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肛门治疗集污套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236338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25 18: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经肛门治疗集污套装,属于肛肠科医用器械技术领域,包括包裹套,包裹套包括裆部连接条,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由于患者在灌肠时后大量水样、粪便喷溅而导致的病床难以清理和交叉感染的问题,具有通过将包裹套穿戴在患者的臀部,且将包裹套上的第一衔接环对应设在患者的肛门处,然后将保护套通过限位组件安装在第一衔接环后端位置,医护人员将腔镜从保护套的后端插入保护套内部,并将腔镜送至第一衔接环内部,直到插入患者的肛门内,对患者进行肠镜检查、灌肠等治疗,治疗结束后,拔出腔镜,患者肛门内的肠液和粪便可直接喷入保护套内,并流向集污袋内收集,包裹套完全贴合患者的臀部皮肤,避免粪水流到病床上。避免粪水流到病床上。避免粪水流到病床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经肛门治疗集污套装


[0001]本技术涉及肛肠科医用器械
,具体涉及经肛门治疗集污套装。

技术介绍

[0002]肠镜检查、灌肠等治疗过程中会出现粪便外漏的现象,尤其是肠梗阻患者灌肠后会出现大量水样和粪便喷溅。
[0003]中国专利授权公告号:CN201949407U,提供了人工肛门灌肠用集污袋,此专利不仅可解决造口术病人的痛苦,减少并发症增加病人的舒适感,而且也可方便临床护士的工作,防止临床护士被污染,减少了护士的工作时间和工作量,节省了护理工作的人力资源。
[0004]但是上述灌肠用集污袋使用管道连接集污袋,且肛门内的粪便通过管道输送至集污袋内收集,但该集污袋无法适用于肠镜、灌肠患者,灌肠类操作时灌肠液和粪液会流出肛门外,部分患者由于体位限制,只能在病床上排便,会导致周围环境里都弥漫着粪便味,久久不能散去,被灌肠液稀释的粪便四处流窜,不易擦拭,操作过程中用到的腔镜、医护人员的衣服等也都会被喷溅到,粪便遗留处理不干净也会造成交叉感染。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此,本技术提供经肛门治疗集污套装,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由于患者在灌肠时后大量水样、粪便喷溅而导致的病床难以清理和交叉感染的问题。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7]经肛门治疗集污套装,包括包裹套,所述包裹套包括裆部连接条,所述裆部连接条设置于包裹套中部,所述裆部连接条后端上部设置有后侧护腰,所述裆部连接条前端上部设置有前侧护腰,所述后侧护腰内侧设置有吸水海绵层,所述后侧护腰内部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衔接环,所述第一衔接环贯穿后侧护腰和吸水海绵层设置,所述第一衔接环后端安装有限位组件,所述限位组件后端安装有保护套,所述保护套下端中部设置有集污袋。通过限位组件将保护套和包裹套连接,且限位组件可保证连接处密封,患者在进行治疗后,肛门内的肛液和粪便会直接流入保护套和集污袋内部,通过集污袋对肛液和粪便进行收集,避免在治疗后将病床弄脏,有利于对病房环境的维护。
[0008]进一步地,所述后侧护腰前端两侧均设置有第一粘贴层,所述前侧护腰和后侧护腰通过第一粘贴层粘贴连接,使用时,将包裹套穿戴在患者的臀部后,可将后侧护腰两侧均向患者的腰部弯折,将第一粘贴层粘贴在前侧护腰两侧,完成包裹套的穿戴。
[0009]进一步地,所述前侧护腰前端上部安装有护理湿巾包装袋,所述护理湿巾包装袋内部设置有护理湿巾,所述护理湿巾包装袋后端设置有第二粘贴层,所述第二粘贴层与护理湿巾包装袋和前侧护腰粘贴连接,使用时,护理湿巾包装袋通过第二粘贴层粘贴在前侧护腰的前端,患者在需要使用护理湿巾时,可将护理湿巾包装袋直接撕下来,然后撕开护理湿巾包装袋将护理湿巾取出使用,将护理湿巾密封存放在护理湿巾包装袋内部。
[0010]进一步地,所述保护套前端设置有第二衔接环,所述限位组件包括第一连接筒和
第二连接筒,所述第一连接筒通过固定连接方式安装在第一衔接环后端,所述第二连接筒通过固定连接方式安装在第二衔接环前端,所述第二连接筒外侧安装有连接套筒,使用时,可将保护套移动至第一衔接环后端位置,并将第二衔接环对应放置于第一衔接环后端,将连接套筒安装在第二连接筒外侧位置,使连接套筒与第一连接筒连接,从而实现保护套的安装限位。
[0011]进一步地,所述保护套为透明塑料材质,所述保护套后端设置有松紧套,使用时,在治疗时,需要将肠镜从保护套后端位置插入保护套内部,通过松紧套的设置,可将保护套后端与肠镜的连接管密封,避免肠液泄露。
[0012]本技术具有如下优点:
[0013]本方案通过将包裹套穿戴在患者的臀部,且将包裹套上的第一衔接环对应设在患者的肛门处,然后将保护套通过限位组件安装在第一衔接环后端位置,医护人员将腔镜从保护套的后端插入保护套内部,并将腔镜送至第一衔接环内部,直到插入患者的肛门内,对患者进行肠镜检查、灌肠等治疗,治疗结束后,拔出腔镜,患者肛门内的肠液和粪便可直接喷入保护套内,并流向集污袋内收集,包裹套完全贴合患者的臀部皮肤,且通过吸水海绵层的设置,可吸收泄露的粪液,避免粪液在患者的臀部流淌,避免粪水流到病床上,提高集污套装的密封性。
附图说明
[0014]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示例性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引伸获得其它的实施附图。
[0015]本说明书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技术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技术所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得能涵盖的范围内。
[0016]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经肛门治疗集污套装的后视图;
[0017]图2为本技术提供的包裹套和保护套的拆分状态结构示意图;
[0018]图3为本技术提供的包裹套的使用状态正视图;
[0019]图4为本技术提供的包裹套的展开状态结构示意图;
[0020]图中:
[0021]1、包裹套;11、裆部连接条;12、后侧护腰;121、第一粘贴层;13、前侧护腰;2、护理湿巾包装袋;21、第二粘贴层;3、吸水海绵层;4、第一衔接环;41、第一连接筒;5、保护套;51、松紧套;6、第二衔接环;61、第二连接筒;62、连接套筒;7、集污袋。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技术的其他优点及功效,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
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3]请参阅图1

