烹饪器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238772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25 18: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烹饪器具,包括器具本体、盖体和容置于所述器具本体中的内胆,所述盖体包括外盖和内盖,所述盖体合盖状态下,所述外盖扣合于所述器具本体上,所述内盖密封配合于所述内胆的胆口,所述盖体的外周面相对器具本体的外周面向盖体中心方向缩进,使所述盖体的外周面和器具本体的外周面之间形成提供盖体变形余量的段差。解决目前盖体受热膨胀会突出于器具本体造成盖体边缘刺手的问题。用户触碰烹饪器具,由于器具本体的外周面要突出于盖体的外周面,使用户不会触碰到盖体的外周面和底面之间的边缘,因此用户从下至上触摸烹饪器具外部时会较为顺滑,提升用户的体验。提升用户的体验。提升用户的体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烹饪器具


[0001]本技术涉及厨房家电领域,尤其涉及烹饪器具。

技术介绍

[0002]现有的烹饪器具如电饭煲等包括器具本体和盖体,器具本体内放置有内胆,盖体盖合在器具本体上,盖体内的内盖将内胆密封,通过器具本体底部设置的加热装置对内胆进行加热。一般会将盖体的外周设计成与器具本体的外周平齐,合盖后盖体和器具本体之间无间隙。
[0003]但是在实际生产制造环节中,由于器具本体和盖体是分开单独制造,由于制模过程中公差不易对齐,或者在烹饪过程中盖体受热膨胀,导致盖体会突出器具本体,盖体的边缘就会造成刺手等问题,影响用户体验。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出烹饪器具,能够有效避免盖体边缘突出器具本体,让用户触摸顺滑。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6]烹饪器具,包括器具本体、盖体和容置于所述器具本体中的内胆,所述盖体包括外盖和内盖,所述盖体合盖状态下,所述外盖扣合于所述器具本体上,所述内盖密封配合于所述内胆的胆口,所述盖体的外周面相对器具本体的外周面向盖体中心方向缩进,使所述盖体的外周面和器具本体的外周面之间形成提供盖体变形余量的段差。
[0007]在上述的烹饪器具中,所述器具本体包括壳体和设置在壳体顶部的中环,所述中环包括中环顶壁和围绕在壳体侧壁周沿设置的中环侧壁,所述中环侧壁与所述中环顶壁之间设有圆弧过度角。
[0008]在上述的烹饪器具中,所述圆弧过度角的半径<所述盖体的外周面相对器具本体的外周面向盖体中心方向缩进距离。
[0009]在上述的烹饪器具中,所述盖体的外周面相对器具本体的外周面向盖体中心方向缩进距离为L1,1mm>L1>0.5mm。
[0010]在上述的烹饪器具中,所述外盖和所述器具本体之间形成整周的合盖间隙。
[0011]在上述的烹饪器具中,所述外盖包括面盖和衬盖,所述面盖的侧壁包围于所述衬盖外周,所述衬盖与所述器具本体之间设有第一合盖间隙,所述面盖的侧壁与所述器具本体之间设有第二合盖间隙,第一合盖间隙大于第二合盖间隙。
[0012]在上述的烹饪器具中,所述盖体合盖状态下,所述面盖的侧壁底面低于所述衬盖的下表面。
[0013]在上述的烹饪器具中,所述盖体合盖状态下,所述器具本体上对应所述衬盖的表面下凹。
[0014]在上述的烹饪器具中,所述第一合盖间隙为L2,1mm>L2>0.5mm。
[0015]在上述的烹饪器具中,所述第二合盖间隙为L3,0.8mm>L3>0.3mm。
[0016]本技术的有益效果:
[0017]通过在盖体的外周面与器具本体的外周面之间形成段差,解决目前盖体受热膨胀会突出于器具本体造成盖体边缘刺手的问题。将盖体的外周相对于器具本体的外周面想盖体中心方向缩进,用户使用时,将无法直接触碰到盖体的外周面和底面相交的边缘,因此,也就不会给用户造成刺手的感觉,而面盖的外周面向盖体中心方向缩进也使得盖体的外周面和器具本体的外周面之间形成段差,该段差填补盖体受热变形的余量,所谓受热变形的余量是指盖体在受热后向外膨胀的量,也就是在盖体受热变形后,依然可以保持盖体的外周面不超出器具本体的外周面。采用上述方案的烹饪器具,在烹饪完成后,用户触碰烹饪器具,由于器具本体的外周面要突出于盖体的外周面,使用户不会触碰到盖体的外周面和底面之间的边缘,因此用户从下至上触摸烹饪器具外部时会较为顺滑,提升用户的体验。
[0018]进一步的方案中,所述器具本体包括壳体和设置在壳体顶部的中环,所述中环包括中环顶壁和围绕在壳体侧壁周沿设置的中环侧壁,所述中环侧壁与所述中环顶壁之间设有圆弧过度角。设置中环便于控制与器具本体与盖体之间的缩进距离,并且中环的侧壁与顶壁之间设置圆弧过度角,使用户从上至下触摸烹饪器具时也同样拥有顺滑的手感。
