鹤望兰三倍体的培育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8243 阅读:20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切花植物新品种的培育方法,尤其是三倍体新品种的培育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方法由以下步骤组成:1.定期采鹤望兰小花蕾检查其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进度;2.当多数小孢子母细胞开始进入前期I时,采用秋水仙素用注射法对鹤望兰幼小花蕾进行诱导,处理后用无菌水冲洗;3.经40~60天后,取开花后花冠形态变化明显的花朵的成熟花粉粒进行镜检观察,花粉粒巨大者为2n雄配子;4.通过分离或过筛的方法采集2n雄配子与正常的雌配子授粉杂交,100~120天,果实外皮变黄开裂时即可采收;5.上述果实采收后,采用浓硫酸处理10分钟,水洗后,采用常规播种方法播种于消毒过的基质中,常规管理,即可获得鹤望兰三倍体植株。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切花植物新品种的培育方法,尤其是三倍体新品种的培育方法。
技术介绍
中国专利申请号200310106019.6公开了一种“鹤望兰种子的脱脂脱腊工艺方法”,是用95~98%的浓硫酸,在常温下将浓硫酸与鹤望兰种子搅拌3~5分钟后经冲洗干净即可,其种子与浓硫酸的配方是10kg种子配1200~1500ml浓硫酸。该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去除种子表层的脂和腊以及绒毛、软化种皮、杀灭种子表层的病菌和提高种子的发芽势和发芽率以及出苗率。 鹤望兰(strelitzia reginae)是旅人蕉科鹤望兰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原产南非,我国各地均有栽培。鹤望兰叶大姿美,四季长青,花型奇特,是高档切花之一,象征快乐与自由。有一定的应用前景。同属植物有5种,均产非洲南部。作为室内植物栽培比较多的只有鹤望兰一种,其它种类只是植物园温室和热带庭园中见有栽培,如白冠鹤望兰、尼可拉鹤望兰、棒叶鹤望兰等。鹤望兰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是目前世界上发展最快的切花之一,市场前景广阔。 多倍体是植物进化的主要途径之一,多倍体因其巨大性、低孕性、抗逆性及克服远源杂交的不育性等特点,特别是三倍体具有特异的品质和强大的营养生长优势而被园艺育种家所青睐。鹤望兰育种大多采用播种和分株繁殖,而多倍体研究从未见报道过。但如果采用常规的体细胞加倍,只能获得四倍体,不能直接获得三倍体。获得三倍体的常规方法是将四倍体与二倍体杂交,但这种方法获得鹤望兰三倍体时间至少需要8年,不仅不能缩短其育种周期,而且还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和物力。采用较短时间获得鹤望兰三倍体的培育技术尚未见报道过。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旨在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可在短期时间内培育获得鹤望兰三倍体的培育技术。 本专利技术所述的鹤望兰三倍体的培育方法由以下步骤组成 一、按鹤望兰常规栽培技术管理,选取开花鹤望兰无病害植株为材料,定期采鹤望兰小花蕾检查其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进度; 二、当多数小孢子母细胞开始进入前期I时,采用重量百分比浓度为0.05%~0.30%的秋水仙素用注射法对鹤望兰幼小花蕾进行诱导,处理后用无菌水冲洗; 三、以上处理植株经40~60天后,花蕾开始现第一朵花,以后每隔2~4天开一朵,取开花后花冠形态变化明显的花朵的成熟花粉粒进行镜检观察,花粉粒巨大者为2n雄配子; 四、通过分离或过筛的方法采集2n雄配子与正常的雌配子授粉杂交,然后按照常规栽培技术管理方法进行日常管理,100~120天,果实外皮变黄开裂时即可采收; 五、上述果实采收后,采用浓硫酸处理10分钟,水洗后,采用常规播种方法播种于消毒过的基质中,常规管理,即可获得鹤望兰三倍体植株。 步骤五所述的基质为腐质土∶珍珠岩为2~1∶1的基质。所述的浓硫酸为体积百分比浓度大于95%的浓硫酸。 本专利技术所述培育方法可迅速获得鹤望兰三倍体品种,比常规的四倍体与二倍体杂交产生的三倍体所需的时间缩短约五年;而且具有很强的营养生长优势,具有不育性和抗性;采用本技术快速获得三倍体为培育鹤望兰切花新品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具体实施方案 选取开花鹤望兰无病害植株为材料,定期采鹤望兰小花蕾(抽出约5~6cm时)检查其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进度;当多数小孢子母细胞开始进入前期I时。