鼠类智能监测装置及监测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234892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25 18:0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鼠类智能监测装置,包括诱捕站和接受诱捕站信号的服务器;将鼠夹作为捕获装置,每套装置上装有开关和震动感应装置并固定在监测装置内,将监测诱杀装置按技术设置的要求安装在商场、食品厂、超市、工厂等场所。利用鼠类击发鼠夹机关捕获鼠类,红外感知技术将数据实时传送到客户端,在物联网后台的支撑下,管理人员通过PC端/手机端实时了解到捕鼠器的工作状态。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鼠类智能监测装置,装置与监控终端进行数据的自由连接,工作人员即可通过终端实时评估监控点鼠类侵害情况,及时开展现场处置,减少人力物力,为专业有害生物防治公司开展灭鼠工作提供科学依据。物防治公司开展灭鼠工作提供科学依据。物防治公司开展灭鼠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鼠类智能监测装置及监测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鼠害放置领域,具体的说是鼠类智能监测装置及监测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鼠类由于惊人的繁殖能力、啮咬能力,糟蹋粮食、破坏物品且传播疾病,为人类所厌恶[1]。随着城市发展,食品安全也越来越得到大家的密切相关关注,南京路步行街老字号餐馆惊现鼠群,某连锁便利店惊现大老鼠蹲在盒饭上,火锅店天花板掉老鼠,近来层出不穷的老鼠事件不断挑战着食品安全的底线。人们在与鼠类长期的斗争过程中,逐步总结出综合治理的科学方法来控制鼠类。在完全掌握鼠类活动规律的基础上,强调完善防鼠设施,控制鼠类的食物来源,清除鼠类的孳生场所,综合运用多种防治方法,其中抗凝血类杀鼠剂仍然占主导地位[2

3],目前新的杀鼠剂研制没有太大的突破,但毒饵盒、毒饵站以及鼠类监测设备品种繁多,取得相当大的进步[4]。
[0003]近年来世界各地推行物理防治技术,利用粘鼠板,鼠夹或鼠笼、来控制鼠类侵害,大大减少了对人类居住和生活环境的污染。尤以鼠类智能监测系统发展最为迅速,智能监测技术利用嵌入式系统技术、数据采集处理技术和无线网络通信技术,可实时将监测到鼠类活动的信号直接传输到办公电脑和手机上。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旨在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鼠类智能监测装置及监测方法,利用鼠类击发鼠夹机关捕获鼠类,红外感知技术将数据实时传送到客户端,在物联网后台的支撑下,管理人员通过 PC端/手机端实时了解到捕鼠器的工作状态。
[000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鼠类智能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诱捕站和接受诱捕站信号的服务器;诱捕站包括盒体及罩盖在盒体顶部的盒盖,其中,在盒体的侧部设有三个开口,该开口用于使老鼠能够进入到盒体中,每个开口处安装红外线感应器,盒盖上安装红外线摄像头以及4G智能报警模块,老鼠通过开口进入到诱捕站内,利用红外线感应器触发红外线摄像头拍照,并通过4G智能报警模块上传到服务器,服务器分析是否存在老鼠进出判断老鼠种类;还包括多块设置在盒体中央的挡板,这些挡板竖直设置并将盒体两侧的开口相分隔,各挡板之间具有空间,该空间用于放置智能鼠夹,智能鼠夹上设有重力传感器和4G智能报警模块,重力感应器通过重力感应是否捕捉到老鼠并由4G智能报警模块将信号上传到服务器。
[0006]所述的鼠类智能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盒盖以及智能鼠夹的上盖采用透明材料。
[0007]所述的鼠类智能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智能鼠夹内设置芯片定位,能在服务器的地图上显示所有设置的智能鼠夹位置,并且通过不同颜色来显示已经捕获老鼠、曾经捕获过老鼠、暂时没有老鼠和老鼠进入过单没有捕获。
[0008]所述的鼠类智能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本装置采用NB

IoT的通信方式。
[0009]所述的鼠类智能监测装置的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1.客户端:检查人员携带此手机端到设置此鼠类智能监测装置的地点周边进行巡检,手持机可以显示该范围内所读取的装置的ID号、而且所读取的相关信息也可即时地上传到云端后台上,相关人员可同步在PC及手机终端APP登录查看鼠夹侵害情况,为及时安排综合治理措施提供设计依据,配合手机端提醒和位置显示功能,使得操作人员或者属地人员能第一时间复位或者清除老鼠,通过鼠迹法和鼠夹法同时展开,后台加入计算公式,自动导出关于老鼠活动高、中、低风险的警示图,供有关部门参考;2.后台信息化管理:采用云端应用管理,云计算一方面能够保证装置应用的快速部署和高扩展性,另一方面能够应付大规模高发场景,满足装置能够大规模的连接需要,也可以更直观的查看智能鼠夹的位置信息,针对每个智能鼠夹做了经纬度标注,可以直观的在地图上展示监测系统的位置;3.AI智能分析管理:根据红外线摄像头及智能鼠夹发送回来的数据进行分析,根据鼠类种类及观测/捕获的次数进行计算,统计。
