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薛龙刚专利>正文

一种小麦种植的拌种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248012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25 18: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农业种植技术领域,一种小麦种植的拌种装置,包括搅拌箱,搅拌箱上设有洒药组件,搅拌箱内设有两个对向设置的搅拌组件,搅拌组件包括第一转动杆,第一转动杆的第一端部设有第一伞齿轮,两个第一伞齿轮通过驱动组件相连,第一转动杆的第二端部设有三个拨杆,三个拨杆呈放射状,每一拨杆与第一转动杆之间均设有驱动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使用时,驱动组件能带动两个搅拌组件同时旋转,带动小麦种子在竖直方向上运动,从搅拌箱内的底部移动到顶部,因此当洒药组件洒药时,无论处在什么位置的小麦种子都能够与药液均匀的混合。置的小麦种子都能够与药液均匀的混合。置的小麦种子都能够与药液均匀的混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小麦种植的拌种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农业种植
,具体领域为一种小麦种植的拌种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拌种就是把肥料、农药和小麦种子按一定比例混合,再反复掺拌,终使肥料、药剂均匀地附着在种子表面的措施。不但可以保证一播全苗,还能防治病虫害,拌种还可达到省药、省肥的目的。如专利号为“CN202121977398.6”的中国技术专利,提供了一种用于农业种植的小麦拌种装置,将小麦种子加入搅拌箱内部后,第一电机输出端的搅拌杆对小麦种子进行搅拌,搅拌的同时储液瓶内的药液通过主管进入四个支管,然后通过喷头进入搅拌箱的内部,四个喷头对于四个搅拌点分别进行药液添加。
[0003]然而该装置存在不足之处,该装置在对小麦种子进行搅拌时,搅拌杆只能带动小麦种子在水平方向上运动,位于搅拌箱内底部的小麦种子不能通过搅拌移动到顶部,因此当喷头向下洒药时,顶部的小麦种子与药液接触的比底部的小麦种子多,导致药液与小麦种子混合不均匀。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小麦种植的拌种装置,驱动组件能带动两个搅拌组件同时旋转,带动小麦种子在竖直方向上运动,从搅拌箱内的底部移动到顶部,因此当洒药组件洒药时,无论处在什么位置的小麦种子都能够与药液均匀的混合。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小麦种植的拌种装置,包括搅拌箱,所述搅拌箱上设有洒药组件,所述搅拌箱内设有两个对向设置的搅拌组件,所述搅拌组件包括第一转动杆,所述第一转动杆的第一端部设有第一伞齿轮,两个所述第一伞齿轮通过驱动组件相连,所述第一转动杆的第二端部设有三个拨杆,三个所述拨杆呈放射状,每一所述拨杆与所述第一转动杆之间均设有驱动板。
[0006]优选的,所述驱动组件包括固定架,所述第一转动杆设有所述第一伞齿轮的一端设在所述固定架的内侧,所述固定架的上方设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朝下,且与第二转动杆的第一端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转动杆的第二端部伸入所述固定架的内侧,且与第二伞齿轮固定连接,所述第二伞齿轮位于所述第一伞齿轮的上方,所述第二伞齿轮与两个所述第一伞齿轮啮合传动。
[0007]优选的,所述固定架的两侧均设有挡板,所述挡板上设有第一支撑杆,所述第一支撑杆与所述搅拌箱固定连接。
[0008]优选的,所述第二转动杆的侧壁上设有若干第一搅拌叶片,所述第一搅拌叶片位于所述拨杆的上方。
[0009]优选的,所述第一转动杆的下方设有第三转动杆,所述第三转动杆的第一端部伸入所述固定架的内侧,且与第三伞齿轮固定连接,所述第三伞齿轮位于所述第一伞齿轮的下方,所述第三伞齿轮与两个所述第一伞齿轮啮合传动,所述第三转动杆的第二端部设有
若干第二搅拌叶片,所述第二搅拌叶片位于所述拨杆的下方。
[0010]优选的,所述驱动板由两个三角板拼合组成,两个所述三角板形成一个锐角。
[0011]优选的,所述三角板的外侧壁上设有L形凸棱,两个所述三角板拼合后,两个所述L形凸棱合围成一个圈形结构。
[0012]优选的,所述三角板上设有若干通孔,所述三角板的内侧壁上设有若干分料管,所述分料管与所述通孔的位置一一对应。
[0013]优选的,所述驱动板与所述拨杆之间通过第二支撑杆连接,所述驱动板与所述第一转动杆之间通过所述第二支撑杆连接。
[0014]使用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5](一)驱动组件能带动两个搅拌组件同时旋转,带动小麦种子在竖直方向上运动,从搅拌箱内的底部移动到顶部,因此当洒药组件洒药时,无论处在什么位置的小麦种子都能够与药液均匀的混合,不会出现某处小麦种子与药液接触更多的情况。
[0016](二)第一搅拌叶片和第二搅拌叶片能带动小麦种子完成水平方向上的运动,因此小麦种子在搅拌的过程中能到达搅拌箱1中的任意位置。
[0017](三)驱动板上设有通孔和分料管,一小部分的小麦种子会穿过分料管运动到驱动板的后侧,进一步使小麦种子产生了相对滑动,从而更好的实现小麦种子在搅拌的过程中能到达搅拌箱中的任意位置的效果。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技术的轴测图;
[0019]图2为本技术的主视剖视图;
[0020]图3为图2中A处的放大图;
[0021]图4为本技术中两个搅拌组件的轴测图;
[0022]图5为本技术中驱动组件的轴测爆炸图;
[0023]图6为本技术中第三转动杆的轴测图;
[0024]图7为本技术中驱动板一个角度的轴测图;
[0025]图8为本技术中驱动板另一个角度的轴测图。
[0026]附图标记包括:
[0027]1‑
搅拌箱、2