采用浓度0.05%~0.30%的秋水仙素用注射法注射鹤望兰幼小花蕾,诱导2n雄配子,处理时间为早晨8:00~9:00,下午2:00~3:00,连续注射三天,处理后用无菌水冲洗处理部位三次,对处理植株加强田间管理,保证良好的生长环境;处理植株40~60天后,花蕾开始现第一朵花,以后每隔2~4天开一朵。取开花后花冠形态变化明显的花朵的成熟花粉粒进行镜检观察,花粉粒巨大者为2n雄配子;处理过的植株2n雄配子产生的频率为17~20%,2n雄配子的鉴定主要通过形态学和细胞学来判断。鉴定2n雄配子产生的依据可以一般通过下面三个方面来判断①2n花粉与正常n花粉在大小、形态上均有差别;②配子形成过程中,观察减数分裂的细胞学特征,出现平行、八字形纺锤丝或融合纺锤体,中期较多的单价体,四分体时期出现二分体或三分体等被认为是2n配子的形成证据。首先取开花后花冠形态变化明显的花朵的成熟花粉粒进行镜检观察,花粉粒巨大者可为2n雄配子诱导成功的初步鉴定指标;其次小花蕾处理约一周后取花药进行细胞学观察,细胞学上,配子出现了明显的加倍现象,并检测到导致2n花粉形成的异常减数分裂现象(1)中期II和后期II的小孢子母细胞中发生异常的纺锤体定位,表现为平行、八字形、融合纺锤体;(2)末期II4个子核呈两极分布,每极2核,或呈三极分布,其中一极2核,另两极单核;(3)四分体时期观察到了二分体、三分体情况。对于胞质分裂的被子植物而言,小孢子发生过程中二分体和三分体的产生是2n配子产生的有力依据之一。 通过分离或过筛的方法采集2n雄配子与正常的雌配子授粉杂交,然后按照常规栽培技术管理方法进行日常管理。杂交后20~30天左右,果实充分膨大,100~120天左右,果实外皮变黄开裂时即可采收;上述果实采收后,采用浓硫酸处理10分钟,水洗后,采用常规播种方法播种于消毒过的基质中,常规管理。即可获得鹤望兰三倍体植株。 三倍体鹤望兰植株的培养果实采收后,采用98%的浓硫酸处理10分钟,然后用自来水冲洗3~5次,采用常规播种方法播种于消毒过的基质(腐质土∶珍珠岩=1∶1~2∶1)中,常规管理,30~35天即可获得鹤望兰三倍体植株幻苗(正常情况下没经处理过的种子播种后约需60~90天左右才能发芽)。 三倍体鹤望兰植株的鉴定以上培育的小苗并非都是三倍体,要获得三倍体必需通过染色体鉴定,染色体鉴定采用卡宝品红染色制片,在显微镜下观察染色体数目变化情况,本研究结果中多数植株染色体数为42条,即2n=3X=42为三倍体,也存在染色体数目为28的二倍体,即2n=2X=28,同时也存在少数四倍体,染色体数目为56条,即2n=4X=56。三倍体染色体数目的鉴定是该技术获得成功的标志。 三倍体鹤望兰植株的繁育按照二倍体鹤望兰的常规繁育技术进行,即可选育到三倍体鹤望兰切花新品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鹤望兰三倍体的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由以下步骤组成:    一、按鹤望兰常规栽培技术管理,选取开花鹤望兰无病害植株为材料,定期采鹤望兰小花蕾检查其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进度;    二、当多数小孢子母细胞开始进入前期Ⅰ时,采用重量百分比浓度为0.05%~0.30%的秋水仙素用注射法对鹤望兰幼小花蕾进行诱导,处理后用无菌水冲洗;    三、以上处理植株经40~60天后,花蕾开始现第一朵花,以后每隔2~4天开一朵,取开花后花冠形态变化明显的花朵的成熟花粉粒进行镜检观察,花粉粒巨大者为2n雄配子;    四、通过分离或过筛的方法采集2n雄配子与正常的雌配子授粉杂交,然后按照常规栽培技术管理方法进行日常管理,100~120天,果实外皮变黄开裂时即可采收;    五、上述果实采收后,采用浓硫酸处理10分钟,水洗后,采用常规播种方法播种于消毒过的基质中,常规管理,即可获得鹤望兰三倍体植株。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鹤望兰三倍体的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由以下步骤组成一、按鹤望兰常规栽培技术管理,选取开花鹤望兰无病害植株为材料,定期采鹤望兰小花蕾检查其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进度;二、当多数小孢子母细胞开始进入前期I时,采用重量百分比浓度为0.05%~0.30%的秋水仙素用注射法对鹤望兰幼小花蕾进行诱导,处理后用无菌水冲洗;三、以上处理植株经40~60天后,花蕾开始现第一朵花,以后每隔2~4天开一朵,取开花后花冠形态变化明显的花朵的成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思乡肖亚琼赵雁关文灵郑丽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农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53[中国|云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