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多功能引脚的充电电路和充电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240003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25 18: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具有多功能引脚的充电电路和充电设备,包括设置在原边电路的控制器;控制器包括一多功能引脚;充电电路还包括充电指示单元、充电完成指示单元以及散热单元;充电指示单元在接收到多功能引脚输出的电流信号时执行充电指示;充电完成指示单元在多功能引脚被下拉到地时执行充电完成指示;散热单元在接收到多功能引脚输出的电流信号时启动散热工作,以及在多功能引脚被下拉到地时停止散热工作。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一个多功能引脚即可实现对充电过程和充电结束的指示、以及散热的启停,不需要额外增设指示和散热启停的控制电路,既能节省器件成本,又能简化电路布局,有效减少器件消耗。减少器件消耗。减少器件消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具有多功能引脚的充电电路和充电设备


[0001]本技术涉及电池充电的
,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具有多功能引脚的充电电路和充电设备。

技术介绍

[0002]在电池充电过程或者充电完成后,为了便于对充电过程或者充电结束进行管理,一般需要对充电过程和充电结束进行指示。目前的常用方案是在充电器端通过增设指示电路进行相关指示显示。另外,在充电过程中,为了防止充电器过热,通常会设置散热装置或者散热电路进行散热。这些增设指示电路、增设散热装置或者散热电路的方式都需要增加相应的硬件电路,而且还会使电路布局更加复杂,增加产品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具有多功能引脚的充电电路和充电设备。
[0004]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构造一种具有多功能引脚的充电电路,包括:设置在原边电路的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包括:一多功能引脚;所述充电电路还包括:充电指示单元、充电完成指示单元以及散热单元;
[0005]所述充电指示单元与所述多功能引脚连接,在接收到所述多功能引脚输出的电流信号时执行充电指示;
[0006]所述充电完成指示单元与所述多功能引脚连接,在所述多功能引脚被下拉到地时执行充电完成指示;
[0007]所述散热单元与所述多功能引脚连接,在接收到所述多功能引脚输出的电流信号时启动散热工作,以及在所述多功能引脚被下拉到地时停止散热工作。
[0008]在本技术所述的具有多功能引脚的充电电路中,所述多功能引脚为LED引脚。
[0009]在本技术所述的具有多功能引脚的充电电路中,所述充电指示单元包括:第十二电阻和第二LED指示灯;
[0010]所述第十二电阻的输入端连接所述LED引脚,所述第十二电阻的输出端通过所述第二LED指示灯接地;
[0011]所述多功能引脚输出电流信号时,所述第二LED指示灯亮;所述多功能引脚被下拉到地时,所述第二LED指示熄灭。
[0012]在本技术所述的具有多功能引脚的充电电路中,所述充电完成指示单元包括:第十一电阻和第一LED指示灯;
[0013]所述第十一电阻的输入端连接所述LED引脚,所述第十一电阻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LED指示灯;
[0014]所述多功能引脚输出电流信号时,所述第一LED指示灯不工作;所述多功能引脚被下拉到地时,所述第一LED指示灯亮。
[0015]在本技术所述的具有多功能引脚的充电电路中,所述第一LED指示灯为绿灯,所述第二LED指示灯为红灯。
[0016]在本技术所述的具有多功能引脚的充电电路中,所述散热单元包括:与所述多功能引脚连接的驱动模块和与所述驱动模块连接的散热模块;
[0017]所述驱动模块在所述多功能引脚输出电流信号时导通,以驱动所述散热模块执行散热工作;所述驱动模块还在所述多功能引脚被下拉到地时截止,以控制所述散热模块停止散热工作。
[0018]在本技术所述的具有多功能引脚的充电电路中,所述驱动模块包括:第十电阻和三极管;所述散热模块包括:风扇;
[0019]所述第十电阻的输入端与所述多功能引脚连接,所述第十电阻的输出端连接所述三极管的基极,所述三极管的发射极接地,所述三极管的集电极通过所述风扇连接电源。
[0020]在本技术所述的具有多功能引脚的充电电路中,所述控制器为8PIN控制芯片。
[0021]在本技术所述的具有多功能引脚的充电电路中,所述控制器包括:与所述多功能引脚连接的测试控制模块;
[0022]所述测试控制模块包括:第一反相器、第二反相器、第三反相器、第一与非门、或非门、第二与非门、比较器、D触发器、第一PMOS管、第一NMOS管、第二NMOS管以及第五十电阻;
[0023]所述第一反相器的输入端接收充电指示控制信号,所述第一反相器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与非门的第一输入端,第一与非门的第二输入端接收第一使能控制信号,所述第一与非门的第三输入端通过所述第二反相器连接所述D触发器的输出端,所述第一与非门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PMOS管的栅极;
[0024]所述或非门的第一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反相器的输入端,所述或非门的第二输入端通过所述第三反相器连接所述第一使能控制信号,所述或非门的第三输入端连接所述充电指示控制信号,所述或非门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NMOS管的栅极;
[0025]所述第一PMOS管的漏极连接所述控制器的VCC引脚,所述第一PMOS管的源极连接所述第一NMOS管的漏极,所述第一NMOS管的源极和所述第二NMOS管的源极接地,所述第二NMOS管的栅极连接第二使能控制信号,所述第二NMOS管的漏极连接所述第五十电阻的第二端,所述第五十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比较器的第二输入端和所述多功能引脚;