[0010]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实时准确:利用物联网技术,工作人员能在鼠类危害发生的第一时间准确获取位置信息,及时到场处置。
[0011]2.信息化管理:利用手机APP及PC端的帮助对鼠类侵害进行管理,任务动态、项目动态等分析技术,让数据说话,为企业的鼠类防治决策提供可信的依据。
[0012]3.科学环保:鼠类监测控制装置建立在致力于鼠类综合治理手段上,每一个设计环节和产品材料构成,全部采用非腐蚀、非污染土壤、水源和空气的环保材料。
[0013]4.节省成本:与非智能装置对比,智能监测装置,在人力成本、装置维护费、遗失率和档案资料管理等多方面可以节省企业成本。
[0014]鼠类智能监测装置无需专门的数据信号线,可直接获取一定范围内的相关数据,通过手持机或计算机、手机等APP软件来判断监测点鼠类侵害情况。鼠类智能监测诱杀装置与国内现有鼠夹监测及类似产品相比,增加了无线电子报警功能,在设计思路上进行了较大的突破,安装方便、检测准确,极大程度地减少了现有鼠夹监测使用和人工维护成本。鼠类智能监测装置一方面可以用于疾控系统的鼠类监测,同时也可以用于有害生物防治行业的鼠类防治的工作,将有效降低控制区域内鼠类的种群密度,大幅度减少鼠药的使用量,具有较大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鼠类智能监测诱杀装置有助于提高有害生物防治行业的技术含量,应用前景非常广阔。
附图说明
[0015]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图1为本申请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6]如图1所示:一种鼠类智能监测装置,本申请智能监测装置,集监测、捕杀于一体,它包括诱捕站和接受诱捕站信号的服务器;诱捕站包括盒体1及罩盖在盒体顶部的盒盖2,其中,在盒体的侧部设有三个开口3,该开口用于使老鼠能够进入到盒体中,每个开口处安装红外线感应器,盒盖上安装红外线摄像头4以及4G智能报警模块5,老鼠通过开口进入到诱捕站内,利用红外线感应器触发红外线摄像头拍照,并通过4G智能报警模块上传到服务器,服务器分析是否存在老鼠进出判断老鼠种类;三通道诱捕站,适合在夹层和机房等复杂环境下使用。老鼠可以从三个开口进入,传统的诱捕站只有两个入口,贴着墙根放置。特殊场所老鼠不一定贴着墙根活动。解决常规诱捕站只有2个开口,会发生特殊情况下老鼠没有经过鼠饵站的情况,增加老鼠在特殊情况下也有进入诱捕站的几率。
[0017]诱捕站内安装红外线摄像头,老鼠进入盒内即可被探测到,此功能可以判断老鼠活动轨迹,也可代替国标中粉剂法的监测方法。红外线摄像头每天定时对诱饵区域拍照上传,服务器分析剩余诱饵的数量;还包括多块设置在盒体中央的挡板6,这些挡板竖直设置并将盒体两侧的开口相分隔,各挡板之间具有空间,该空间用于放置智能鼠夹7,智能鼠夹上设有重力传感器和4G智能报警模块,重力感应器通过重力感应是否捕捉到老鼠并由4G智能报警模块将信号上传到服务器。
[0018]所述盒盖以及智能鼠夹的上盖采用透明材料,盒内摄像头可以同时监测到老鼠活动和老鼠捕获(有时老鼠进入诱饵盒,触发机关闭合,但是没有捕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鼠类智能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诱捕站和接受诱捕站信号的服务器;诱捕站包括盒体及罩盖在盒体顶部的盒盖,其中,在盒体的侧部设有三个开口,该开口用于使老鼠能够进入到盒体中,每个开口处安装红外线感应器,盒盖上安装红外线摄像头以及4G智能报警模块,老鼠通过开口进入到诱捕站内,利用红外线感应器触发红外线摄像头拍照,并通过4G智能报警模块上传到服务器,服务器分析是否存在老鼠进出判断老鼠种类;还包括多块设置在盒体中央的挡板,这些挡板竖直设置并将盒体两侧的开口相分隔,各挡板之间具有空间,该空间用于放置智能鼠夹,智能鼠夹上设有重力传感器和4G智能报警模块,重力感应器通过重力感应是否捕捉到老鼠并由4G智能报警模块将信号上传到服务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鼠类智能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盒盖以及智能鼠夹的上盖采用透明材料。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鼠类智能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智能鼠夹内设置芯片定位,能在服务器的地图上显示所有设置的智能鼠夹位置,并且通过不同颜色来显示已经捕获老鼠、曾经捕获过老鼠、暂时没有老鼠和老鼠进入过单没有捕获。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鼠类智能监测装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军华顾祥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闽泰环境卫生服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