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电源供电电路及电子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249497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25 18:0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双电源供电电路及电子设备,双电源供电电路包括开关电路、第一电源线和第二电源线;开关电路包括第一开关电路、第二开关电路和输出端;开关电路在仅通过第一电源线或仅通过第二电源线与外接电源连接时,第一开关电路与第二开关电路相互连接,第一开关电路为电子设备中除设定用电模块以外的其他用电模块供电,第一开关模块为第二开关电路提供电源输入,再由第二开关电路为设定用电模块供电。当第一电源线和第二电源线同时接入时,第一开关电路与第二开关电路断开,第一开关电路为其他用电模块供电,第二开关电路则通过第二电源线从外接电源获得供电,再为设定用电模块供电,两电源线接入以满足所有用电模块对功率的使用要求。对功率的使用要求。对功率的使用要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电源供电电路及电子设备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控制电路
,特别涉及一种双电源电路及电子设备。

技术介绍

[0002]现有的笔记本电脑电源硬件并不能满足所有客户需求,比如游戏用笔记本电脑搭配的Adapter(适配器)受限于connector(连接器)电流承载能力和Adapter输出功率,产品所搭配的Adapter虽然能满足大部分用户的需求,但对于专业的游戏玩家来说还是远远不够的。该问题是由于笔记本电脑中各用电系统统用一个供电电源,当其中一个或者多个用电系统功率过大时,在Adapter功率不足的情况下会由笔记本电脑内置的电池来补充各用电系统的功率需求,导致电池放电造成RSOC drop(Relative State Of Charging,电池瞬间没电)。现有的供电方式是电源接入后直接给笔记本的主板供电,且只有一种供电途径。但游戏用笔记本电脑双电源输入在行业内目前是标配,笔记本电脑供电都会预留两个接口,这两个接口是独立互不关联,且两个双电源在正常工作时只能二选一,因功率叠加涉及电压和电流网络平衡,非常复杂,且成本极其高昂,因此双电源功率并不能叠加,因此,上述现有技术中的双电源依然不能满足笔记本的高功率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电源供电电路及电子设备,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在笔记本电脑的各用电系统功率较高时适配器无法满足其功率需求的问题。
[0004]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双电源供电电路,应用于电子设备,包括:开关电路、与所述开关电路连接的第一电源线、与所述开关电路连接的第二电源线;
[0005]所述开关电路包括第一开关电路、第二开关电路和输出端;
[0006]所述开关电路仅通过所述第一电源线或仅通过所述第二电源线与外接电源连接时,所述第一开关电路与所述第二开关电路连接,且所述第二开关电路与所述输出端连接并输出为所述电子设备的设定用电模块的供电电压,所述第一开关电路输出为所述电子设备的其他用电模块的供电电压;
[0007]所述开关电路同时通过所述第一电源线和所述第二电源线与外接电源连接时,所述第一开关电路与所述第二开关电路断开,且所述第二开关电路与所述输出端连接并输出为所述电子设备的设定用电模块的供电电压,所述第一开关电路输出为所述电子设备的其他用电模块的供电电压。
[0008]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开关电路包括系统电压模块,所述系统电压模块与所述第一电源线的一端和所述第二电源线的一端连接,所述系统电压模块与所述电子设备的其他用电模块连接;在所述第一电源线和/或所述第二电源线与所述外接电源连接时,所述第一开关电路连通。
[0009]在一些实施例中,仅所述第一电源线或仅所述第二电源线与所述外接电源连接时,所述第二开关电路包括第一开关模块,所述第一开关模块包括第一N型场效应管、第二N
型场效应管、第一P型场效应管和第二P型场效应管;
[0010]所述第一N型场效应管的栅极和所述第二N型场效应管的栅极分别与所述系统电压模块连接,所述第一N型场效应管的漏极与所述第一P型场效应管的栅极连接,所述第二N型场效应管的漏极与所述第二P型场效应管的栅极连接,所述第一P型场效应管的源极与所述第二P型场效应管的漏极连接,所述第二P型场效应管的源极与所述系统电压模块连接,所述第一P型场效应管的漏极与所述输出端连接并输出为所述设定用电模块的供电电压。
[0011]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开关电路同时通过所述第一电源线和所述第二电源线与外接电源连接时,所述第二开关电路包括第二开关模块,所述第二开关模块包括第三N型场效应管、第四N型场效应管、第三P型场效应管、第四P型场效应管、第五N型场效应、第六N型场效应管、第七N型场效应管;
[0012]所述第三N型场效应管的栅极与所述第二电源线连接,所述第三N型场效应管的漏极与所述第三P型场效应管的栅极连接,所述第三P型场效应管的漏极与所述第二电源线连接,所述第三P型场效应管的源极与所述第四P型场效应管的源极连接,所述第四P型场效应管的漏极与所述输出端连接并输出为所述设定用电模块的输出电压;所述第三N型场效应管的源极与所述第六N型场效应管的漏极连接,所述第六N型场效应管的栅极与所述第二电源线连接;
[0013]所述第四N型场效应管的栅极与所述第二电源线连接,所述第四N型场效应管的漏极与所述第四P型场效应管的栅极连接;
