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避雷器数据的无线采集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229008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25 17: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避雷器数据的无线采集器,包括避雷器本体和设置于避雷器本体下端的数据采集器,所述数据采集器通过螺栓与避雷器本体的底端相固定,所述数据采集器的外部套设有屏蔽罩,且屏蔽罩的边缘设置有伸缩结构,所述伸缩结构包括转动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避雷器数据的无线采集器,利用空心金属软管贯穿屏蔽罩的内部,信号从空心金属软管的内部传输,从而保证数据采集器内部的无线信号被传输出来,且空心金属软管伸出的长度越长,可以减小信号受到线缆电流干扰,有利于无线信号的传递,在配重块与屏蔽罩的预留孔接触时升降杆发生移动,从而使得金属板将配重块的底端覆盖,减小线缆电流对数据采集器的信号干扰。减小线缆电流对数据采集器的信号干扰。减小线缆电流对数据采集器的信号干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避雷器数据的无线采集器


[0001]本技术涉及避雷器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避雷器数据的无线采集器。

技术介绍

[0002]避雷器在线监测仪主要由高精度数字采集器和智能显示单元组成,避雷器通过装置配套高精数字采集器接地,数字采集器采集出避雷器泄漏电流信号和放电电流信号,经隔离变换单元把数据传送给装置中央处理器,实现对避雷器动作次数、动作时间和泄漏电流的记录。
[0003]现有避雷器数据的无线采集器存在一定的弊端,在避雷器底端安装的数据采集器需要进行数据传输,尤其是通过无线传输采集到的数据时,线缆的电流对信号传输造成一定的影响,电流较大或者与电缆的距离均对信号传输造成影响,尤其当采集器信号通道离线缆越近越容易受到线缆电流影响,影响数据的传输稳定性和数据传输的连续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避雷器数据的无线采集器,可以有效解决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技术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0006]一种避雷器数据的无线采集器,包括避雷器本体和设置于避雷器本体下端的数据采集器,所述数据采集器通过螺栓与避雷器本体的底端相固定,所述数据采集器的外部套设有屏蔽罩,且屏蔽罩的边缘设置有伸缩结构,所述伸缩结构包括转动套,所述转动套套设在数据采集器上,且屏蔽罩的顶端且位于转动套的一侧设置有电机,且电机的端部和转动套的顶端之间设置有齿轮组,所述屏蔽罩的底端开设有预留孔,且预留孔的底端设置有屏蔽结构,且屏蔽结构的预留孔与转动套的内部之间设置有空心金属软管
[0007]作为本技术优选的一种技术方案,所述空心金属软管的一端与转动套内部相连通,且空心金属软管的另一端与屏蔽结构的内部相连通。
[0008]作为本技术优选的一种技术方案,所述齿轮组由相互啮合的齿轮和齿牙组成,且齿牙设置于转动套的顶端边缘处,且齿轮设置于电机的输出端,转动套与数据采集器转动连接。
[0009]作为本技术优选的一种技术方案,所述屏蔽结构包括配重块,所述配重块与预留孔的位置相适配,配重块的底端设置有金属板,金属板的一侧设置有转动销,且金属板通过转动销与配重块的底端转动连接,且配重块的内部且位于金属板的一侧设置有升降杆,升降杆的顶端与屏蔽罩的边缘相对应,且升降杆的底端与金属板的一侧边缘相接触,配重块的内部且位于伸缩弹簧的中间设置有伸缩弹簧,且伸缩弹簧与升降杆的中间相接触。
[0010]作为本技术优选的一种技术方案,所述金属板覆盖在配重块的底端,金属板的转动角度范围为0

45
°

[0011]作为本技术优选的一种技术方案,所述升降杆的中间设置有限位板,且伸缩
弹簧的顶端与限位板相接触。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技术中设置有伸缩结构,利用空心金属软管贯穿屏蔽罩的内部,信号从空心金属软管的内部传输,从而保证数据采集器内部的无线信号被传输出来,且空心金属软管伸出的长度越长,可以减小信号受到线缆电流干扰,有利于无线信号的传递;
[0013]设置有屏蔽结构,在配重块与屏蔽罩的预留孔接触时升降杆发生移动,从而使得金属板将配重块的底端覆盖,减小线缆电流对数据采集器的信号干扰。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一种避雷器数据的无线采集器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本技术一种避雷器数据的无线采集器的屏蔽罩内部示意图;
[0016]图3为本技术一种避雷器数据的无线采集器的伸缩结构示意图;
[0017]图4为本技术一种避雷器数据的无线采集器的屏蔽结构示意图。
[0018]图中:1、避雷器本体;2、数据采集器;3、屏蔽罩;4、伸缩结构;5、屏蔽结构;401、转动套;402、电机;403、齿轮组;404、空心金属软管;405、预留孔;501、配重块;502、金属板;503、转动销;504、升降杆;505、伸缩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
[0020]如图1

