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装配式预制楼板的连接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250176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25 18: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装配式预制楼板的连接结构,包括:钢结构框架,包括竖直Z向钢柱和与竖直Z向钢柱固定连接的水平X向钢梁、水平Y向钢梁;预制混凝土楼板,所述预制混凝土楼板的水平X向端部或者水平Y向端部预埋固定板侧出环形筋,所述预制混凝土楼板通过板侧出环形筋与所述水平X向钢梁或者水平Y向钢梁锚接固定,相邻两个所述预制混凝土楼板通过板侧出环形筋锚接固定,并在固定连接处进行现场混凝土浇筑为一体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装配式建筑,在进行预制混凝土楼板与钢梁之间的固定连接以及相邻两个预制混凝土楼板之间的拼接固定时,先通过板侧出环形筋进行锚接固定,再进行现场混凝土浇筑,保证了节点固定连接强度。保证了节点固定连接强度。保证了节点固定连接强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装配式预制楼板的连接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建筑工程
,具体的涉及一种装配式预制楼板的连接结构。

技术介绍

[0002]装配式建筑是指把传统建造方式中的大量现场作业工作转移到工厂进行,在工厂加工制作好建筑用构件和配件(如楼板、墙板、楼梯、阳台等),运输到建筑施工现场,通过可靠的连接方式在现场装配安装而成的建筑。
[0003]在装配施工现场,需要进行楼板拼接固定以及楼板与钢结构框架之间的固定连接,一般通过现场混凝土浇筑施工形成现浇混凝土后浇段,现浇混凝土后浇段在实现楼板拼接固定以及楼板与钢结构框架之间的固定连接的同时,还可以解决缝隙填充和防渗防漏的问题。
[0004]但是单纯依靠现场混凝土浇筑实现楼板拼接固定以及楼板与钢结构框架之间的固定连接的方式,无法保证固定的可靠性以及装配的平整性,这就对于楼板的装配预定位、混凝土材料及施工技术都提出一定的要求。
[0005]针对以上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采用全新的节点连接固定方式的装配式建筑。

