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聚丙烯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38248544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25 18:0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聚丙烯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高分子材料技术领域。聚丙烯复合物按重量份数计,包括以下组分:无规共聚聚丙烯6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聚丙烯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高分子材料
,更具体地,涉及一种聚丙烯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汽车行业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的发展,消费者对汽车内饰材料的要求越来越高,为了满足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装饰灯、氛围灯等已广泛应用于内饰门板、仪表板、立柱等内饰制件上,随之而来的是对透光制件的开发及应用。聚丙烯(PP)具有密度低、力学性能优异、成本低、易加工、易回收等优势,已广泛应用于汽车内外饰制件上,同时聚丙烯属于半透明聚合物材料,通过改性可以对其透明性进行调整,可应用于上述透光制件。
[0003]现有技术公开了一种均匀透光聚丙烯组合物,其通过凝胶含量≥85wt%的硫化乙丙橡胶改善了聚丙烯的透光均匀程度,在不同的注塑条件下,透光率和雾度差值较小,透光率差值≤4.3,雾度差值≤0.44。上述技术公开的聚丙烯组合物虽然具有均匀透光性能,但是,该材料通过后期物理共混改性的方式添加了硫化乙丙橡胶弹性体,这些弹性体如同“海岛”结构中的“岛”分散在聚丙烯基体中,形成非均质形态。而当前汽车制件为了节约原料、成本及人工费用等,均采用小浇口或自离式浇口设计,这些经物理混合弹性体的聚丙烯复合物熔体通过浇口时易形成喷射状态,产生微观相分离,聚丙烯熔体进入突然扩大的型腔后容易形成真空孔等缺陷,对于壁厚变化较大的产品真空孔等缺陷尤其明显。
[0004]鉴于此,确有必要提供一种聚丙烯复合物,在注塑小浇口或自离式浇口制件后,能够减少制件内部真空孔的产生。
专利技术内
[0005]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均匀透光聚丙烯组合物在注塑小浇口或自离式浇口制件时,制件内部会产生真空孔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聚丙烯复合物,以无规共聚聚丙烯作为基体,添加乙烯丙烯共聚物、丙烯丁烯共聚物混合调整透光性能。
[0006]本专利技术的又一目的是提供一种聚丙烯复合物的制备方法。
[0007]本专利技术的又一目的是提供一种聚丙烯复合物在制备透光聚丙烯注塑制品中的应用。
[0008]本专利技术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0009]一种聚丙烯复合物,按重量份数计,包括以下组分:
[0010][0011]所述无规共聚聚丙烯中,乙烯的摩尔含量为1%

3.9%;
[0012]所述乙烯丙烯共聚物中,乙烯的摩尔含量为4%

16%;
[0013]所述丙烯丁烯共聚物中,丁烯的摩尔含量为5%

18%。
[0014]本专利技术聚丙烯复合物采用无规共聚聚丙烯作为基体,无规共聚聚丙烯不存在明显的结晶区和非晶区,具有均质、无微观相分离的特点,并通过乙烯丙烯共聚物、丙烯丁烯共聚物与无规共聚聚丙烯混合调整透光性能,由于乙烯丙烯共聚物、丙烯丁烯共聚物与无规共聚聚丙烯具有良好的相容性,在强剪切下几乎没有微观相分离产生,注塑小浇口或自离式浇口制件后几乎不产生真空孔。
[0015]在实际应用中,本专利技术通过无规共聚聚丙烯、乙烯丙烯共聚物以及丙烯丁烯共聚物即可调控透光率,尤其可以不加入或极其少量加入弹性体或填料,由于无需通过物理共混的方式加入弹性体或填料,因此能够防止微观相分离的产生,进而防止大量真空孔的产生。
[0016]无规共聚聚丙烯和乙烯丙烯共聚物中,乙烯的摩尔含量的测试标准为Q/SY DS 0240.118

2004。
[0017]丙烯丁烯共聚物中,丁烯的摩尔含量的测试方法为红外光谱法,丁烯的特征吸收峰为766cm
‑1,选取806cm
‑1聚丙烯的吸收峰为基准峰,根据二者吸光度比值(X=A
766
/A
806
),按照公式计算丁烯含量:丁烯含量=