4所示,一种避雷器数据的无线采集器,包括避雷器本体1和设置于避雷器本体1下端的数据采集器2,数据采集器2通过螺栓与避雷器本体1的底端相固定,数据采集器2的外部套设有屏蔽罩3,且屏蔽罩3的边缘设置有伸缩结构4,伸缩结构4包括转动套401,转动套401套设在数据采集器2上,且屏蔽罩3的顶端且位于转动套401的一侧设置有电机402,且电机402的端部和转动套401的顶端之间设置有齿轮组403,屏蔽罩3的底端开设有预留孔405,且预留孔405的底端设置有屏蔽结构5,且屏蔽结构5的预留孔405与转动套401的内部之间设置有空心金属软管404。
[0021]本实施例中,空心金属软管404的一端与转动套401内部相连通,且空心金属软管404的另一端与屏蔽结构5的内部相连通,利用空心金属软管404贯穿屏蔽罩3的内部,信号从空心金属软管404的内部传输,从而保证数据采集器2内部的无线信号被传输出来。
[0022]本实施例中,齿轮组403由相互啮合的齿轮和齿牙组成,且齿牙设置于转动套401的顶端边缘处,且齿轮设置于电机402的输出端,转动套401与数据采集器2转动连接,空心金属软管404伸出的长度越长,可以减小信号受到线缆电流干扰,有利于无线信号的传递。
[0023]本实施例中,屏蔽结构5包括配重块501,配重块501与预留孔405的位置相适配,配重块501的底端设置有金属板502,金属板502的一侧设置有转动销503,且金属板502通过转动销503与配重块501的底端转动连接,且配重块501的内部且位于金属板502的一侧设置有升降杆504,升降杆504的顶端与屏蔽罩3的边缘相对应,且升降杆504的底端与金属板502的一侧边缘相接触,配重块501的内部且位于伸缩弹簧505的中间设置有伸缩弹簧505,且伸缩弹簧505与升降杆504的中间相接触,在配重块501与屏蔽罩3的预留孔405接触时升降杆504
发生移动,从而使得金属板502将配重块501的底端覆盖,减小线缆电流对数据采集器2的信号干扰。
[0024]本实施例中,金属板502覆盖在配重块501的底端,金属板502的转动角度范围为0

45
°
,从而让保证金属板502开启时可以将空心金属软管404端部露出。
[0025]本实施例中,升降杆504的中间设置有限位板,且伸缩弹簧505的顶端与限位板相接触,升降杆504与屏蔽罩3接触时可以将金属板502闭合起来,升降杆504与屏蔽罩3分离时可以将金属板502进行转动。
[0026]需要说明的是,避雷器的无线采集器是用于检测避雷器的放电次数和放电时间的仪器,从而将根据雷电情况判断对线路的影响,由于数据采集器2的内部具备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避雷器数据的无线采集器,其特征在于:包括避雷器本体(1)和设置于避雷器本体(1)下端的数据采集器(2),所述数据采集器(2)通过螺栓与避雷器本体(1)的底端相固定,所述数据采集器(2)的外部套设有屏蔽罩(3),且屏蔽罩(3)的边缘设置有伸缩结构(4),所述伸缩结构(4)包括转动套(401),所述转动套(401)套设在数据采集器(2)上,且屏蔽罩(3)的顶端且位于转动套(401)的一侧设置有电机(402),且电机(402)的端部和转动套(401)的顶端之间设置有齿轮组(403),所述屏蔽罩(3)的底端开设有预留孔(405),且预留孔(405)的底端设置有屏蔽结构(5),且屏蔽结构(5)的预留孔(405)与转动套(401)的内部之间设置有空心金属软管(40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避雷器数据的无线采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空心金属软管(404)的一端与转动套(401)内部相连通,且空心金属软管(404)的另一端与屏蔽结构(5)的内部相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避雷器数据的无线采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齿轮组(403)由相互啮合的齿轮和齿牙组成,且齿牙设置于转动套(401)的顶端边缘处,且齿轮设置于电机(402)的输出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鑫源李轶男杨勇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文山供电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