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装设于出水组件的装饰容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235482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25 18: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装设于出水组件的装饰容器,该装饰容器包括基座、盖体、装饰物、防水透气件及吸湿防潮组件;基座,其与盖体密封固接,并配合形成供装饰物装设的容纳空间;所述基座和/或盖体上开设有至少一个透气通道以及至少一个透明部;防水透气件,其对应所述透气通道口部封盖或装设于透气通道内,用于阻隔外界水流进入所述容纳空间;吸湿防潮组件,其装设于基座或盖体,且与容纳空间导通,以用于将容纳空间内空气中的水汽吸收;本新型提供一种装设于出水组件的装饰容器,其结构简单、制作简便、易实现且成本低,解决现有容器易热膨胀变形、内部容易进水的问题。内部容易进水的问题。内部容易进水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装设于出水组件的装饰容器


[0001]本技术涉及卫浴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装设于出水组件的装饰容器。

技术介绍

[0002]现有的淋浴器或龙头都采用冰冷色系的来作为淋浴器或龙头的外观色,这种设计不具有美感;为此,研发人员设计出一种具有动态装饰效果的淋浴器或龙头来增强其美观度,尤其是在使用过程中还能体验到具有动态图案变化的视觉效果,更令人赏心悦目,如专利号为:2022209514833,专利名称为:一种具有图案动态变化的出水组件及龙头,其出水组件内装设有用来容纳装饰物的容器(装饰物可动态变换),该容器装设后可从外部观察到容器内部装饰物的运动;
[0003]然而,当前的容器在存在一些不足,例如,该容器被装设至出水组件后,由于容器为密闭设置,其经过水道的热水热量传递后、或者使用过程中的热水喷淋至容器表面后,热量会传递至容器内部的空气,升温后的空气会逐渐膨胀,导致容器表面开始膨胀、鼓起直至炸裂;为了防止炸裂或过渡膨胀,只能在容器上开设透气孔,但透气孔的开设使得泼溅的水从透气孔中进入到容器内部,长期使用导致容器内部大量存水且不易排除,而且产生水阻力后便影响其内部运动装饰件的动作、以及水垢等,反而产生不美观的效果;
[0004]综上,现有的装饰容器仍有待进一步改进与提升。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上述缺陷或问题,提供一种装设于出水组件的装饰容器,其结构简单、制作简便、易实现且成本低,解决现有容器易热膨胀变形、内部容易进水的问题。
[0006]为达成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7]一种装设于出水组件的装饰容器,该装饰容器包括基座、盖体、装饰物、防水透气件及吸湿防潮组件;
[0008]基座,其与盖体密封固接,并配合形成供装饰物装设的容纳空间;所述基座和/或盖体上开设有至少一个透气通道以及至少一个透明部;
[0009]防水透气件,其对应所述透气通道口部封盖或装设于透气通道内,用于阻隔外界水流进入所述容纳空间;
[0010]吸湿防潮组件,其装设于基座或盖体,且与容纳空间导通,以用于将容纳空间内空气中的水汽吸收。
[0011]进一步地,所述基座上具有至少一个延伸部,该延伸部朝盖体方向延伸,并使延伸部的端面趋近于盖体的内顶面;所述透气通道设置于延伸部内并导通所述容纳空间;其中,所述防水透气件盖设于延伸部的端口。
[0012]进一步地,所述吸湿防潮组件装设于所述透气通道内或开设于基座上的安装孔。
[0013]进一步地,所述吸湿防潮组件包括干燥块与软胶塞,所述干燥块内置于所述透气
通道或安装孔;所述软胶塞置于所述透气通道或安装孔装接且抵于干燥块。
[0014]进一步地,所述软胶塞外露于透气通道或安装孔的一面嵌设有一铜片或不锈钢片。
[0015]进一步地,所述基座或盖体上分别设置至少两个透气通道,且对应的透气通道的端口处皆覆设有防水透气件。
[0016]进一步地,所述盖体与基座为透明材料制成的盖体与基座。
[0017]进一步地,所述盖体与基座通过超声波密封固接于一体。
[0018]进一步地,所述基座或盖体的外周延伸出一提手部,其用于取放该装饰容器于出水组件。
[0019]由上述对本技术的描述可知,相对于现有技术,本技术具有的如下有益效果:
