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红外设备的施工早期混凝土缺陷修复设备及其作业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8243319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25 18:05
本申请公开了基于红外设备的施工早期混凝土缺陷修复设备及其作业方法,涉及混凝土缺陷修复技术领域,其包括机械臂,机械臂的输出端固设有驱动件,驱动件的输出端固设有与其同轴的转盘,驱动件用于驱动转盘转动,转盘上绕其周向固设有注胶组件、注浆组件和压实抹平组件,注胶组件包括固设于转盘的注胶头和与注胶头连通的注胶管,注浆组件包括固设于转盘的注浆头和与注浆头连通的注浆管,压实抹平组件包括设于转盘的压板和用于驱动压板往复动作的动力构件。本申请具有提升了混凝土缺陷修复的工作效率的效果。工作效率的效果。工作效率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红外设备的施工早期混凝土缺陷修复设备及其作业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混凝土缺陷修复
,尤其是涉及基于红外设备的施工早期混凝土缺陷修复设备及其作业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红外热成像运用光电技术检测物体热辐射的红外线特定波段信号,将该段信号转换成可供人类视觉分辨的图像和图形,并可以进一步计算出温度值。
[0003]随着红外热成像技术的推进和普及,越来越多的工程中,使用红外热成像技术对高层混凝土框架结构建筑施工初期由于浇筑、拆模和养护等原因造成的混凝土表面麻面、蜂窝、孔洞和裂缝等损伤进行大面积快速量化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进行精准修复,实现省时、省料,并减少对原结构外观的改变。
[0004]但现有技术中,修复混凝土表面时,通常要经过涂胶、注浆、压实、抹平等工序,这些工序一般由人工操作不同的设备进行施工,修复效率存在较大的提升空间。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提升修复混凝土时的工作效率,本申请提供基于红外设备的施工早期混凝土缺陷修复设备及其作业方法。
[0006]本申请提供的基于红外设备的施工早期混凝土缺陷修复设备及其作业方法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7]基于红外设备的施工早期混凝土缺陷修复设备,包括机械臂,所述机械臂的输出端固设有驱动件,所述驱动件的输出端固设有与其同轴的转盘,所述驱动件用于驱动转盘转动,所述转盘上绕其周向固设有注胶组件、注浆组件和压实抹平组件,所述注胶组件包括固设于转盘的注胶头和与注胶头连通的注胶管,所述注浆组件包括固设于转盘的注浆头和与注浆头连通的注浆管,所述压实抹平组件包括设于转盘的压板和用于驱动压板往复动作的动力构件。
[000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修复混凝土表面的缺陷时,通过红外设备确定混凝土表面的待修复位置,首先通过驱动件驱动转盘带到注胶组件转动至待修复位置,并通过注胶头向待修复位置注胶,然后通过驱动件驱动转盘带动注浆组件转动至待修复位置,并通过注浆头向待修复位置注浆;接着通过驱动件驱动转盘带动压实抹平组件转动至待修复位置,并通过动力构件驱动压板往复运动将待修复位置的砂浆压实;最后通过机械臂带动转盘以及压板转动,将待修复位置的砂浆抹平,等待砂浆凝固,即可完成修复工序,相比于现有的施工方式,集成化更高,施工效率得到了很大提升。
[0009]优选的,所述转盘内腔中空,所述转盘的内腔固设有分隔板,所述分隔板将转盘的内腔分隔为相互独立的第一空腔和第二空腔;
[0010]所述转盘外侧还密封转动有第一套管和第二套管,所述第一套管和第二套管均固定于驱动件,所述第一套管的内腔与第一空腔连通,所述第二套管的内腔与第二空腔连通,
所述注胶管与第一套管连通,所述注浆管与第二套管连通。
[00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转盘转动时,第一套管和第二套管始终处于静止状态,方便第一套管与注胶管连接以及第二套管与注浆管连接,防止注胶管和注浆管的缠绕打结。
[0012]优选的,所述转盘上开设有第一槽口和第二槽口,所述第一槽口将第一空腔和第一套管内腔连通,所述第二槽口将第二空腔和第二套管内腔连通。
[0013]优选的,所述压板的外缘设有刃部。
[00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压板可以当做刮板使用,将混凝土表面多余的砂浆刮除,确保混凝土表面的平整度。
[0015]优选的,所述动力构件包括固设于转盘的固定管、设于固定管的动力电机和设于动力电机输出端的曲柄滑块模组。
[0016]优选的,所述压板可拆卸连接于曲柄滑块模组的输出端。
[00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施工人员可以根据现场实际情况随时更换压板的型号,增加其适配性。
[0018]优选的,所述曲柄滑块模组包括固设于动力电机输出端的曲柄、连接于曲柄的连杆、连接于连杆的衔接杆和固设于衔接杆的滑块,所述滑块沿固定管的轴线方向滑移连接于固定管中,所述压板连接于滑块底端。
[00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动力电机驱动曲柄连杆动作,进而带动滑块以及压板在固定管的限制下上下移动,实现砂浆的压实。
[0020]优选的,所述滑块上开设有容纳槽,所述容纳槽中设有内弹簧,所述衔接杆的一端伸入于容纳槽中,所述衔接杆伸入于容纳槽中的一端固设有内抵接板;
[0021]所述内弹簧包括上部和下部,所述内弹簧的上部的两端分别抵接于容纳槽的顶壁和内抵接板的上表面,所述内弹簧的下部的两端分别抵接于容纳槽的底壁和内抵接板的下表面;
[0022]所述固定管中设有外弹簧,所述滑块外壁固设有用于与外弹簧抵接的外抵接环;
[0023]所述外弹簧包括上部和下部,所述外弹簧的上部的两端分别抵接于固定管和外抵接环的上表面,所述外弹簧的下部的两端分别抵接于固定管和外抵接板的下表面。
