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排痰仪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234438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25 18: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排痰仪,包括碗状罩体,所述罩体端部向外延伸形成管状连接柄,所述连接柄与罩体内腔相连通、且可拆卸地安装有用于调控气体流通速率的阀门。通过设置罩体,且罩体具有不同型号规格,使用者可以根据人体背部面积大小选择合适尺寸的罩体从而能够有效避免出现不适配的情况。不仅如此,本申请还通过设置阀门,能够改变罩体内气体的排出速率,从而改变叩击时对人体产生的压强大小。从而改变叩击时对人体产生的压强大小。从而改变叩击时对人体产生的压强大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排痰仪


[0001]本技术主要涉及医疗器械
,尤其涉及一种排痰仪。

技术介绍

[0002]新生儿肺炎是新生儿期感染性疾病中最常见的疾病,特别是重症感染性肺炎可导致呼吸循环衰竭,是导致新生儿死亡的常见原因,有效地清除呼吸道分泌物是新生儿重症肺炎治疗护理的关键环节。临床中由于新生儿年龄小,痰液黏稠不会咳出,或因痰液过多无力咳痰致使肺部痰液堆积,影响气体交换,易出现呼吸困难。由于没有专用的手动排痰仪,以往只能采取人工扣击背部促进分泌物松动排出,手法为:采用五指并拢,手掌背屈,掌心凹陷。但新生儿根据胎龄可分为足月儿、早产儿、极早早产儿、过期产儿,个体差异大。不同胎龄体重的患儿对叩击的范围、强度需求不同,一般情况下,新生儿的背部面积窄小,成人手掌过大,故这种手掌拍背方法难以达到预期效果。因此,亟需一种专用于叩击人体背部以帮助痰液排出的排痰仪。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排痰仪。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排痰仪,包括碗状罩体,所述罩体端部向外延伸形成管状连接柄,所述连接柄与罩体内腔相连通、且可拆卸地安装有用于调控气体流通速率的阀门。
[0006]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
[0007]所述罩体为硬质结构,且外表面设有防滑纹。
[0008]所述连接柄与所述阀门螺纹连接。
[0009]所述阀门包括套体和挡片;所述套体与连接柄螺纹配合,且其底端开口、顶端成型有若干用于气体流通的气孔一;所述挡片设于套体顶面、通过改变封堵气孔一的个数和面积调节气体的流通速率。
[0010]所述套体外表面沿周向等距形成三处用于贴合手指的内凹槽。
[0011]所述挡片与套体铰接,所述挡片成型有若干气孔二,通过旋转挡片,所述气孔二与所述气孔一重合或错位。
[0012]所述套体顶端凸设有铰接台,所述挡片中心成型有铰接孔,所述铰接孔与所述铰接台配合安装。
[0013]所述挡片对侧朝向罩体延伸形成拨片。
[0014]所述罩体边缘安装有柔性缓冲圈。
[0015]所述缓冲圈呈囊状,且与罩体可拆卸连接。
[00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
[0017]通过设置罩体,且罩体具有不同型号规格,使用者可以根据人体背部面积大小选择合适尺寸的罩体从而能够有效避免出现不适配的情况。不仅如此,本申请还通过设置阀
门,能够改变罩体内气体的排出速率,从而改变叩击时对人体产生的压强大小。
附图说明
[0018]图1是排痰仪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2是排痰仪的爆炸示意图;
[0020]图3是罩体的剖面示意图;
[0021]图4是阀门的爆炸示意图;
[0022]图5是缓冲圈的剖面示意图。
[0023]图中各标号表示:1、罩体;11、防滑纹;2、连接柄;3、阀门;31、套体;311、气孔一;312、内凹槽;313、铰接台;32、挡片;321、气孔二;322、铰接孔;323、拨片;4、缓冲圈;41、凸环。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以下将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0025]如图1至图5所示,本实施例的排痰仪,包括碗状罩体1,罩体1端部向外延伸形成管状连接柄2,连接柄2与罩体1内腔相连通、且可拆卸地安装有用于调控气体流通速率的阀门3。罩体1呈碗状或半球壳状,其背离开口的一端成型有连接柄2,连接柄2呈管状,且朝向罩体1的凸出方向延伸,连接柄2的两端贯通、与罩体1的内腔相连通。