[0019]进一步的方案中,所述圆弧过度角的半径<所述盖体的外周面相对器具本体的外周面向盖体中心方向缩进距离。在用户从上至下触碰烹饪器具时更加顺滑,让圆弧过度角完整发挥圆弧过渡的作用。
[0020]进一步的方案中,所述盖体的外周面相对器具本体的外周面向盖体中心方向缩进距离为L1,1mm>L1>0.5mm。缩进的距离太短,在盖体受热后还容易突出器具本体,用户从下至上触摸烹饪器具时还是可能会产生割手感;缩进距离太长会产生明显的段落感,反而影响到用户体验感。
[0021]进一步的方案中,所述外盖和所述器具本体之间形成整周的合盖间隙。避免外盖的底面与器具本体的顶面之间产生磨损。
[0022]进一步的方案中,所述外盖包括面盖和衬盖,所述面盖的侧壁包围于所述衬盖外周,所述衬盖与所述器具本体之间设有第一合盖间隙,所述面盖的侧壁与所述器具本体之间设有第二合盖间隙,第一合盖间隙大于第二合盖间隙。衬盖与器具本体之间设置第一合盖间隙,并且第一合盖间隙大于第二盒盖间隙,用以防止衬盖的底面突出面盖的底面而顶到器具本体上,避免衬盖影响到盖体的合盖。
[0023]进一步的方案中,所述盖体合盖状态下,所述面盖的侧壁底面低于所述衬盖的下表面。形成第二盒盖间隙的一种方式,使面盖的侧壁底面低于衬盖的下表面,也就是使衬盖相对于面盖向内凹,从而形成第一合盖间隙。
[0024]进一步的方案中,所述盖体合盖状态下,所述器具本体上对应所述衬盖的表面下凹。形成第一盒盖间隙的一种方式,通过在器具本体上对应衬盖的表面下凹,使衬盖与器具本体支架形成第一盒盖间隙。
[0025]进一步的方案中,所述第一合盖间隙为L2,1mm>L2>0.5mm。第一盒盖间隙如果过小,无法发挥第一盒盖间隙的作用,衬盖还是容易触碰到器具本体上影响合盖,而第一盒盖间隙过大会使衬盖与面盖之间产生明显的段差,容易形成死角。
[0026]进一步的方案中,所述第二合盖间隙为L3,0.8mm>L3>0.3mm。第二盒盖间隙过小
面盖容易与器具本体的顶面之间发生磨损,而第二盒盖间隙过大,烹饪器具侧面会产生明显的缝隙,影响观感。
[0027]本技术的这些特点和优点将会在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附图中详细的揭露。
【附图说明】
[0028]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说明:
[0029]图1为本技术烹饪器具的剖视图;
[0030]图2为图1中A处局部放大图。
[0031]附图标记:
[0032]器具本体100、壳体110、中环120、圆弧过度角121;
[0033]盖体200、面盖210、衬盖220。
【具体实施方式】
[0034]烹饪器具,包括器具本体、盖体和容置于所述器具本体中的内胆,所述盖体包括外盖和内盖,所述盖体合盖状态下,所述外盖扣合于所述器具本体上,所述内盖密封配合于所述内胆的胆口,所述盖体的外周面相对器具本体的外周面向盖体中心方向缩进,使所述盖体的外周面和器具本体的外周面之间形成提供盖体变形余量的段差。通过在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烹饪器具,包括器具本体、盖体和容置于所述器具本体中的内胆,所述盖体包括外盖和内盖,所述盖体合盖状态下,所述外盖扣合于所述器具本体上,所述内盖密封配合于所述内胆的胆口,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体的外周面相对器具本体的外周面向盖体中心方向缩进,使所述盖体的外周面和器具本体的外周面之间形成提供盖体变形余量的段差。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器具本体包括壳体和设置在壳体顶部的中环,所述中环包括中环顶壁和围绕在壳体侧壁周沿设置的中环侧壁,所述中环侧壁与所述中环顶壁之间设有圆弧过度角。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圆弧过度角的半径<所述盖体的外周面相对器具本体的外周面向盖体中心方向缩进距离。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体的外周面相对器具本体的外周面向盖体中心方向缩进距离为L1,1mm>L1>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泽春贾云鹏邹凌风谢伟峰
申请(专利权)人:九阳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