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听诊仪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234165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25 18:00
本申请涉及一种智能听诊仪,属于听诊仪设备领域,该智能听诊仪包括壳体组件;主板单元,所述主板单元上集成有处理器;信号传输单元,所述信号传输单元设置在主板单元上并连接处理器;传感器单元,所述传感器单元包括声音传感器,所述声音传感器设置于壳体组件上并连接处理器;贴垫件,所述贴垫件设置于壳体组件的表面;通过壳体组件上设置的贴垫件,贴垫件将听诊仪贴覆在患者体表听诊部位进行收音,避免与患者体表发生摩擦而导致杂音,方便获取听诊信息,保证听诊效果,通过声音传感器贴合人体采声,声音信号传输到处理器,通过信号传输单元传输到手机、电脑等移动终端设备,方便移动终端设备进行保存与分析等操作,能满足远程会诊等需求。诊等需求。诊等需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听诊仪


[0001]本申请涉及听诊仪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智能听诊仪。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听诊器是医师最常用的诊断用具,是医生的必备工具。在心血管方面,听诊器可以用来听心率、心音、血管杂音等,量血压也得用听诊器;在呼吸系统方面,听诊器可以用来听肺的呼吸音,判别肺内病变;也可以用来听诊胎儿的心音等;听诊器是判别心跳血压等生命体征必备的工具。
[0003]相关技术中,听诊器设计符合耳道角度之专利人体工学耳管与耳窦。它能与听者的耳道舒适地密合,不会让您感到疲劳及不适。在把耳管戴上之前,请将听诊器的耳管向外拉;金属耳管应向前倾斜,将耳管戴入您外耳道,使耳窦与您耳道紧密闭合;每个人的耳道大小都不一样,您可选择大小适当的耳窦。如果佩带方法正确,但耳窦和耳道密合度不佳,听诊效果也不好时,请将耳管外拉以调整其弹性。不当的佩戴方法,耳窦与耳道不密合时会造成听诊效果不佳。而例如耳管戴反时,会完全听不见。
[0004]但是,目前市场上销售的佩带式听诊器使用时有存在以下缺陷:
[0005](1)佩带式听诊器的听诊头采用膜传动,同时听诊头上采用了倒斗形状设计,听诊头贴合患者收音时,容易与患者体表发生摩擦而产生杂音,影响听诊效果;
[0006](2)听诊信息不便于留存和共享,不能满足远程会诊等需求,因此,在远距离、远程诊断或教学过程中,现有的佩带式听诊器不能满足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智能听诊仪,以解决相关技术中收音听诊效果差以及听诊信息不便于留存和共享的问题。
[0008]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智能听诊仪,包括:
[0009]壳体组件;
[0010]主板单元,所述主板单元上集成有处理器;
[0011]信号传输单元,所述信号传输单元设置在主板单元上并连接处理器;
[0012]传感器单元,所述传感器单元包括声音传感器,所述声音传感器设置于壳体组件上并连接处理器;
[0013]贴垫件,所述贴垫件设置于壳体组件的表面。
[0014]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壳体组件包括外壳、听诊面和卡扣件,所述外壳和听诊面之间通过卡扣件连接。
[0015]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听诊面插设在外壳上,所述听诊面的一端为开口状,所述听诊面的另一端凹陷形成收音面,所述收音面的中部凸出形成触诊面,所述声音传感器的采集端露出触诊面,所述贴垫件设置在触诊面上。
[0016]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卡扣件为环形状,所述卡扣件抵接在听诊面上,所述卡扣件与
外壳螺纹连接。
[0017]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壳体组件上设置有开机按钮,所述开机按钮连接处理器,所述信号传输单元包括蓝牙传输模块,所述蓝牙传输模块连接处理器。
[0018]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壳体组件的外侧包覆有一体防水膜,所述一体防水膜上设置开口露出贴垫件,所述主板单元采用胶封防水处理。
[0019]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主板单元上还集成有电池和无线充电感应模块。
[0020]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壳体组件的内部填充有填充物质,所述填充物质为隔音材料。
[0021]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传感器单元还包括降噪模块和温度传感器,所述声音传感器和处理器通过降噪模块连接,所述温度传感器连接处理器。
[0022]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贴垫件包括分隔薄膜,所述分隔薄膜的周边设置有粘性圈。
[0023]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包括:
[0024](1)通过壳体组件上设置的贴垫件,贴垫件将听诊仪贴覆在患者体表听诊部位进行收音,避免了与患者体表发生摩擦,而导致杂音,方便获取患者听诊信息,保证了听诊效果。
