆(21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巧建殷兴鲁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巡瑞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