4,经肛门治疗集污套装,包括包裹套1,包裹套1包括裆部连接条11,裆部连接条11设置于包裹套1中部,裆部连接条11后端上部设置有后侧护腰12,裆部连接条11前端上部设置有前侧护腰13,实际位于包裹套1的上侧,后侧护腰12内侧设置有吸水海绵层3,后侧护腰12内部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衔接环4,第一衔接环4贯穿后侧护腰12和吸水海绵层3设置,第一衔接环4后端安装有限位组件,限位组件后端安装有保护套5,保护套5下端中部设置有集污袋7。通过限位组件将保护套5和包裹套1连接,且限位组件可保证连接处密封,患者在进行治疗后,肛门内的肛液和粪便会直接流入保护套5和集污袋7内部,通过集污袋7对肛液和粪便进行收集,避免在治疗后将病床弄脏,有利于对病房环境的维护。
[0024]请参阅图4,后侧护腰12前端两侧均设置有第一粘贴层121,前侧护腰13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经肛门治疗集污套装,包括包裹套(1),其特征在于:所述包裹套(1)包括裆部连接条(11),所述裆部连接条(11)设置于包裹套(1)中部,所述裆部连接条(11)后端上部设置有后侧护腰(12),所述裆部连接条(11)前端上部设置有前侧护腰(13),所述后侧护腰(12)内侧设置有吸水海绵层(3),所述后侧护腰(12)内部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衔接环(4),所述第一衔接环(4)贯穿后侧护腰(12)和吸水海绵层(3)设置,所述第一衔接环(4)后端安装有限位组件,所述限位组件后端安装有保护套(5),所述保护套(5)下端中部设置有集污袋(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经肛门治疗集污套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后侧护腰(12)前端两侧均设置有第一粘贴层(121),所述前侧护腰(13)和后侧护腰(12)通过第一粘贴层(121)粘贴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经肛门治疗集污套装,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尹美玲薛雨王越王清华周晓英刘燕娟周雅静靳剑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丰台右安门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