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231894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25 17:5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出水装置,包括过水件和出水件,过水件上沿圆周方向设有多个射流孔,出水件上设有不同的水流道,射流孔通过过水件和出水件的相对转动接通不同的水流道,过水件沿轴向设有第一限位部;出水件沿轴向设有第一支撑部;还包括滑块和弹性元件,滑块包括第二支撑部和第二限位部;第一限位部连接滑块的第二限位部,使滑块仅可相对于出水件沿该出水件的轴向移动;弹性元件在轴向上支撑滑块;滑块的第二支撑部在轴向与第一支撑部相抵压或分离,且滑块和出水件能够通过第二支撑部和第一支撑部相对转动,以使射流孔与不同的水流道连通。本发明专利技术方便使用者在每一次用水前清楚地知道出水装置将产生何种出水水花。道出水装置将产生何种出水水花。道出水装置将产生何种出水水花。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出水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卫浴领域,尤其是指一种出水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现有的多功能起泡器、水龙头抽取头和花洒等卫浴用出水装置,常设置旋转外壳、推拉阀芯或按压按键等结构来切换出水装置的出水水道,从而产生形态不同的出水水花。
[0003]对上述出水装置,一般需要使用者进行主动操作才能切换到所需的出水状态,因此存在使用者使用完出水装置后、在下一次开启出水装置前,会遗忘上一次操作时将出水装置切换到何种出水状态,使用者无法确定出水装置将产生何种出水水花,这可能导致不恰当的出水水花会与使用环境发生冲击而产生飞溅。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出水装置,在关闭水源后可以恢复到初始出水状态。
[000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一种技术方案为:
[0006]一种出水装置,包括过水件和出水件,所述过水件上沿圆周方向设有多个射流孔,所述出水件上设有不同的水流道,所述过水件和所述出水件转动连接,所述射流孔通过所述过水件和所述出水件的相对转动接通不同的所述水流道,所述过水件沿轴向设有设有第一限位部;所述出水件沿轴向设有第一支撑部;还包括滑块和弹性元件,所述滑块包括第二支撑部和第二限位部;所述第一限位部连接所述滑块的第二限位部,使所述滑块仅可相对于所述出水件沿该出水件的轴向移动;所述弹性元件在轴向上支撑所述滑块;所述滑块的第二支撑部在轴向与所述第一支撑部相抵压或分离,且所述滑块和所述出水件能够通过所述第二支撑部和所述第一支撑部相对转动,以使所述射流孔与不同的所述水流道连通。
[0007]本专利技术的出水装置可安装在卫厨龙头上使用;当龙头通水后,水流通过射流孔向水流道射出并从该水流道离开出水装置从而产生第一种出水水花,同时,水流同步使滑块在第一安装通孔内沿轴向朝出水方向移动,让滑块的第二支撑部与出水件的第一支撑部分离,同时,弹性元件处于积蓄回弹力的状态;通水期间转动出水件可以让另一水流道对接射流孔,从而让水流从另一水流道离开出水装置从而产生第二种出水水花,同时,该转动让出水件的第一支撑部也朝向滑块的第二支撑部转动,使两者靠近或者抵压接触;若在产生第二种出水水花期间停止通水,弹性元件释放回弹力并恢复到初始状态,在该过程中,滑块在弹性元件的作用下沿轴向朝进水方向移动,使滑块的第二支撑部抵压并推动第一支撑部,滑块的轴向运动通过第二支撑部对第一支撑部的抵压转化为出水件在圆周方向上的转动,直至滑块回到滑块在轴向的初始位置时,出水件也回到出水件在圆周方向上的初始位置。
[0008]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出水装置在使用期间无论处于何种出水状态、产生何种出水水花,都将会在关水后通过内部零件的驱动恢复到初始状态,方便使用者在每一次用水前清楚地知道出水装置将产生何种出水水花,这将提升出水装置的使用体验。
附图说明
[0009]图1为本专利技术中一种出水装置的轴向视图;
[0010]图2为本专利技术中一种出水装置在关水状态下A

A面的立体剖视图;
[0011]图3为本专利技术中一种出水装置在关水状态下的剖视图一;
[0012]图4为本专利技术中一种出水装置在关水状态下的剖视图二;
[0013]图5为本专利技术中一种出水装置在出水状态下A

A面的立体剖视图;
[0014]图6为本专利技术中一种出水装置在出水状态下的剖视图一;
[0015]图7为本专利技术中一种出水装置在出水状态下的剖视图二;
[0016]图8为本专利技术中一种出水装置在切换状态下A