[0026]所述比较器的第二输入端还连接所述第一PMOS管的源极,所述比较器的第一输入端连接参考电压,所述比较器的输出端连接所述D触发器的第一输入端;所述D触发器的第二输入端连接第三使能控制信号,所述D触发器的使能端连接使能信号,所述D触发器的输出端输出测试状态指示信号;
[0027]所述第二与非门的第一输入端连接所述多功能引脚,所述第二与非门的第二输入端连接所述D触发器的输出端,所述第二与非门的输出端输出所述多功能引脚输入的测试数据。
[0028]本技术还提供一种充电设备,包括:以上所述的具有多功能引脚的充电电路。
[0029]实施本技术的具有多功能引脚的充电电路和充电设备,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包括设置在原边电路的控制器;控制器包括一多功能引脚;充电电路还包括充电指示单元、充电完成指示单元以及散热单元;充电指示单元在接收到多功能引脚输出的电流信号时执
行充电指示;充电完成指示单元在多功能引脚被下拉到地时执行充电完成指示;散热单元在接收到多功能引脚输出的电流信号时启动散热工作,以及在多功能引脚被下拉到地时停止散热工作。本技术通过一个多功能引脚即可实现对充电过程和充电结束的指示、以及散热的启停,不需要额外增设指示和散热启停的控制电路,既能节省器件成本,又能简化电路布局,有效减少器件消耗。
附图说明
[0030]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
[0031]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具有多功能引脚的充电电路的电路图;
[0032]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测试控制模块的电路图;
[0033]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使能信号和使能控制信号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4]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35]参考图1,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具有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多功能引脚的充电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原边电路的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包括:一多功能引脚;所述充电电路还包括:充电指示单元、充电完成指示单元以及散热单元;所述充电指示单元与所述多功能引脚连接,在接收到所述多功能引脚输出的电流信号时执行充电指示;所述充电完成指示单元与所述多功能引脚连接,在所述多功能引脚被下拉到地时执行充电完成指示;所述散热单元与所述多功能引脚连接,在接收到所述多功能引脚输出的电流信号时启动散热工作,以及在所述多功能引脚被下拉到地时停止散热工作。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多功能引脚的充电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功能引脚为LED引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多功能引脚的充电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指示单元包括:第十二电阻和第二LED指示灯;所述第十二电阻的输入端连接所述LED引脚,所述第十二电阻的输出端通过所述第二LED指示灯接地;所述多功能引脚输出电流信号时,所述第二LED指示灯亮;所述多功能引脚被下拉到地时,所述第二LED指示熄灭。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具有多功能引脚的充电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完成指示单元包括:第十一电阻和第一LED指示灯;所述第十一电阻的输入端连接所述LED引脚,所述第十一电阻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LED指示灯;所述多功能引脚输出电流信号时,所述第一LED指示灯不工作;所述多功能引脚被下拉到地时,所述第一LED指示灯亮。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具有多功能引脚的充电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LED指示灯为绿灯,所述第二LED指示灯为红灯。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多功能引脚的充电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单元包括:与所述多功能引脚连接的驱动模块和与所述驱动模块连接的散热模块;所述驱动模块在所述多功能引脚输出电流信号时导通,以驱动所述散热模块执行散热工作;所述驱动模块还在所述多功能引脚被下拉到地时截止,以控制所述散热模块停止散热工作。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具有多功能引脚的充电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模块包括:第十电阻和三极管;所述散热模块包括:风扇;所述第十电阻的输入端与所述多功能引脚连接,所述第十电阻的输出端连接所述三极管的基极,所述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友玲任智谋陈家海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菱奇半导体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