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修复后文物展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253868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27 10:18
本申请涉及文物展示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修复后文物展示装置,其包括底座和保护罩,所述保护罩罩设于所述底座的上表面,所述保护罩采用透明材质;所述底座的上表面设置有开口,所述底座的开口处覆盖设置有展示平台,所述底座的内部开设有容纳腔,所述展示平台在所述容纳腔内沿所述底座的高度方向往复移动;还包括驱动组件和缓冲组件,所述驱动组件用于驱动所述展示平台沿所述底座的高度方向往复移动,所述缓冲组件用于对所述展示平台与所述容纳腔的底壁进行缓冲。本申请具有减小修复后文物因受到硬性碰撞发生二次损坏的可能性的效果。果。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修复后文物展示装置


[0001]本申请涉及文物展示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修复后文物展示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文物是历史发展的见证,也是人类技术和文化的结晶,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和科学价值。瓷器和陶器比较脆弱,出土时通常会存在一定程度的破损,需要文物修复师对文物的破损处进行修复,在位于防尘且避免阳光直射的位置保存。修复后的文物需要展出时,由工作人员手动搬运至展示柜内。
[0003]然而,由于修复后的文物比较脆弱,工作人员在对修复后的文物进行移动搬运时,修复后的文物容易与展示平台发生硬性碰撞,会存在修复后文物的外壁在与展示平台接触后发生二次破损的可能性,不利于对修复后文物状态的保持。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减小修复后文物因受到硬性碰撞发生二次损坏的可能性,本申请提供一种修复后文物展示装置。
[0005]本申请提供的一种修复后文物展示装置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6]一种修复后文物展示装置,包括底座和保护罩,所述保护罩罩设于所述底座的上表面,所述保护罩采用透明材质;所述底座的上表面设置有开口,所述底座的开口处覆盖设置有展示平台,所述底座的内部开设有容纳腔,所述展示平台在所述容纳腔内沿所述底座的高度方向往复移动;还包括驱动组件和缓冲组件,所述驱动组件用于驱动所述展示平台沿所述底座的高度方向往复移动,所述缓冲组件用于对所述展示平台与所述容纳腔的底壁进行缓冲。
[000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保护罩能够对展示平台上的文物进相行保护,驱动组件能够驱使展示平台在容纳腔内沿底座的高度方向往复移动;当对文物进行展示时,展示平台向靠近底座开口处方向移动至展示平台的上表面与底座的上表面处于同一平面,以便于参观者的观赏;当文物处于非展览期间,展示平台向靠近容纳腔的底壁方向移动,使得文物被收纳至容纳腔内;缓冲组件能够对展示平台与容纳腔的底壁进行缓冲,减小修复后文物因手动搬运受到硬性碰撞发生二次损坏的可能性。
[0008]可选的,所述展示平台两侧的侧壁对称设置有第一连接块和第二连接块,所述容纳腔两侧的侧壁分别开设有第一滑槽和第二滑槽,所述第一滑槽与所述第二滑槽的延伸方向均与所述底座的高度方向一致;
[0009]所述第一连接块扣入所述第一滑槽,且所述第一连接块沿所述第一滑槽的延伸方向往复滑移;所述第二连接块扣入所述第二滑槽,且所述第二连接块沿所述第二滑槽的延伸方向往复滑移。
[00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驱动组件牵引展示平台沿底座的高度方向移动时,第一连接块与第二连接块分别在第一滑槽与第二滑槽内同步化滑移;第一滑槽与第二滑槽能
够对展示平台移动方向进行限制,从而减小展示平台在移动的过程中发生旋转抖动的可能性。
[0011]可选的,所述驱动组件包括螺杆和驱动电机,所述螺杆的长度方向与所述第一滑槽的延伸方向一致,且所述螺杆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于所述第一滑槽两端的端壁转动连接;所述螺杆穿设并螺纹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块,所述驱动电机的安装座固定连接于所述底座,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螺杆同轴固定。
[00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驱动电机能够带动螺杆绕自身轴线的方向周向转动,螺杆转动带动第一连接块与展示平台在第一滑槽内往复移动,实现展示平台的升降。
[0013]可选的,所述展示平台的侧壁嵌设有金属片,所述容纳腔的内壁嵌设有电磁铁,所述金属片采用铁磁金属;当所述展示平台的上表面与所述底座的上表面呈平行设置时,所述金属片与所述电磁铁相贴合。
[00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电磁铁能够对金属片进行吸合固定,从而减小展示平台因外力作用发生晃动的可能性,进而减小修复后文物因抖动发生硬性碰撞导致文物被二次损坏的可能性。
[0015]可选的,所述第二连接块的上表面设置有压力传感器,所述压力传感器与所述电磁铁通讯连接。