[0014]所述第五N型场效应管的栅极与所述第二电源线连接,所述第五N型场效应管的漏极与所述第七N型场效应管的源极连接,所述第七N型场效应管的栅极与所述第一电源线连接。
[0015]在一些实施例中,仅所述第二电源线与所述外接电源连接时,所述第三N型场效应管、第四N型场效应管和所述第五N型场效应管开启;所述第六N型场效应管断开,以断开所述第三P型场效应管和第四P型场效应管。
[0016]在一些实施例中,仅所述第一电源线与所述外接电源连接时,所述第六N型场效应管和第七N型场效应管开启。
[0017]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双电源电路还包括嵌入式控制器,所述嵌入式控制器设置于所述第三P型场效应管和所述第四P型场效应管之间;所述开关电路同时通过所述第一电源线和所述第二电源线与外接电源连接时,所述嵌入式控制器用于发出第一控制信号,所述其他用电模块接收所述第一控制信号并根据所述第一控制信号调整其所述工作功率。
[0018]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开关电路上设置有分压电阻。
[0019]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双电源供电电路还包括供电箱,所述供电箱设置于所述系统电压模块与所述输出端之间,所述第一电源线与所述第二电源线切换时,所述供电箱用于向所述输出端输出供电电压。
[0020]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采用上述实施例中任一所述的双电源供电电路为所述电子设备提供工作电压。
[0021]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有益效果在于:
[0022]开关电路在仅通过所述第一电源线或仅通过第二电源线与外接电源连接时,开关电路中的第一开关电路与第二开关电路是相互连接的,第一开关电路为电子设备中除设定
用电模块以外的其他用电模块供电,且第一开关模块为第二开关电路提供电源输入,再由第二开关电路为电子设备的设定用电模块供电;而当开关电路同时通过第一电源线和第二电源线与外接电源连接时,第一开关电路与第二开关电路断开,第一开关电路为电子设备的其他用电模块供电,第二开关电路则通过第二电源线直接从外接电源获得供电,再为电子设备的设定用电模块供电,通过两电源线同时与外接电源连接且分别能通过第一开关电路和第二开关电路同时电子设备的所有用电模块供电,以满足电子设备所有用电模块对功率的使用要求。
附图说明
[0023]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相关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相关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电源供电电路,应用于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开关电路、与所述开关电路连接的第一电源线、与所述开关电路连接的第二电源线;所述开关电路包括第一开关电路、第二开关电路和输出端;所述开关电路仅通过所述第一电源线或仅通过所述第二电源线与外接电源连接时,所述第一开关电路与所述第二开关电路连接,且所述第二开关电路与所述输出端连接并输出为所述电子设备的设定用电模块的供电电压,所述第一开关电路输出为所述电子设备的其他用电模块的供电电压;所述开关电路同时通过所述第一电源线和所述第二电源线与外接电源连接时,所述第一开关电路与所述第二开关电路断开,且所述第二开关电路与所述输出端连接并输出为所述电子设备的设定用电模块的供电电压,所述第一开关电路输出为所述电子设备的其他用电模块的供电电压。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电源供电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开关电路包括系统电压模块,所述系统电压模块与所述第一电源线的一端和所述第二电源线的一端连接,所述系统电压模块与所述电子设备的其他用电模块连接;在所述第一电源线和/或所述第二电源线与所述外接电源连接时,所述第一开关电路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电源供电电路,其特征在于,仅所述第一电源线或仅所述第二电源线与所述外接电源连接时,所述第二开关电路包括第一开关模块,所述第一开关模块包括第一N型场效应管、第二N型场效应管、第一P型场效应管和第二P型场效应管;所述第一N型场效应管的栅极和所述第二N型场效应管的栅极分别与所述系统电压模块连接,所述第一N型场效应管的漏极与所述第一P型场效应管的栅极连接,所述第二N型场效应管的漏极与所述第二P型场效应管的栅极连接,所述第一P型场效应管的源极与所述第二P型场效应管的漏极连接,所述第二P型场效应管的源极与所述系统电压模块连接,所述第一P型场效应管的漏极与所述输出端连接并输出为所述设定用电模块的供电电压。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电源供电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电路同时通过所述第一电源线和所述第二电源线与外接电源连接时,所述第二开关电路包括第二开关模块,所述第二开关模块包括第三N型场效应管、第四N型场效应管、第三P型场效应管、第四P型场效应管、第五N型场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牛毅强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联宝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