A面的立体剖视图;
[0017]图9为本专利技术中一种出水装置的爆炸图一;
[0018]图10为本专利技术中一种出水装置的爆炸图二;
[0019]图11为本专利技术中一种出水装置的爆炸图三;
[0020]图12为本专利技术中一种出水装置的爆炸图四;
[0021]图13为图10的剖视图。
[0022]标号说明:
[0023]10、过水件;11、射流孔;12、第一安装通孔;121、第一限位部;122、豁口;13、第一限位板;14、凸台;
[0024]20、出水件;21、第二安装通孔;211、第一支撑部;22、第二限位板;23、第一组水流道;24、第二组水流道;
[0025]31、滑块;311、第二支撑部;312、第二限位部;313、承压件;314、滑动件;32、弹性元件;33、密封件。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为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予以说明。
[0027]请参照图1~图13,一种出水装置,包括过水件10和出水件20,过水件10上沿圆周方向设有多个射流孔11,具体指过水件10轴向的端面上设置有多个沿该端面的周向分布的射流孔11,出水件20上设有不同的水流道,过水件10和出水件20转动连接,射流孔11通过过水件10和出水件20的相对转动接通不同的水流道,过水件10沿轴向设有第一安装通孔12,第一安装通孔12的内壁沿轴向设有第一限位部121;出水件20沿轴向设有第二安装通孔21,第二安装通孔21的内壁设有第一支撑部211;还包括滑块31和弹性元件32,滑块31包括第二支撑部311和第二限位部312;滑块31设于过水件10的第一安装通孔12内,第一安装通孔12的第一限位部121连接滑块31的第二限位部312,使滑块31在第一安装通孔12内仅可沿轴向移动,弹性元件32在轴向上支撑滑块31;过水件10通过第一安装通孔12安装在出水件20的第二安装通孔21内,滑块31的第二支撑部311在轴向与第二安装通孔21的第一支撑部211抵压或分离,且滑块31和出水件20能够通过第二支撑部311和第一支撑部211相对转动,以使射流孔11与不同的水流道连通。
[0028]在龙头未通水的情况下,射流孔11对准一水流道,滑块31的第二支撑部311与出水件20的第一支撑部211充分靠近或处于抵压状态,并通过弹性元件32的支撑让滑块31处于
稳定的位置;当龙头通水后,滑块31受水压压力的作用,并在水压压力大于弹性元件32的弹力时,滑块31在第一安装通孔12内沿轴向朝出水方向移动,该移动让滑块31的第二支撑部311与出水件20的第一支撑部211分离,弹性元件32处于积蓄回弹力的状态,与此同时,水流通过射流孔11向水流道射出并从该水流道离开出水装置从而产生第一种出水水花;通水期间,使用者可以转动出水件20(此时可以定义为出水件20朝第一方向发生转动)让另一水流道对接射流孔11,从而让水流从该水流道离开出水装置从而产生第二种出水水花,而对出水件20的转动会让出水件20的第一支撑部211也朝向滑块31的第二支撑部311转动,使两者的局部充分靠近或处于抵压状态,且因为水压的持续作用,弹性元件32继续保持处于积蓄回弹力的状态;若在产生第二种出水水花期间关闭水源停止向龙头通水,则弹性元件32在丧失了水压压力的约束后将会释放回弹力并恢复到初始状态,在弹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出水装置,包括过水件和出水件,所述过水件上沿圆周方向设有多个射流孔,所述出水件上设有不同的水流道,所述过水件和所述出水件转动连接,所述射流孔通过所述过水件和所述出水件的相对转动接通不同的所述水流道,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水件沿轴向设有第一限位部;所述出水件沿轴向设有第一支撑部;还包括滑块和弹性元件,所述滑块包括第二支撑部和第二限位部;所述第一限位部连接所述滑块的第二限位部,使所述滑块仅可相对于所述出水件沿该出水件的轴向移动;所述弹性元件在轴向上支撑所述滑块;所述滑块的第二支撑部在轴向与所述第一支撑部相抵压或分离,且所述滑块和所述出水件能够通过所述第二支撑部和所述第一支撑部相对转动,以使所述射流孔与不同的所述水流道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出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水件沿轴向设有第一安装孔,所述滑块嵌设于所述第一安装孔内,且所述滑块的顶面暴露于所述第一安装通孔的进水端外。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出水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所述出水件的出水端连接的出水面板;所述弹性元件夹设于所述滑块和所述出水面板之间。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出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块和所述过水件的第一安装通孔之间设有密封件。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出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部和所述第二支撑部的至少一者为拟柱体。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出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部和所述第二支撑部的至少一者为楔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旌旋周华强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穿花蝶知识产权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