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废电池暂存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237988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25 18: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废电池暂存架,至少两组的电池架上下分布,两两相邻电池架一端通过导流管旋转连接并连通;导流底管固定设置并与最下方一组电池架旋转连接并连通;集液池位于导流底管下方,与导流底管下端衔接;支撑结构固定设置用于支撑各组电池架另一端,电池架旋转进出支撑结构;在电池架需要安装、拆卸废旧铅酸蓄电池时,带动电池架旋转暂时脱离支撑结构,使得此电池架顶部悬空有足够大的空间搬运废旧铅酸蓄电池;为了避免电池架旋转脱离支撑结构支撑力不足,设置的支撑座对旋转出的电池架起到临时支撑的作用。架起到临时支撑的作用。架起到临时支撑的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废电池暂存架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废电池暂存架,属于再生资源回收利用


技术介绍

[0002]铅酸蓄电池是世界上各类电池中产量最大的一种电池,广泛应用于电动自行车、汽车、摩托车、通讯、电站、电力输送、UPS电源、仪器仪表等设备中,更换下来的废铅酸蓄电池根据《国家危险废物名录》的规定属于危险废物,对环境的主要危害成分是重金属和废酸电解液等。因此废电池的回收储存、运输以及后期处理受到严格的管控。
[0003]废旧铅酸蓄电池对环境具有较强的腐蚀性,属于危险废物,因此,铅酸蓄电池报废后需要集中贮存管理并进行特殊处理;在废蓄电池运输过程中的主要问题是电解液渗漏,这些电解液可能从废电池中漏出。
[0004]比如中国专利CN202011289951.7一种用于贮存废旧铅酸蓄电池的一体化装置,能在废旧铅酸蓄电池发生电解液泄露时有效收集泄露的电解液,并将电解液导流至集液池内,避免电解液污染其他废旧铅酸蓄电池,同时利于电解液的统一收集和处理;
[0005]然而上下相邻的架板之间间距较小,不方便搬运废旧电池,若上下相邻的架板之间间距较大则空间利用率较低,运输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废电池暂存架,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7]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8]一种废电池暂存架,包括:
[0009]电池架,至少两组的所述电池架上下分布,两两相邻电池架一端通过导流管旋转连接并连通;
[0010]导流底管,所述导流底管固定设置并与最下方一组电池架旋转连接并连通;
[0011]集液池,所述集液池位于所述导流底管下方,与导流底管下端衔接;
[0012]支撑结构,所述支撑结构固定设置用于支撑各组所述电池架另一端,所述电池架旋转进出支撑结构。
[0013]优选的,所述支撑结构上滑动连接有限位杆,所述电池架外侧壁开设有限位孔,所述有限位杆一端插入限位孔用于固定电池架。
[0014]优选的,所述限位杆外壁套接有弹性件,所述弹性件的弹性力驱动限位杆趋向靠近电池架。
[0015]优选的,所述支撑结构和导流底管均固定安装在支撑底架上。
[0016]优选的,所述导流底管外壁通过轴承旋转连接有横梁,所述横梁上竖直固定有竖杆,所述竖杆下端安装有用于行走的移动轮,所述竖杆上其长度方向滑动并固定连接有支撑座,所述支撑座用于支撑电池架另一端。
[0017]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8]上下排列的电池架呈具有集液腔的空心结构,各集液腔通过导流管、导流底管配合导向集液池,能在废旧铅酸蓄电池发生电解液泄露时有效收集泄露的电解液,利于电解液的统一收集和处理;
[0019]在电池架需要安装、拆卸废旧铅酸蓄电池时,带动电池架旋转暂时脱离支撑结构,使得此电池架顶部悬空有足够大的空间搬运废旧铅酸蓄电池;
[0020]为了避免电池架旋转脱离支撑结构支撑力不足,设置的支撑座对旋转出的电池架起到临时支撑的作用。
附图说明
[0021]图1为本技术第一个视角结构示意图;
[0022]图2为本技术第二个视角结构示意图;
[0023]图3为本技术第三个视角结构示意图图;
[0024]图4为本技术剖视图;
[0025]图5为图4的局部A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6]图中附图标记表示为:
[0027]1、支撑底架;2、集液池;3、支撑结构;31、限位杆;32、弹性件;4、电池架;5、导流管;61、横梁;62、竖杆;63、移动轮;64、支撑座;7、导流底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来对本技术进行详细的说明。
[0029]如图1

