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硫酸钠耐火材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231949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25 17:5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硫酸钠耐火材料,涉及耐火材料技术领域,包括外部的防裂层,以及设置于所述防裂层内部的耐火层;所述防裂层包括如下重量组分:碳化硅1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硫酸钠耐火材料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耐火材料
,具体为一种硫酸钠耐火材料。

技术介绍

[0002]蓄热材料是一种能够储存热能的新型化学材料,能在较高温度下,将热能进行储存,在需要的时候再释放出来,从而可以提高能源的利用率。耐火材料是一种适用于高温环境下使用的材料,广泛应用于冶金、化工、石油、机械制造等产业。目前,工业窑炉在冶金、化工等行业应用较为广泛,其耗能巨大,若将高温热处理之后的工业窑炉中热能进行蓄热回收,将较大限度的节约能源。目前,工业窑炉多采用黏土、刚玉、莫来石、碳化硅等材质进行建造,这些材质的蓄热性能都不是很好。当前,已经开发的蓄热物质有熔盐类物质,但与熔盐类物质相比,硫酸钠的蓄热能力更强,是一种理想的蓄热材料,且其成本较低、潜热密度大、性能稳定。基于硫酸钠的上述优点,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可用于工业窑炉蓄热的硫酸钠耐火材料。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硫酸钠耐火材料,通过加入硫酸钠相变材料,有效提高耐火材料在使用过程中的耐火度和蓄热能力。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硫酸钠耐火材料,包括外部的防裂层,以及设置于所述防裂层内部的耐火层;所述防裂层包括如下重量组分:碳化硅10

13份、纳米活性炭2

2.5份、硝酸3

3.5份、硝酸铜6

7份、去离子水6

12份、活性炭3

5份、水泥10

20份、细砂料8

11份、防爆纤维2

8份、膨胀剂2

3份;所述耐火层包括如下重量组分:硫酸钠16

21份、碳化硅20

32份、氧化铝 18

28份,液体结合剂8

12份、玻璃纤维3

7份、防爆纤维3

5份、耐火填料10

13份。
[0005]进一步地,所述耐火材料中设置多个用于连接所述耐火层和防裂层的加强筋。
[0006]进一步地,所述液体结合剂为硅溶胶溶液和磷酸铝。
[0007]进一步地,所述耐火填料为氧化锌、氧化镁、氧化钙、二氧化钛、硅酸铝、硅灰石、高岭土、硅藻土中的一种或多种。
[0008]进一步地,所述耐火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制备防裂层混合料:S11:将纳米活性炭和硝酸溶液置于反应釜中加热至90

100℃,在该温度下保温15

20min,待冷却到室温,进行过滤并烘干,得改性后纳米活性炭;S12:将改性后纳米活性炭和硝酸铜溶液加入反应釜中,用超声波超声25

30h,超声过程中以150

200r/min的转速进行搅拌;超声波超声后静置3

5小时,静置后进行过滤,将滤渣置于100

110℃烘箱干燥15

18h,得到铜离子

纳米活性炭;S13:将包含有铜离子的纳米活性炭与活性炭纤维进行混合,并置于200

250℃温
度下焙烧4

5h,得到氧化铜

纳米活性炭;S14:将氧化铜

纳米活性炭、碳化硅、去离子水、水泥、细砂料、防爆纤维、膨胀剂混匀即可得到防裂层混合料;S2:制备耐火层混合料:S21:将碳化硅、氧化铝、玻璃纤维、耐火填料、防爆纤维按照配比搅拌混合均匀,得混合物;S22:向步骤S1中得到的混合物中分批次加入硫酸钠,一边加入一边搅拌;加入完成后再分批次加入液体结合剂,混合均匀后得到耐火层混合料;S3:将步骤S2中耐火层混合料用模具压制成型,干燥后在其外面裹一层防裂层混合料,待防裂层干燥后将其放入炉内进行升温烧结,当温度达到1460℃时,停止加热,使炉内自然降温至100℃,即得耐火材料成品;炉内温度升温过程中,在100℃、300℃、500℃、700℃、900℃的温度节点均保温3

4h后再继续进行升温。
[0009]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11中的过滤采用抽滤,并用去离子水进行清洗抽滤3