第一转动杆、3

第一伞齿轮、4

拨杆、5

驱动板、501

三角板、502

L形凸棱、503

通孔、504

分料管、6

固定架、7

电机、8

第二转动杆、9

第二伞齿轮、10

挡板、11

第一支撑杆、12

第一搅拌叶片、13

第三转动杆、14

第三伞齿轮、15

第二搅拌叶片、16

第二支撑杆、17

进料口、18

支撑腿、19

出料口、20

洒药组件。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为使本技术方案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方案进一步详细说明。应该理解,这些描述只是示例性的,而不是要限制本技术方案的范围。
[0029]实施例一
[0030]请参阅图1

8,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小麦种植的拌种装置,包括搅
拌箱1,搅拌箱1的顶部设有进料口17,搅拌箱1的底部设有出料口19,搅拌箱1的侧壁上设有支撑腿18。搅拌箱1上设有洒药组件20,洒药组件20包括储药箱,储药箱固定连接在搅拌箱1的侧壁顶部,储药箱上设有抽水泵,抽水泵的出水口与出药管的一端连接,出药管的另一端伸入搅拌箱1内,出药管上设有若干朝下的喷头。请参阅图2和图4,搅拌箱1内设有两个对向设置的搅拌组件,搅拌组件包括第一转动杆2,第一转动杆2水平设置,第一转动杆2的第一端部设有第一伞齿轮3,两个第一伞齿轮3通过驱动组件相连,当驱动组件工作时,能带动两个第一转动杆2同时朝相反的方向旋转。第一转动杆2的第二端部设有三个拨杆4,三个拨杆4呈放射状,每一拨杆4与第一转动杆2之间均设有驱动板5。
[0031]本技术在使用时,首先将小麦种子从进料口17倒入搅拌箱1内,接下来驱动组件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小麦种植的拌种装置,包括搅拌箱,所述搅拌箱上设有洒药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箱内设有两个对向设置的搅拌组件,所述搅拌组件包括第一转动杆,所述第一转动杆的第一端部设有第一伞齿轮,两个所述第一伞齿轮通过驱动组件相连,所述第一转动杆的第二端部设有三个拨杆,三个所述拨杆呈放射状,每一所述拨杆与所述第一转动杆之间均设有驱动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麦种植的拌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包括固定架,所述第一转动杆设有所述第一伞齿轮的一端设在所述固定架的内侧,所述固定架的上方设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朝下,且与第二转动杆的第一端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转动杆的第二端部伸入所述固定架的内侧,且与第二伞齿轮固定连接,所述第二伞齿轮位于所述第一伞齿轮的上方,所述第二伞齿轮与两个所述第一伞齿轮啮合传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小麦种植的拌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架的两侧均设有挡板,所述挡板上设有第一支撑杆,所述第一支撑杆与所述搅拌箱固定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小麦种植的拌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转动杆的侧壁上设有若干第一搅拌叶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薛龙刚牟新亮牟春雨赵海安赵伟迟成龙杨军
申请(专利权)人:薛龙刚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