5所示:
[0030]导流底管7和支撑结构3分别固定在支撑底架1左右两端,支撑结构3侧壁沿竖向等间距设置有支撑底板;集液池2放置在支撑底架1内并位于导流底管7下方;
[0031]电池架4表面涂设环氧树脂或高度聚乙烯成型耐腐蚀层,电池架4内部中空形成集液腔,电池架4顶部均匀开设有用于放置废旧铅酸蓄电池的通槽;电池架4一端形成旋转部,此旋转部与集液腔连通,导流管5下端插入同轴的旋转部上端内,此旋转部下端插入下方另外一组同轴的导流管5上端内部,最下方的电池架4的旋转部下端插入导流底管7上端内部;导流管5、电池架4的旋转部、导流底管7之间相对旋转配合。
[0032]横梁61一端通过轴承水平旋转连接在导流底管7外壁,竖杆62竖直固定在横梁61另一端,竖杆62下端安装有移动轮63,支撑座64呈“C”型结构在竖杆62引导下沿竖向直线滑动,支撑座64上安装有夹紧手柄,通过夹紧手柄将支撑座64固定在竖杆62任意位置,从而使得支撑座64可对准任意高度的电池架4。
[0033]电池架4外侧壁开设有一盲孔结构的限位孔(附图中未表示出来),限位杆31相对在支撑结构3上水平直线滑动配合,弹性件31套接在限位杆31外侧壁。
[0034]使用原理:
[0035]将废旧铅酸蓄电池放置在电池架4的通槽内,在废旧铅酸蓄电池发生电解液泄露时,电解液经过通槽流进电池架4的集液腔内,集液腔内电解液经过对应的旋转部流入导流管5,最终在重力作用下经过导流底管7排入至集液池2内。
[0036]如图1

3所示,若干电池架4上下等间距排列,电池架4的一端通过对应的导流管5支撑,电池架4的另一端相对放置在支撑结构3的支撑底板上(面接触),此时,限位杆31的一端在弹性力32推动下刚好插入对应电池架4的限位孔内,从而电池架4被限位固定。
[0037]在需要将其中的某一组电池架4上的废旧铅酸蓄电池进行搬运时,手动带动限位杆31脱离对应的电池架4的限位孔并拉伸弹性件32产生反向弹性力,之后带动此电池架4相对导流管5水平旋转,此电池架4水平旋转脱离支撑结构3的支撑底板,使得此电池架4水平旋转脱离其他组的电池架4,此电池架4的上下相对清空方便搬运。
[0038]为了避免电池架4脱离支撑结构3的支撑底板受力不稳,带动支撑座64上下移动至对应电池架4高度,之后旋转夹紧手柄使得支撑座64相对竖杆62固定,在电池架4旋转脱离支撑结构3的支撑底板时,此电池架4相对旋转至“C”型支撑座64内,此电池架4此刻左右两端通过支撑座64、导流管5支撑;受力更加均匀。
[0039]竖杆62下端的移动轮63与地面抵接并方便带动竖杆62旋转。
[0040]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技术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技术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
,均同理包括在本技术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废电池暂存架,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池架(4),至少两组的所述电池架(4)上下分布,两两相邻电池架(4)一端通过导流管(5)旋转连接并连通;导流底管(7),所述导流底管(7)固定设置并与最下方一组电池架(4)旋转连接并连通;集液池(2),所述集液池(2)位于所述导流底管(7)下方,与导流底管(7)下端衔接;支撑结构(3),所述支撑结构(3)固定设置用于支撑各组所述电池架(4)另一端,所述电池架(4)旋转进出支撑结构(3)。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废电池暂存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结构(3)上滑动连接有限位杆(31),所述电池架(4)外侧壁开设有限位孔,所述限位杆(31)一端插入限位孔用于固定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江世雄涂承谦翁孙贤王重卿孙玉波李熙林超群陈垚林其建车艳红邹焕雄郑毅吴意云陈鸿吴文庚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