4次,过滤后放入90

100℃烘箱中烘干18

20h。
[0010]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3中防裂层的厚度为2

3.5cm,炉内升温速率为10℃/min。
[0011]进一步地,加强筋在步骤S3中加入,当耐火层混合料用模具压制成型后,插入加强筋,干燥成型,再裹一层防裂层混合料,并将加强筋完全覆盖。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耐火材料包括外部的防裂层以及内部的耐火层,防裂层对内部耐火层有保护的作用,耐火层包括硫酸钠和碳化硅,硫酸钠和碳化硅在高温下具有很好的相容性,且硫酸钠可以聚集在碳化硅上形成稳定的结构,使得耐火层的性能稳定,从而提高耐火度;另外硫酸钠是一种储热性能优异的材料,将其加入到耐火层,可有效提高耐火材料的蓄热能力,使其运用于工业窑炉时,可以最大程度的做到热能回收。
[0013](2)本专利技术在耐火材料的表面设置防裂层,该防裂层中含有纳米活性炭,并将该纳米活性炭用硝酸铜进行处理,使得铜离子存在于纳米活性炭的微孔中,微孔中的铜离子与空气中的氧气一接触即可氧化为氧化铜,纳米活性炭具有较好的耐磨性,而氧化铜则具有较好的耐腐蚀性,氧化铜与纳米活性炭的结合可延长防裂层的使用寿命,更好的保护其内部的耐火层。
[0014](3)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耐火材料在制备过程中,先制备内部的耐火层,然后在耐火层的外面包裹防裂层,可通过防裂层自身的粘性将其粘接在耐火层表面,也可借助加强筋进行固定;本专利技术在防裂层中加入碳化硅,碳化硅在高温环境下,耐火层表面的硫酸钠可以聚集在该碳化硅上,进一步加强耐火层和防裂层的粘结强度。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方式包括但不仅限于以下实施例。
[0016]实施例1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硫酸钠耐火材料,包括外部的防裂层,以及设置于所述防裂层内部的耐火层;防裂层对耐火层有保护的作用,具有耐磨性以及腐蚀性。
[0017]所述防裂层包括如下重量组分:碳化硅10份、纳米活性炭2份、硝酸3份、硝酸铜6份、去离子水6份、活性炭3份、水泥10份、细砂料8份、防爆纤维2份、膨胀剂2份;所述耐火层包括如下重量组分:硫酸钠16份、碳化硅20份、氧化铝 18份,液体结合剂8份、玻璃纤维3份、防爆纤维3份、耐火填料10份。其中液体结合剂为硅溶胶溶液和磷酸铝;耐火填料为氧化锌、氧化镁、氧化钙、二氧化钛、硅酸铝、硅灰石、高岭土、硅藻土中的一种或多种。
[0018]为了让防裂层和耐火层更加牢固的粘结在一起,在防裂层和耐火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硫酸钠耐火材料,其特征在于,包括外部的防裂层,以及设置于所述防裂层内部的耐火层;所述防裂层包括如下重量组分:碳化硅10

13份、纳米活性炭2

2.5份、硝酸3

3.5份、硝酸铜6

7份、去离子水6

12份、活性炭3

5份、水泥10

20份、细砂料8

11份、防爆纤维2

8份、膨胀剂2

3份;所述耐火层包括如下重量组分:硫酸钠16

21份、碳化硅20

32份、氧化铝 18

28份,液体结合剂8

12份、玻璃纤维3

7份、防爆纤维3

5份、耐火填料10

13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硫酸钠耐火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耐火材料中设置多个用于连接所述耐火层和防裂层的加强筋。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硫酸钠耐火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液体结合剂为硅溶胶溶液和磷酸铝。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一种硫酸钠耐火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耐火填料为氧化锌、氧化镁、氧化钙、二氧化钛、硅酸铝、硅灰石、高岭土、硅藻土中的一种或多种。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硫酸钠耐火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耐火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制备防裂层混合料:S11:将纳米活性炭和硝酸溶液置于反应釜中加热至90

100℃,在该温度下保温15

20min,待冷却到室温,进行过滤并烘干,得改性后纳米活性炭;S12:将改性后纳米活性炭和硝酸铜溶液加入反应釜中,用超声波超声25

30h,超声过程中以150

20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方嘉淇银花孙武斌王睿怀李秀成刘斌张玉洁
申请(专利权)人:内蒙古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内蒙古自治区建筑职工培训中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