在使用时,利用罩体1的开口侧叩击人体背部、形成振动,此时罩体1内的气体在压力作用下能够从连接柄2排出。为了对气体的流通速率进行调节,在连接柄2上还安装有阀门3,通过调节该阀门3,能够改变气体从连接柄2排出时的通道大小,从而实现对气体流通速率的调节功能。具体地,罩体1具有不同尺寸,使用者可以根据待排痰的人体背部面积大小选用不同型号的罩体1,以使罩体1的开口大小能与人体背部适配。相对于现有技术中利用手掌叩击人体背部以产生振动的方法,由于手掌大小无法改变,因此难以适配不同面积的人体背部,尤其对于新生儿,医护人员手掌往往过大,从而影响排痰效果。本申请通过设置罩体1,且罩体1具有不同型号规格,使用者可以根据人体背部面积大小选择合适尺寸的罩体1从而能够有效避免出现不适配的情况。不仅如此,本申请还通过设置阀门3,能够改变罩体1内气体的排出速率,从而改变叩击时对人体产生的压强大小。
[0026]本实施例中,罩体1为硬质结构,且外表面设有防滑纹11。操作过程中医护人员需以双指夹持阀门3,并抓握罩体1外表面,由于罩体1为硬质结构,且通常由玻璃或钢化玻璃制成,其外表面往往较为光滑,医护人员难以施力。通过设置防滑纹11,能够有效增大手指与罩体1外表面的摩擦力,从而避免在叩击过程中罩体1从手中滑脱。
[0027]本实施例中,连接柄2与阀门3螺纹连接。连接柄2的外表面成型有外螺纹、阀门3的内壁成型有内螺纹,内外螺纹配合形成连接。通过将连接柄2和阀门3设置成可拆卸的螺纹连接,使一个阀门3能够适配多个不同规格的罩体1,从而降低成本。
[0028]本实施例中,阀门3包括套体31和挡片32;套体31与连接柄2螺纹配合,且其底端开口、顶端成型有若干用于气体流通的气孔一311;挡片32设于套体31顶面、通过改变封堵气孔一311的个数和面积调节气体的流通速率。罩体1内的气体在当罩体1开口压向人体的过程中经连接柄2从套体31顶端的气孔一311中排出,通过设置挡片32,利用挡片32封堵一定
数量和一定面积的气孔一311,能够改变气流通道的大小,从而改变气体的流通速率。
[0029]本实施例中,挡片32与套体31铰接,挡片32成型有若干气孔二321,通过旋转挡片32,气孔二321与气孔一311重合或错位。套体31顶端凸设有铰接台313,挡片32中心成型有铰接孔322,铰接孔322与铰接台313配合安装。挡片32可旋转地安装在套体31顶面,且成型有若干气孔二321,当旋转挡片32时,便可改变气孔一311与气孔二321的正对面积,从而实现调节流通速率的功能。
[0030]本实施例中,套体31外表面沿周向等距形成三处用于贴合手指的内凹槽312。操作过程中医护人员需以双指夹持阀门3,为了增大手指与阀门3的接触面积从而增大摩擦力,在套体31的外表面设有内凹槽312,医护人员夹持阀门3时,手指嵌入内凹槽312内。
[0031]本实施例中,挡片32对侧朝向罩体1延伸形成拨片323。当排痰对象为新生儿时,医护人员通常一手托住新生儿,另一手单独操作排痰仪。且排痰时医护人员需以双指夹持阀门3,并抓握罩体1外表面,通过设置拨片323,使其接近医护人员的大拇指,当需要旋转挡片32以改变气体压强时,医护人员只需将大拇指向手背方向翘起,便可触及拨片323,从而便于旋转。优选地,拨片32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排痰仪,其特征在于:包括碗状罩体(1),所述罩体(1)端部向外延伸形成管状连接柄(2),所述连接柄(2)与罩体(1)内腔相连通、且可拆卸地安装有用于调控气体流通速率的阀门(3);所述阀门(3)包括套体(31)和挡片(32);所述套体(31)与连接柄(2)螺纹配合,且其底端开口、顶端成型有若干用于气体流通的气孔一(311);所述挡片(32)设于套体(31)顶面、通过改变封堵气孔一(311)的个数和面积调节气体的流通速率。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痰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罩体(1)为硬质结构,且外表面设有防滑纹(1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痰仪,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柄(2)与所述阀门(3)螺纹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痰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套体(31)外表面沿周向等距形成三处用于贴合手指的内凹槽(3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宇妍莫萍胡命
申请(专利权)人:中南大学湘雅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