[0025](2)听诊时,贴垫件可采用一次性粘贴片,粘贴在患者体表听诊部位,便于听诊仪固定,贴垫件每次使用时可以进行更换,能一定程度上避免不同患者间的交叉感染问题。
[0026](3)通过声音传感器贴合人体采声,声音信号传输到处理器,通过信号传输单元传输到手机、电脑等移动终端设备,方便移动终端设备进行保存与分析等操作,能满足远程会诊等需求。
附图说明
[002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8]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29]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的开机按钮的俯视图;
[0030]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的听诊面的仰视图;
[0031]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的外壳的剖视图;
[0032]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的贴垫件的结构示意图;
[0033]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的结构框图。
[0034]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0035]1、壳体组件;101、外壳;102、听诊面;103、卡扣件;2、开机按钮;3、主板单元;4、信号传输单元;5、填充物质;6、声音传感器;7、温度传感器;8、贴垫件;801、分隔薄膜;802、粘性圈。
具体实施方式
[0036]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
本申请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0037]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智能听诊仪,其能解决相关技术中收音听诊效果差以及听诊信息不便于留存和共享的问题。
[0038]参见图1至图6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智能听诊仪,包括:
[0039]壳体组件1;
[0040]主板单元3,主板单元上集成有处理器;
[0041]信号传输单元4,信号传输单元4设置在主板单元3上并连接处理器;
[0042]传感器单元,传感器单元包括声音传感器6,声音传感器6设置于壳体组件上并连接处理器;
[0043]贴垫件8,贴垫件8设置于壳体组件1的表面。
[0044]本申请实施例的智能听诊仪的传感器单元设置了声音传感器6,使用时,通过贴垫件8将听诊仪贴覆在患者体表听诊部位进行收音,避免了与患者体表发生摩擦,而导致杂音,方便获取患者听诊信息,保证了听诊效果,同时声音信号最终变为电信号传输到处理器,通过信号传输单元传输到手机、电脑等移动终端设备,方便移动终端设备进行保存与分析等操作,能满足远程会诊等需求,可以配合移动终端的软件设计、可以实现采集音频的可视化展示、采集音频的储存与再播放、智能分析与基础诊断、医生听诊结果存档等功能,同时配合移动终端的线上会诊语音系统设计,在程序中添加语音连线功能,可以在程序内部使用会诊交流功能,用户可通过房间号加入虚拟会诊室,共享患者信息,医生间进行语音交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听诊仪,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组件(1);主板单元(3),所述主板单元上集成有处理器;信号传输单元(4),所述信号传输单元(4)设置在主板单元(3)上并连接处理器;传感器单元,所述传感器单元包括声音传感器(6),所述声音传感器(6)设置于壳体组件上并连接处理器;贴垫件(8),所述贴垫件(8)设置于壳体组件(1)的表面。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听诊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组件(1)包括外壳(101)、听诊面(102)和卡扣件(103),所述外壳(101)和听诊面(102)之间通过卡扣件(103)连接。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智能听诊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听诊面(102)插设在外壳(101)上,所述听诊面(102)的一端为开口状,所述听诊面(102)的另一端凹陷形成收音面,所述收音面的中部凸出形成触诊面,所述声音传感器(6)的采集端露出触诊面,所述贴垫件(8)设置在触诊面上。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智能听诊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扣件(103)为环形状,所述卡扣件(103)抵接在听诊面(102)上,所述卡扣件(10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嘉铭赵宇昕赵善梅武卓玮郭利斌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疑问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