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鼻内上药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247768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25 18: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上药器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鼻内上药器,包括瓶体,所述瓶体内顶面固定设置有清洁瓶和药瓶,所述瓶体和清洁瓶上端面螺纹套设有第一喷头,所述瓶体和药瓶内部螺纹套设有第二喷头,所述第一喷头内部固定设置有第一喷管,所述第一喷管出水口外部固定设置有防滑条,所述防滑条外部活动套设有棉头,所述第二喷头内部固定设置有第二喷管,所述拉伸管一端固定连接有多孔管头,所述第二喷管外壁固定套设有球形棒壳,所述球形棒壳一端外壁活动设置有弯折机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可在上药前先对鼻腔内清洗,再使用药液在鼻内上药,药用效果更好,通过转动弯折机构使上药瓶喷头处弯折成任意角度,可进行局部上药。可进行局部上药。可进行局部上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鼻内上药器


[0001]本技术涉及上药器
,尤其涉及一种鼻内上药器。

技术介绍

[0002]鼻内上药器是一种医疗用具,主要是方便要在鼻内进行上药的患者进行使用,比如鼻炎或者鼻内损时,可以使用其上药。
[0003]现有专利(公开号:CN200998516Y)公开了药液滴鼻器,属于医疗器械装置
用于治疗鼻炎的某些滴鼻剂仅是靠通过对塑料瓶的挤压产生的药滴滴入鼻孔,给药部位不准确,往往还容易淌出来影响了治疗效果。该技术的技术方案为:挤压式滴鼻药水瓶3与喷药液嘴1固定连接相通,在挤压式滴鼻药水瓶3的外周边上设置有鼻孔塞子2。它的优点是:此药液滴鼻器结构设计合理实用,构思巧妙新颖,由于设计有喷药液嘴在挤压挤压式滴鼻药水瓶时使药液达到病灶处,此装置用药少喷射距离远克服了现有产品的缺点,加之设置有鼻孔塞子可使药液存留在鼻孔内存留一段时间有利于鼻炎的治疗。
[0004]专利技术人在实现本技术的过程中发现现有技术存在如下问题:1、该上药器在使用时不具有先给鼻内清洗的功能,在上药前先给鼻内进行清洗,药用效果更好;2、该上药器在使用时对鼻腔内的上药范围很大,不方便针对患者鼻腔内局部损伤进行上药,使用范围不够精准;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一种鼻内上药器,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是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鼻内上药器,具有两种用剂,可在上药前先用清洁液将鼻腔内进行清洗,使鼻腔内更加干净,再使用药液对鼻腔内进行上药,药用效果更好,该上药器可通过转动弯折机构使上药瓶喷头处弯折任意角度,更方便有针对性的对患者的局部进行上药。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7]一种鼻内上药器,包括瓶体,所述瓶体内顶面固定设置有清洁瓶和药瓶,所述瓶体和清洁瓶上端面螺纹套设有第一喷头,所述瓶体和药瓶内部螺纹套设有第二喷头,所述第一喷头内部固定设置有第一喷管,所述第一喷管出水口外部固定设置有防滑条,所述防滑条外部活动套设有棉头;
[0008]所述第二喷头内部固定设置有第二喷管,所述第二喷管远离第二喷头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拉伸管,所述拉伸管一端固定连接有多孔管头,所述第二喷管外壁固定套设有球形棒壳,所述球形棒壳一端外壁活动设置有弯折机构;
[0009]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可在上药前先用清洁液将鼻腔内进行清洗,再使用药液对鼻腔内进行上药,药用效果更好,可通过转动弯折机构使上药瓶喷头处弯折成任意角度,可对患者的鼻腔内局部进行上药。
[0010]进一步地,所述弯折机构包括圆柱壳,所述圆柱壳一端固定设置有防滑圈,所述圆
柱壳另一端固定设置有多个小型灯、微型摄像头和透明罩,多个所述小型灯和微型摄像头位于透明罩的内部;
[0011]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圆柱壳套在球形棒壳的圆球外部,转动时有圆柱壳底部卡住不会掉落,防滑圈可增加圆柱壳与圆球的摩擦力,这样转动弯折机构时,弯折的角度不容易松动,小型灯照亮鼻腔内部,方便用微型摄像头观察,透明罩是透明的,将灯和摄像头罩住,防止上药时药液喷洒到上面,造成损坏。
[0012]进一步地,所述瓶体包括瓶身,所述瓶身内部固定设置有保温层;
[0013]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保温层采用镀铝膜隔热保温材料,该材料具有较好的保温效果。
[0014]进一步地,所述清洁瓶内部设置有清洁液,所述药瓶内部设置有药液;
[0015]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清洁液给鼻腔进行清洁,药液给鼻腔进行上药。
[0016]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喷头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吸管,所述第二喷头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吸管;
[0017]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第一吸管吸入清洁液,通过第二吸管吸入药液。
[0018]进一步地,所述瓶体内部设置有发热填充物;
[0019]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发热填充物采用过饱和溶液醋酸钠和金属片,可以发热,给药液和清洁液保温,使用时,液体不会太凉,使用感受更好。
[0020]进一步地,所述瓶体外壁设置有防滑纹;
[0021]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防滑纹是为了使用时手拿的更稳,不易滑落。
[0022]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23]1、本技术提出的一种鼻内上药器,通过按压清洁瓶喷头,挤出瓶内的清洁液,清洁液浸入棉头内,将棉头伸入鼻腔对鼻腔内先进行清洁,使鼻腔内更干净,给上药时一个更好的腔内环境,清洁后按压药瓶将药液挤出,再进行上药,可实现先清洁后上药,可使药效更好,对患者的病况更有益处。
[0024]2、本技术提出的一种鼻内上药器,可使上药喷头实现任意角度转动,通过转动弯折机构,弯折机构在球形棒壳一端的球状壳外部活动旋转可使多孔管头处于不同角度,弯折机构一端设置有多个小型灯和微孔摄像头,打开小型灯,摄像头可联网,联网后通过观察摄像,调整需要的角度,更方便患者针对自己的患处精准上药。
附图说明
[0025]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鼻内上药器的轴侧示意图;
[0026]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鼻内上药器的剖视示意图;
[0027]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鼻内上药器的A处放大示意图;
[0028]图4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鼻内上药器的B处放大示意图;
[0029]图5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鼻内上药器的第一瓶体结构示意图;
[0030]图6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鼻内上药器的C处放大图。
[0031]图例说明:
[0032]1、瓶体;2、发热填充物;3、清洁瓶;4、药瓶;5、清洁液;6、药液;7、第一吸管;8、第二吸管;9、第一喷头;10、第二喷头;11、防滑纹;12、第一喷管;13、第二喷管;14、棉头;15、弯折
机构;16、防滑条;17、球形棒壳;18、拉伸管;19、多孔管头;101、保温层;102、瓶身;1501、圆柱壳;1502、小型灯;1503、微型摄像头;1504、透明罩;1505、防滑圈。
具体实施方式
[0033]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34]实施例
[0035]参照图1