[0020](1)本技术提供一种装设于出水组件的装饰容器,其结构简单、制作简便、易实现且成本低,解决现有容器易热膨胀变形、内部容易进水的问题;本新型采用在所述基座或盖体上开设至少一个透气孔,以使内部空气与外界能够保持导通,空气能够与内部进行交换,避免内部空气受热后出现膨胀现象,于此同时,在该透气通道的端部封盖防水透气件(即防水透气膜),该防水透气膜有效防止泼溅水或积水进入到期容纳空间内;更重要的是,在防水大量积水进入的同时,又内部产生的少量水汽又以吸湿防潮组件吸纳,保持空间内部的干燥性,有效防止水汽、水雾产生而影响观察内部图案运动变化;在保持美观度的同时又能实现透气、防水、防水汽等,实用性高且成本低;
[0021](2)本新型通过延时部将透气通道与容纳空间导通的端口延伸至趋近盖体内顶面的位置,此设计是的残留水不易从透气通道进入容纳空间内部,出水组件用于容纳该装饰容器的装配槽内因泼溅的残留水等形成的存水不易没过透气通道口部而进入到容纳空间内(需说明的是,这里的残留水指的如淋浴龙头(出水组件)用于安装装饰容器的槽体,洗浴时泼溅顺着装饰容器表面滑落于该槽体,虽然该槽体具有排水设计,但仍部分残留水会残留在槽体内),经此设计便有效防止此残留水进入,该结构设计巧妙,无需设计过多的封堵结构;
[0022](3)本新型将吸湿防潮组件包括干燥块与软胶塞,通过可更换的干燥块保证装饰容器内部保持干燥,且通过软胶塞防水残留水进入,起到很好的防潮、抗菌、保持干燥的效果;
[0023](4)本新型还在软胶塞上设置一铜片或不锈钢片,其作用时当少量水被加热后形成微量的水雾后(残留水经出水组件热水道导热后产生的微量蒸汽),经过铜片或不锈钢片表面时,遇冷后便在铜片或不锈钢片表面形成小水滴,进而再次滴落于槽体排出;此设计非常巧妙,且方式独特,成本低;
[0024](5)本新型上设置至少两个透气通道,这样不仅可以提升透气效果同时形成对流,快速地将内部空气更换,防止内部形成雾气,防止观察受阻。
附图说明
[002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
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6]图1为本技术所述装饰容器的立体分解结构示意图;
[0027]图2为本技术所述装饰容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一;
[0028]图3为本技术所述装饰容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二;
[0029]图4为本技术所述图3中E部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0]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且不应被看作对其他实施例的排除。基于本技术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31]本技术的权利要求书、说明书及上述附图中,除非另有明确限定,如使用术语“第一”、“第二”或“第三”等,都是为了区别不同对象,而不是用于描述特定顺序。
[0032]本技术的权利要求书、说明书及上述附图中,除非另有明确限定,对于方位词,如使用术语“中心”、“横向”、“纵向”、“水平”、“垂直”、“顶”、“底”、“内”、“外”、“上”、“下”、“前”、“后”、“左”、“右”、“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乃基于附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装设于出水组件的装饰容器,其特征在于:该装饰容器包括基座、盖体、装饰物、防水透气件及吸湿防潮组件;基座,其与盖体密封固接,并配合形成供装饰物装设的容纳空间;所述基座和/或盖体上开设有至少一个透气通道以及至少一个透明部;防水透气件,其对应所述透气通道口部封盖或装设于透气通道内,用于阻隔外界水流进入所述容纳空间;吸湿防潮组件,其装设于基座或盖体,且与容纳空间导通,以用于将容纳空间内空气中的水汽吸收。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设于出水组件的装饰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上具有至少一个延伸部,该延伸部朝盖体方向延伸,并使延伸部的端面趋近于盖体的内顶面;所述透气通道设置于延伸部内并导通所述容纳空间;其中,所述防水透气件盖设于延伸部的端口。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装设于出水组件的装饰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湿防潮组件装设于所述透气通道内或开设于基座上的安装孔。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诗炳洪文奇洪锋华
申请(专利权)人:泉州狮得特厨卫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