技术实现思路

[0006]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出了一种装配式预制楼板的连接结构,采用了全新的节点连接固定方式,提升了装配固定的可靠性。具体地,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7]一种装配式预制楼板的连接结构,包括:
[0008]钢结构框架,包括竖直Z向钢柱和与竖直Z向钢柱固定连接的水平X向钢梁、水平Y向钢梁;
[0009]预制混凝土楼板,所述预制混凝土楼板的水平X向端部或者水平Y向端部预埋固定板侧出环形筋,所述预制混凝土楼板通过板侧出环形筋与所述水平X向钢梁或者水平Y向钢梁锚接固定,相邻两个所述预制混凝土楼板通过板侧出环形筋锚接固定,并在固定连接处进行现场混凝土浇筑为一体结构。
[0010]作为本技术的可选实施方式,所述预制混凝土楼板包括厚度相同的第一预制混凝土楼板和第二预制混凝土楼板,所述第一预制混凝土楼板的水平X向端部/水平Y向端部预埋固定第一板侧出环形筋,所述第二预制混凝土楼板的水平X向端部/水平Y向端部预埋固定第二板侧出环形筋,所述第一板侧出环形筋与第二板侧出环形筋互锚,通过贯通纵筋依次贯穿各个所述第一板侧出环形筋、第二板侧出环形筋进行连接,通过在第一预制混凝土楼板与第二预制混凝土楼板之间的板缝内进行混凝土浇筑形成现浇混凝土后浇段,固定连接为一体结构。
[0011]作为本技术的可选实施方式,所述现浇混凝土后浇段的厚度低于所述第一预
制混凝土楼板、第二预制混凝土楼板,所述现浇混凝土后浇段与所述第一预制混凝土楼板、第二预制混凝土楼板之间形成凹槽,所述凹槽内安装建筑面层。
[0012]作为本技术的可选实施方式,所述建筑面层内预设贯通的设备管线通道。
[0013]作为本技术的可选实施方式,所述预制混凝土楼板包括第三预制混凝土楼板和第四预制混凝土楼板,所述第三预制混凝土楼板的水平X向端部/水平Y向端部预埋固定第三板侧出环形筋,所述第四预制混凝土楼板的水平X向端部/水平Y向端部预埋固定第四板侧出环形筋;
[0014]所述第三板侧出环形筋与第四板侧出环形筋互锚,通过贯通纵筋依次贯穿各个所述第三板侧出环形筋、第四板侧出环形筋进行连接,通过栓钉的一端贯穿所述第三板侧出环形筋、第四板侧出环形筋,栓钉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水平X向钢梁/水平Y向钢梁;
[0015]通过在第三预制混凝土楼板与第四预制混凝土楼板之间的板缝内进行混凝土浇筑形成现浇混凝土后浇段,固定连接为一体结构。
[0016]作为本技术的可选实施方式,所述现浇混凝土后浇段的厚度与所述第三预制混凝土楼板、第四预制混凝土楼板的厚度相同。
[0017]作为本技术的可选实施方式,所述预制混凝土楼板包括第五预制混凝土楼板和第六预制混凝土楼板,所述第五预制混凝土楼板的厚度大于所述第六预制混凝土楼板的厚度,所述第五预制混凝土楼板的水平X向端部/水平Y向端部预埋固定第五板侧出环形筋,所述第六预制混凝土楼板的水平X向端部/水平Y向端部预埋固定第六板侧出环形筋;
[0018]所述第五板侧出环形筋与第六板侧出环形筋互锚,通过贯通纵筋依次贯穿各个所述第五板侧出环形筋、第六板侧出环形筋进行连接,
[0019]通过在第五预制混凝土楼板与第六预制混凝土楼板之间的板缝内进行混凝土浇筑形成现浇混凝土后浇段,固定连接为一体结构;
[0020]所述第五预制混凝土楼板和第六预制混凝土楼板之间形成阶梯结构。
[0021]作为本技术的可选实施方式,所述现浇混凝土后浇段的厚度与所述第六预制混凝土楼板的厚度相同,所述现浇混凝土后浇段与所述第五预制混凝土楼板之间形成阶梯结构。
[0022]作为本技术的可选实施方式,所述现浇混凝土后浇段上安装建筑面层,所述建筑面层的上表面与所述第五预制混凝土楼板的上表面平齐。
[0023]作为本技术的可选实施方式,所述建筑面层内预设贯通的设备管线通道。
[002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
[0025]本技术的装配式建筑,预制混凝土楼板的水平X向端部或者水平Y向端部预埋固定板侧出环形筋,在进行预制混凝土楼板与钢梁之间的固定连接以及相邻两个预制混凝土楼板之间的拼接固定时,先通过板侧出环形筋进行锚接固定,再进行现场混凝土浇筑,提供了一种适应性的节点固定连接方式,现场装配施工更加简单方便,而且保证了节点固定连接强度。
附图说明:
[0026]图1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装配式预制楼板的连接结构的平面示意图;
[0027]图2本技术实施例的第一预制混凝土楼板与第二预制混凝土楼板之间的节点
连接示意图;
[0028]图3本技术实施例的第三预制混凝土楼板、第四预制混凝土楼板与钢梁之间的节点连接示意图;
[0029]图4本技术实施例的第五预制混凝土楼板与第六预制混凝土楼板之间的节点连接示意图;
[0030]图5本技术实施例的预制混凝土楼板的水平X向剖面图;
[0031]图6本技术实施例的预制混凝土楼板的水平Y向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2]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33]因此,以下对本技术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技术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技术的部分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34]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和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组合。
[0035]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装配式预制楼板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钢结构框架,包括竖直Z向钢柱和与竖直Z向钢柱固定连接的水平X向钢梁、水平Y向钢梁;预制混凝土楼板,所述预制混凝土楼板的水平X向端部或者水平Y向端部预埋固定板侧出环形筋,所述预制混凝土楼板通过板侧出环形筋与所述水平X向钢梁或者水平Y向钢梁锚接固定,相邻两个所述预制混凝土楼板通过板侧出环形筋锚接固定,并在固定连接处进行现场混凝土浇筑为一体结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预制楼板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制混凝土楼板包括厚度相同的第一预制混凝土楼板和第二预制混凝土楼板,所述第一预制混凝土楼板的水平X向端部/水平Y向端部预埋固定第一板侧出环形筋,所述第二预制混凝土楼板的水平X向端部/水平Y向端部预埋固定第二板侧出环形筋,所述第一板侧出环形筋与第二板侧出环形筋互锚,通过贯通纵筋依次贯穿各个所述第一板侧出环形筋、第二板侧出环形筋进行连接,通过在第一预制混凝土楼板与第二预制混凝土楼板之间的板缝内进行混凝土浇筑形成现浇混凝土后浇段,固定连接为一体结构。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装配式预制楼板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现浇混凝土后浇段的厚度低于所述第一预制混凝土楼板、第二预制混凝土楼板,所述现浇混凝土后浇段与所述第一预制混凝土楼板、第二预制混凝土楼板之间形成凹槽,所述凹槽内安装建筑面层。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装配式预制楼板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建筑面层内预设贯通的设备管线通道。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预制楼板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制混凝土楼板包括第三预制混凝土楼板和第四预制混凝土楼板,所述第三预制混凝土楼板的水平X向端部/水平Y向端部预埋固定第三板侧出环形筋,所述第四预制混凝土楼板的水平X向端部/水平Y向端部预埋固定第四板侧出环形筋;所述第三板侧出环形筋与第四板侧出环形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车向东王炜苏磊杨思忠韦振飞张虎峰何睿何长黎卢造王继生曹计栓刘步芳孙剑秋袁剑平李阳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市住宅产业化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