6,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鼻内上药器,包括瓶体1,瓶体1内顶面固定设置有清洁瓶3和药瓶4,设计两种剂瓶,是为了先给鼻腔清洗再进行上药,使得药用效果更好,瓶体1和清洁瓶3上端面螺纹套设有第一喷头9,瓶体1和药瓶4内部螺纹套设有第二喷头10,第一喷头9内部固定设置有第一喷管12,清洁液5和药液6均通过喷管喷出,第一喷管12出水口外部固定设置有防滑条16,防滑条16外部活动套设有棉头14,防滑条16具有防滑的效果,是使棉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鼻内上药器,包括瓶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瓶体(1)内顶面固定设置有清洁瓶(3)和药瓶(4),所述瓶体(1)和清洁瓶(3)上端面螺纹套设有第一喷头(9),所述瓶体(1)和药瓶(4)内部螺纹套设有第二喷头(10),所述第一喷头(9)内部固定设置有第一喷管(12),所述第一喷管(12)出水口外部固定设置有防滑条(16),所述防滑条(16)外部活动套设有棉头(14);所述第二喷头(10)内部固定设置有第二喷管(13),所述第二喷管(13)远离第二喷头(10)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拉伸管(18),所述拉伸管(18)一端固定连接有多孔管头(19),所述第二喷管(13)外壁固定套设有球形棒壳(17),所述球形棒壳(17)一端外壁活动设置有弯折机构(1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鼻内上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弯折机构(15)包括圆柱壳(1501),所述圆柱壳(1501)一端固定设置有防滑圈(150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邹继梅宋洋马芸王桂芳谢红冠李仁高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二六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