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出行路径选择行为分析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8229527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25 17:5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出行路径选择行为分析方法,所述方法首先确定出行者的出行路径选择方案,进而选取出行者的出行路径选择影响因素,并确定影响因素对出行路径选择的影响关系及因素间相互作用,随后采集与影响因素对应的出行者数据,进而采用结构方程模型(SEM)构建出行路径选择致因模型,最后根据模型结果确定影响出行者出行路径选择的显著影响因素以及因素间相互作用。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结构方程模型可以分析因素对出行者出行路径选择的直接、间接影响以及因素间相互作用,完善了当前对出行路径选择行为的分析方法,有助于全面解析出行者出行路径选择结果的内在致因,为制定缓解交通拥堵的措施提供决策依据。为制定缓解交通拥堵的措施提供决策依据。为制定缓解交通拥堵的措施提供决策依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出行路径选择行为分析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路径选择
,尤其涉及一种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出行路径选择行为分析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随着我国区域一体化的快速发展,城际间客运来往更加密切,区域内城际间交通需求迅速增加。在此发展背景下,承担城际间客运的公路频繁出现交通拥堵或者交通量分布不均的现象,使得区域内路网运输效率降低。因此有必要采取相关措施,缓解公路拥堵现象以提升区域内客运效率。由于出行者是交通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分析公路客车出行者的出行路径选择行为特征和规律是进行交通管控,制定缓堵措施的前提。
[0003]现有对出行者出行路径选择行为的研究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方面,利用非集计理论构建离散选择模型,分析出行者的个人及社会经济属性、出行特征以及心理因素对出行路径选择的直接影响。然而,出行者产生出行路径选择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基于直接影响的分析结果所制定相关措施的有效性有待提升。另一方面,利用计划行为理论构建结构方程模型(SEM),分析因素对出行路径选择的直接和间接影响。但是基于计划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出行路径选择行为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确定公路客车出行者的出行路径选择方案;步骤二:确定公路客车出行者的出行路径选择影响因素;步骤三:确定影响因素对出行路径选择的影响关系及因素间相互作用;步骤四:采集与步骤二中影响因素对应的出行者数据;步骤五:利用步骤四中的数据,在SPSS 26.0软件中开展影响因素对应的出行者数据因子分析和可靠度分析,确定影响因素的构成;步骤六: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在AMOS 26.0软件中构建描述步骤三中关系的公路客车出行者出行路径选择致因模型,并计算模型拟合度指标;步骤七:根据步骤六模型构建结果,确定影响公路客车出行者出行路径选择的显著性因素,并根据标准化系数的符号判断影响因素对公路客车出行者出行路径选择的影响以及因素间的影响关系;所述步骤一中的公路客车出行者的出行路径选择方案包括两种,分别为高速公路和国省干道;所述步骤二中的公路客车出行者的出行路径选择影响因素包括个体特征、出行特征、出行习惯和出行选择;所述步骤三中确定影响因素对出行路径选择的影响关系及因素间相互影响关系,即个体特征、出行特征和出行习惯与出行选择之间的直接影响关系;个体特征在出行习惯和出行特征中介下与出行选择之间的间接影响关系;出行特征在出行习惯中介下与出行选择之间的间接影响关系;个体特征、出行特征和出行习惯之间的相互影响关系;所述步骤四中采集与步骤二中影响因素对应的客车出行者数据包括个体特征、出行特征、出行习惯和出行选择共计4类;其中,所述个体特征包括性别、年龄、驾龄、受教育程度和职业特征;其中,所述性别特征包括男性和女性,分别赋值为1和2;所述年龄特征包括18

25岁、26

35岁、36

45岁、大于45岁,分别赋值为1、2、3、4;所述驾龄特征包括驾龄小于3年、3

10年、11

20年、大于20年,分别赋值为1、2、3、4;所述受教育程度特征包括中专及以下、专科和高职、本科、硕士及以上,分别赋值为1、2、3、4;所述职业特征包括学生、公职人员、企业员工、个体经营者、农民,分别赋值为1、2、3、4、5;其中,所述出行特征包括车辆类型、载客人数、出行距离和出行目的;其中,所述车辆类型特征包括1类客车、2类客车、3类客车和4类客车,分别赋值为1、2、3、4;所述载客人数特征包括1

3人、4

7人、8

10人、大于10人,分别赋值为1、2、3、4;所述出行距离特征包括<50km短距离出行、和大于等于50km的长距离出行,分别赋值为1和2;所述出行目的特征包括通勤、出差、旅游、休闲和客运服务,分别赋值为1、2、3、4、5;以上所赋数值无实际大小意义,均表示为名义变量代码;其中,所述出行习惯包括最近一月每次在高速公路行驶的里程、最近一月每次在国省干道行驶的里程、最近一月平均每周在高速公路行驶的频率、最近一月平均每周在国省干道行驶的频率;其中,所述最近一月每次在高速公路行驶的里程以及最近一月每次在国省干道行驶的里程均包括小于10公里、10

20公里、20

50公里、50

100公里、大于100公里,分别赋值为1、
2、3、4、5;其中,所述最近一月平均每周在高速公路行驶的频率、最近一月平均每周在国省干道行驶的频率均包括3次以上、1

3次和0次,分别赋值为1、2、3;其中,所述出行选择包括出行考虑主要因素、选择高速公路的原因以及选择国省干道的原因;其中,所述出行考虑主要因素包括费用、时长和舒适性,分别赋值为1、2、3;所述选择高速公路的原因包括配套服务好、行驶时间短和舒适性高,分别赋值为1、2、3;所述选择国省干道的原因包括不收取费用、沿线服务多和路径选择多,分别赋值为1、2、3;以上所赋数值无实际大小意义,均表示为名义变量代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步骤四中的数据,在SPSS 26.0软件中开展影响因素对应的出行者数据因子分析和可靠度分析,确定影响因素的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平恒唐歆琳卢颖莉刘珍珍肖杨覃敏兴廖惠宇陆波亮黄锦锋李珊珊张立鹏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计算中心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