[00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展示平台移动至展示平台的上表面与底座的上表面位于同一平面时,压力传感器与第二滑槽靠近底座开口处的端壁抵接时,压力传感器能够向电磁铁发送加固指令;电磁铁得电,对金属片进行吸引,使得展示平台与底座相连接,提高展示平台在展览时的稳定性。
[0017]可选的,所述缓冲组件包括缓冲垫,所述缓冲垫覆盖设置于所述容纳腔的底壁,所述缓冲垫采用弹性材质。
[00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对文物进行收纳时,展示平台向下移动至与容纳腔的底壁抵接,缓冲垫能够对展示平台与容纳腔底壁的压力进行缓冲,从而减小展示平台与容纳腔的底壁抵接时发生剧烈地抖动的可能性,进而减小修复后文物因来回移动受到硬性碰撞发生二次损坏的可能性。
[0019]可选的,所述缓冲垫的内部开设有缓冲腔,所述缓冲腔内设置有波纹板,所述波纹板沿所述缓冲垫的长度方向均匀排布,所述波纹板与所述缓冲腔的内壁之间填充设置有若干弹性球。
[00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波纹板在受到外界的压力时能够迅速回弹,弹性球能够对波纹板之间空间进行补充,弹性球的适应性比较强,能够不断移动且相互抵接,从而增加缓冲垫的减震缓冲性能。
[0021]可选的,所述展示平台的上表面设置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远离所述展示平台的一端设置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与所述支撑架阻尼铰接;所述支撑板远离所述支撑架的一侧覆盖设置有垫片,所述垫片采用弹性材质。
[00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工作人员能够对支撑板的角度进行调节,使得支撑板能够与文物的侧壁相抵接,软泡沫材质的垫片能够减小文物与支撑板硬性接触的可能性,从而实现对修复后文物的支撑与保护。
[0023]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0024]1.驱动电机能够驱动螺杆转动,从而带动展示平台以及放置在展示平台上的文物在容纳腔内能够沿底座的高度方向往复移动;当对文物进行展示时,展示平台的上表面与底座的上表面处于同一平面;当文物处于非展览期间,展示平台向靠近容纳腔底壁的方向移动至容纳腔内进行收纳,从而减小文物因被手工搬运导致容易发生硬性碰撞的可能性;缓冲垫能够对展示平台与容纳腔的底壁进行缓冲,减小展示平台与容纳腔的底壁抵接时发生剧烈地抖动的可能性,进而减小修复后文物因来回移动受到硬性碰撞发生二次损坏的可能性。
附图说明
[0025]图1是本申请中修复后文物展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2是本申请展示平台与底座的爆炸示意图;
[0027]图3是本申请中底座的局部剖视图;
[0028]图4是本申请中底座的爆炸示意图;
[0029]图5是压力传感器的控制原理图;
[0030]图6是缓冲垫沿竖直方向上的剖视图;
[0031]图7是图2中A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0032]附图标记:1、底座;11、容纳腔;12、第一滑槽;13、第二滑槽;2、保护罩;3、展示平台;31、第一连接块;32、第二连接块;4、驱动组件;41、螺杆;42、驱动电机;5、缓冲组件;51、缓冲垫;511、缓冲腔;52、波纹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修复后文物展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和保护罩(2),所述保护罩(2)罩设于所述底座(1)的上表面,所述保护罩(2)采用透明材质;所述底座(1)的上表面设置有开口,所述底座(1)的开口处覆盖设置有展示平台(3),所述底座(1)的内部开设有容纳腔(11),所述展示平台(3)在所述容纳腔(11)内沿所述底座(1)的高度方向往复移动;还包括驱动组件(4)和缓冲组件(5),所述驱动组件(4)用于驱动所述展示平台(3)沿所述底座(1)的高度方向往复移动,所述缓冲组件(5)用于对所述展示平台(3)与所述容纳腔(11)的底壁进行缓冲。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修复后文物展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展示平台(3)两侧的侧壁对称设置有第一连接块(31)和第二连接块(32),所述容纳腔(11)两侧的侧壁分别开设有第一滑槽(12)和第二滑槽(13),所述第一滑槽(12)与所述第二滑槽(13)的延伸方向均与所述底座(1)的高度方向一致;所述第一连接块(31)扣入所述第一滑槽(12),且所述第一连接块(31)沿所述第一滑槽(12)的延伸方向往复滑移;所述第二连接块(32)扣入所述第二滑槽(13),且所述第二连接块(32)沿所述第二滑槽(13)的延伸方向往复滑移。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修复后文物展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4)包括螺杆(41)和驱动电机(42),所述螺杆(41)的长度方向与所述第一滑槽(12)的延伸方向一致,且所述螺杆(41)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于所述第一滑槽(12)两端的端壁转动连接;所述螺杆(41)穿设并螺纹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杰李旎康丽萍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渝地远见文化产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