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光伏支撑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海上光伏发电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光伏支撑系统。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国家对太阳能这种清洁、可再生资源的重视,陆上光伏受到了国家的大力扶持与发展。然而,由于陆上光伏占地面积广且我国国土资源紧缺,因此海上光伏发电必将拥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0003]由于海上风荷载大且存在波浪荷载,并且在北方的冬季还要考虑冰荷载、雪荷载的影响,这对光伏的支撑结构提出了更高的设计要求。在海上深水区范围内布置光伏支架基础要考虑水深,因此要求更大的桩长,由此导致桩的挠度增大,结构稳定性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光伏支撑系统。本专利技术能够满足光伏支撑系统在海上承载的风荷载、波浪荷载、冰荷载以及深水区对桩基长度的要求,结构稳定性高,用钢量小,适用于3~6m水深范围。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0006]一种光伏支撑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双排光伏支架基础和设置在双排光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伏支撑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双排光伏支架基础和设置在双排光伏支架基础顶部的固定式光伏支架;双排光伏支架基础具有呈矩形布置的四根立柱(1),四根立柱(1)的顶部均连接有桩顶连接件(2);所述固定式光伏支架包括腹杆(3)、支架组件以及支撑杆,每根立柱(1)通过桩顶连接件(2)连接四根腹杆(3),四根腹杆(3)呈X型排布,四根腹杆(3)的顶端在水平面上的投影为矩形的其中一个端点;四根立柱(1)顶部的腹杆(3)均与所述支架组件连接;相邻两根立柱(1)之间通过各自相应的桩顶连接件(2)连接支撑杆。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伏支撑系统,其特征在于:四根立柱(1)分别为第一立柱(11)、第二立柱(12)、第三立柱(13)以及第四立柱(14),所述第一立柱(11)与所述第二立柱(12)、所述第三立柱(13)与所述第四立柱(14)纵向布置;所述第一立柱(11)与所述第三立柱(13)、所述第二立柱(12)与所述第四立柱(14)横向布置;所述支撑杆包括横向支撑(4)和纵向支撑(5),所述第一立柱(11)与所述第三立柱(13)、所述第二立柱(12)与所述第四立柱(14)之间连接所述横向支撑(4),所述第一立柱(11)与所述第二立柱(12)、所述第三立柱(13)与所述第四立柱(14)之间连接所述纵向支撑(5)。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光伏支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支撑(4)与支架组件之间连接有两根斜撑(6),两根所述斜撑(6)呈“V”型设置且在水平面的投影与横向支撑(4)处于同一直线上。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伏支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桩顶连接件(2)包括设置在立柱(1)顶部的圆板(101),圆板(101)的顶部设置球形节点座,球形节点座上设置球形节点(21),每根立柱(1)上对应的四根所述腹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悦,桂学丰,贾献林,翁凯文,李炜,俞华锋,罗金平,陈晓路,於刚节,袁赛杰,杨敏,陈涛,董卫华,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