5.410X2+28.485X+0.0113:
[0018]优选地,所述无规共聚聚丙烯的熔体质量流动速率在230℃、2.16kg条件下为0.2

44g/10min,测试标准为GB/T 3682

2018。
[0019]更优选地,所述无规共聚聚丙烯的熔体质量流动速率在230℃、2.16kg条件下为6

30g/10min,测试标准为GB/T 3682

2018。
[0020]优选地,所述乙烯丙烯共聚物的熔体质量流动速率在230℃、2.16kg条件下为1.2

100g/10min,测试标准为GB/T 3682

2018。
[0021]更优选地,所述乙烯丙烯共聚物的熔体质量流动速率在230℃、2.16kg条件下为2

50g/10min,测试标准为GB/T 3682

2018。
[0022]优选地,所述乙烯丙烯共聚物中,乙烯的摩尔含量为9%

15%。
[0023]乙烯丙烯共聚物中丙烯/乙烯的摩尔含量的测试标准为:SH/T 1800

2016。
[0024]优选地,所述丙烯丁烯共聚物的熔体质量流动速率在230℃、2.16kg条件下为2.8

19.8g/10min,测试标准为GB/T 3682

2018。
[0025]更优选地,所述丙烯丁烯共聚物的熔体质量流动速率在230℃、2.16kg条件下为5

15g/10min,测试标准为GB/T 3682

2018。
[0026]优选地,所述色差调整剂为β晶型铜酞菁蓝。
[0027]聚丙烯复合物注塑小浇口或自离式浇口制件时,由于在小浇口处会产生强剪切,使得注塑后的制件与原材料相比,在视觉上出现“陈旧感”,为此,为了减少“陈旧感”,提高“清新感”,需要控制色差

B的变化,即注塑后的制件相比于原材料,色差

B增加值越小,陈旧感越小,清新感越强。
[0028]本专利技术通过添加具有稳定晶型绿相的β晶型铜酞菁蓝,能够减小注塑后制件与原材料的色差

B,使得注塑后的制件仍然可以保持原材料的清新感。
[0029]优选地,所述稳定剂包括抗氧剂和/或紫外线吸收剂,所述抗氧剂为羟胺类抗氧剂
和/或亚磷酸酯类抗氧剂,所述紫外线吸收剂为苯并三唑类类紫外线吸收剂。
[0030]抗氧剂在注塑过程中能够起到抗氧化作用。由于羟胺类抗氧剂和亚磷酸酯类抗氧剂中,不包括烷基苯酚结构,有利于提高注塑后制件的清新感。
[0031]优选地,所述稳定剂中,羟胺类抗氧剂、亚磷酸酯类抗氧剂和苯并三唑类紫外线吸收剂的质量比为(1

2):(1

2):1。
[0032]优选地,所述稳定剂的纯度≥99.5%。
[0033]经过提纯后得到的高纯度稳定剂中几乎不存在游离酚的小分子物质,在小浇口导致的剪切热下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聚丙烯复合物,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数计,包括以下组分:所述无规共聚聚丙烯中,乙烯的摩尔含量为1%

3.9%;所述乙烯丙烯共聚物中,乙烯的摩尔含量为4%

16%;所述丙烯丁烯共聚物中,丁烯的摩尔含量为5%

18%。2.如权利要求1所述聚丙烯复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无规共聚聚丙烯的熔体质量流动速率在230℃、2.16kg条件下为0.2

44g/10min,测试标准为GB/T3682

2018。3.如权利要求1所述聚丙烯复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乙烯丙烯共聚物的熔体质量流动速率在230℃、2.16kg条件下为1.2

100g/10min,测试标准为GB/T3682

2018。4.如权利要求1所述聚丙烯复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乙烯丙烯共聚物中,乙烯的摩尔含量为9%

15%,测试标准为SH/T 1800

2016。5.如权利要求1所述聚丙烯复合物,其特征在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春怀陶四平王中林陈平绪叶南飚陆湛泉刘乐文
申请(专利权)人:金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