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组以及电动机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237569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25 18:0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即便在掉落等的冲击施加至壳体的情况下,电池侧端子部的位置也不会发生偏离的电池组以及电动机器。在将具有电池侧端子部的电路基板70固定于保持电池的隔板50,通过上壳体10与下壳体2来夹持隔板50的电池组1中,在隔板50中的与上壳体10对置的部位设有爪部61、62,在上壳体设有卡合于爪部61、62的凹部29a、29b。当利用螺丝来固定上壳体10与下壳体2时,爪部61、62进入凹部29a、29b而成为嵌合状态,因此即便随后拆卸下壳体2,隔板50仍保持被保持于上壳体10侧的状态。被保持于上壳体10侧的状态。被保持于上壳体10侧的状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电池组以及电动机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池组以及电动机器。

技术介绍

[0002]通过使用锂离子电池等二次电池的电池组来驱动的无线型的电动机器已得到广泛使用。例如,在通过马达来驱动前端工具的手持式的电动工具中,使用收容有多个二次电池电芯的电池组来作为电源,通过蓄积在电池组中的电能来驱动马达等负载装置。电池组是可装卸于电动机器本体地构成,当因放电而电压下降时,从电动机器本体拆卸电池组,并使用外部充电器进行充电。作为此种电池组的示例,已知有专利文献1的技术。专利文献1中,在壳体内收容电池电芯和保持电池电芯的隔板,且包括进行相对于电动机器本体的装卸的锁扣机构。
[0003]现有技术文献
[0004]专利文献
[0005]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19

46588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0006]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问题
[0007]专利文献1的结构中,在将电池组安装于电动机器本体的状态下,当因某些原因(例如经年劣化)导致下壳体相对于上壳体而偏离时,电池电芯(端子部)有发生偏离之虞。为了避免端子部从上壳体偏离,考虑将端子部固定于上壳体侧,但若采用将电池电芯、隔板收容于下壳体,另一方面,仅将端子部侧固定于上壳体的方法,则存在装配性恶化的问题。而且,也考虑将电池电芯(隔板)与端子部固定于上壳体,但根据固定方法,必须在配置于隔板上方的电路基板设置贯穿孔,因而存在电路基板的零件配置区域变窄,或者必须增加基板面积的问题。
[0008]本专利技术是有鉴于所述背景而完成,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抑制了电池组的端子部相对于构成轨道部的壳体侧发生偏离的电池组以及使用此电池组的电动机器。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不会妨碍电池组的装配性而能够稳定地保持配置电池组的轨道部的壳体和固定端子部的装配体、或者能够抑制拆解或破损时的破损的电池组以及使用此电池组的电动机器。本专利技术的又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不会增加电池组的电路基板的面积(缩窄零件配置区域)的电池组以及电动机器。
[0009]解决问题的技术手段
[0010]对本申请所公开的专利技术中的代表性的特征进行说明如下。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特征,一种电池组,包括:第一壳体,具有使电池侧端子部露出的狭槽部与对朝向电动机器本体的安装进行引导的引导部;第二壳体,通过与第一壳体接合来划定收容电池电芯的空间;隔板,保持电池电芯;电路基板,固定于隔板的与第一壳体相向的一侧;以及电池侧端子部,固定于电路基板的与狭槽部对应的位置,能够与电动机器本体的本体侧端子连接地构成,
其中,隔板具有连接部,所述连接部设在与第一壳体相向的部位且从上方观察时为电路基板的周围,第一壳体在与连接部对应的部位具有与连接部连接的被连接部。连接部是形成于隔板侧或第一壳体的其中一侧的爪部,被连接部是形成于隔板侧或第一壳体的另一侧的凹部,在分离接合状态的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时,通过爪部与凹部的扣止状态,隔板被保持于第一壳体侧。而且,电池组在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的接合时,爪部与凹部维持为接触状态或非接触状态。
[0011]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特征,在电池组的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的其中一侧设有多个螺丝孔,在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的另一侧设有与螺丝孔对应的多个母螺纹,在将隔板收容于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的状态下,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通过多个螺丝而螺固。螺丝的长边方向朝向与接合的方向相同的方向,连接部的延伸方向形成为与接合的方向正交的方向。而且,电池组的电池侧端子部具有以并排的方式配置于电路基板上的多个端子,连接部具有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分别设在位于多个端子的并排方向的两侧的部位。进而,电池电芯为圆柱状,以沿着多个端子的并排方向延伸的方式由隔板予以支撑,连接部具有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二连接部设在并排方向的中央附近且隔板的前后方向的端部的位置。第二连接部可设在前后方向上的隔板的两侧。
[0012]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又一特征,电池组的第一壳体具有从第一壳体的内壁朝内侧突出的突出部,以限制电池电芯在空间内的移动,被连接部设于突出部。而且,电池组包括锁扣机构,所述锁扣机构设于第一壳体,进行向电动机器本体的装卸,在使连接部与被连接部保持的状态下,锁扣机构位于隔板与第一壳体之间。进而,电池组的连接部具有设于隔板的孔部、以及与隔板独立地设置且贯穿孔部的紧固构件,被连接部具有供紧固构件插入的紧固孔。
[0013]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又一特征,一种电池组,包括:第一壳体,具有使电池侧端子部露出的狭槽部与对朝向电动机器本体的安装进行引导的引导部;第二壳体,通过与第一壳体接合来划定收容多个电池电芯的空间;隔板,保持电池电芯;电路基板,固定于隔板的与第一壳体相向的一侧;以及电池侧端子部,固定于电路基板的与狭槽部对应的位置,能够与电动机器本体的本体侧端子连接地构成,其中,所述电池组构成为,隔板具有从上方观察时沿电路基板的周围延伸的连接部,第二壳体具有与连接部连接的被连接部。连接部是一体地设于隔板的爪,被连接部是设于第二壳体的凹部。由以此方式构成的电池组与电动机器本体构成电动机器,所述电动机器本体具有安装电池组的电池组安装部、以及设于电池组安装部且与电池侧端子部连接的本体侧端子部。
[0014]专利技术的效果
[0015]根据本专利技术,能够提供一种抑制了电池组的端子部相对于构成轨道部的壳体侧发生偏离的电池组以及使用此电池组的电动机器。而且,能够提供一种不会妨碍电池组的装配性而能够稳定地保持配置电池组的轨道部的壳体和固定端子部的装配体、或者能够抑制拆解或破损时的破损的电池组以及使用此电池组的电动机器。而且,能够提供一种不会增加电池组的电路基板的面积(缩窄零件配置区域)的电池组以及电动机器。具体而言,在固定电池侧端子部的装配体(绝缘子)设置爪部等连接部,在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收容装配体时,在形成有轨道部的第一壳体侧形成凹部等被连接部,在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的接合时,使连接部与被连接部成为连接状态,因此保持第一壳体与装配体无法离合。这样,既能维持
电池组的装配性,又能使第一壳体与装配体难以分离。尤其,即便因电动机器的掉落等导致强的冲击施加至电池组,而产生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破损而分离的事态,由于能够维持第一壳体与装配体的连接状态的可能性高,因此也能够大幅避免安装中的电动机器本体侧的端子部的连接状态发生偏离。
附图说明
[0016][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电动机器本体201与电池组1的立体图。
[0017][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电池组1的外观图,(A)为俯视图,(B)为侧面图。
[0018][图3](A)是图2的A