[002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动力电机驱动曲柄、连杆动作且内弹簧在衔接杆的作用下向下压缩时,滑块在内弹簧的作用下向下移动,衔接杆向上移动使得内弹簧向上压缩时,滑块内弹簧的作用下向上移动,通过设置内弹簧,减少了压板与混凝土层撞击时受到的损伤,起到了缓冲作用。
[0025]滑块向下移动时,外弹簧在滑块的作用下向下压缩,滑块向上移动时,外弹簧在滑块的作用下向上压缩,防止抵接环与固定管内壁的硬碰撞,同时,外弹簧复原起到了辅助滑块复位的作用,确保滑块的顺利复位。
[0026]优选的,所述压板的上表面设有多个斜撑杆,所述斜撑杆背离压板的一端抵接于滑块外壁,所述斜撑杆设为伸缩杆。
[002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对压板外缘起到了支撑作用,增加了压板外缘的强度,避免压板压实过程中折弯的情况的出现。
[0028]一种基于红外设备的施工早期混凝土缺陷修复设备的作业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29]S1、通过红外设备确定混凝土表面待修复位置,驱动件驱动转盘转动,将注胶组件
转动至待修复位置,通过注胶头向待修复位置注胶;
[0030]S2、驱动件驱动转盘转动,将注浆组件转动至待修复位置,通过注浆头向待修复位置注浆;
[0031]S3、驱动件驱动转盘转动,将压实抹平组件转动至待修复位置,动力构件驱动压板往复运动将待修复位置的砂浆压实;
[0032]S4、通过机械臂带动转盘以及压板移动,将待修复位置的砂浆抹平;
[0033]S5、等待砂浆凝固,完成修复。
[0034]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0035]1.修复混凝土表面的缺陷时,通过红外设备确定混凝土表面的待修复位置,首先通过驱动件驱动转盘带到注胶组件转动至待修复位置,并通过注胶头向待修复位置注胶,然后通过驱动件驱动转盘带动注浆组件转动至待修复位置,并通过注浆头向待修复位置注浆;接着通过驱动件驱动转盘带动压实抹平组件转动至待修复位置,并通过动力构件驱动压板往复运动将待修复位置的砂浆压实;最后通过机械臂带动转盘以及压板转动,将待修复位置的砂浆抹平,等待砂浆凝固,即可完成修复工序,相比于现有的施工方式,集成化更高,施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基于红外设备的施工早期混凝土缺陷修复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械臂(1),所述机械臂(1)的输出端固设有驱动件,所述驱动件的输出端固设有与其同轴的转盘(2),所述驱动件用于驱动转盘(2)转动,所述转盘(2)上绕其周向固设有注胶组件(3)、注浆组件(4)和压实抹平组件(5),所述注胶组件(3)包括固设于转盘(2)的注胶头(31)和与注胶头(31)连通的注胶管(32),所述注浆组件(4)包括固设于转盘(2)的注浆头(41)和与注浆头(41)连通的注浆管(42),所述压实抹平组件(5)包括设于转盘(2)的压板(52)和用于驱动压板(52)往复动作的动力构件(5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红外设备的施工早期混凝土缺陷修复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转盘(2)内腔中空,所述转盘(2)的内腔固设有分隔板(21),所述分隔板(21)将转盘(2)的内腔分隔为相互独立的第一空腔(22)和第二空腔(23);所述转盘(2)外侧还密封转动有第一套管(71)和第二套管(72),所述第一套管(71)和第二套管(72)均固定于驱动件,所述第一套管(71)的内腔与第一空腔(22)连通,所述第二套管(72)的内腔与第二空腔(23)连通,所述注胶管(32)与第一套管(71)连通,所述注浆管(42)与第二套管(72)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红外设备的施工早期混凝土缺陷修复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转盘(2)上开设有第一槽口(24)和第二槽口(25),所述第一槽口(24)将第一空腔(22)和第一套管(71)内腔连通,所述第二槽口(25)将第二空腔(23)和第二套管(72)内腔连通。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红外设备的施工早期混凝土缺陷修复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板(52)的外缘设有刃部。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红外设备的施工早期混凝土缺陷修复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构件(51)包括固设于转盘(2)的固定管(511)、设于固定管(511)的动力电机(512)和设于动力电机(512)输出端的曲柄(513)滑块(516)模组。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红外设备的施工早期混凝土缺陷修复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板(52)可拆卸连接于曲柄(513)滑块(516)模组的输出端。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红外设备的施工早期混凝土缺陷修复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曲柄(513)滑块(516)模组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天新谢嘉敏梁惠文黄春晖唐晓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旭晟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