A剖面图,(B)是(A)的D部的放大图。
[0019][图4](A)是图2的B

B剖面图,(B)是(A)的E部的放大图。
[0020][图5]是表示图3的隔板50单体的外观的立体图。
[0021][图6]表示图1的电池组1的拆卸了上壳体10的状态,(A)为立体图,(B)为右侧面图。
[0022][图7]是图1的电池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电池组,包括:第一壳体,具有使电池侧端子部露出的狭槽部与对朝向电动机器本体的安装进行引导的引导部;第二壳体,通过与所述第一壳体接合来划定收容电池电芯的空间;隔板,保持所述电池电芯;电路基板,固定于所述隔板的与所述第一壳体相向的一侧;以及所述电池侧端子部,固定于所述电路基板的与所述狭槽部对应的位置,能够与所述电动机器本体的本体侧端子连接地构成,所述电池组的特征在于,所述隔板具有连接部,所述连接部设在与所述第一壳体相向的部位且从上方观察时为所述电路基板的周围,所述第一壳体在与所述连接部对应的部位具有与所述连接部连接的被连接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是形成于所述隔板侧或所述第一壳体的其中一侧的爪部,所述被连接部是形成于所述隔板侧或所述第一壳体的另一侧的凹部,在分离接合状态的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时,通过所述爪部与所述凹部的扣止状态,所述隔板被保持于所述第一壳体侧。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的接合时,所述爪部与所述凹部维持为接触状态或非接触状态。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池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的其中一侧设有多个螺丝孔,在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的另一侧设有与所述螺丝孔对应的多个母螺纹,在将所述隔板收容于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的状态下,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通过多个螺丝而螺固,所述螺丝的长边方向朝向与所述接合的方向相同的方向,所述连接部的延伸方向形成为与所述接合的方向正交的方向。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池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侧端子部具有以并排的方式配置于所述电路基板上的多个端子,所述连接部具有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分别设在位于所述多个端子的并排方向的两侧的部位。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池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电芯为圆柱状,以沿着所述多个端子的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吉田敏之塙浩之菅野翔太
申请(专利权)人:工机控股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