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屋顶BIPV光伏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228012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25 17: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屋顶BIPV光伏组件,包括:若干屋顶型材梁和若干光伏发电组件;屋顶型材梁固定设置于屋顶上;光伏发电组件呈搭接设置于屋顶型材梁中,且相邻两个光伏发电组件之间具有排水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满足屋顶组件的正面安装和防水性的要求,并能与屋顶融合一体达到美观的效果,还能降低制造成本。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置的排水槽能够自然形成防水结构,使雨水自然流下,可直接使用于屋顶上,将太阳能光伏电池与屋顶建筑进行完美的结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屋顶型材梁上设置的搭接槽可直接与光伏发电组件进行连接,连接结构稳定,便于安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将光伏发电组件与屋顶型材梁配合搭接,形成了光伏发电和建筑美观兼顾的效果,提升了视觉效果。觉效果。觉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屋顶BIPV光伏组件


[0001]本技术涉及光伏组件应用
,具体涉及一种屋顶BIPV光伏组件。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太阳能电池组件的使用场景多元化,例如:将太阳能发电组件集成到建筑上的技术,像厂房、学校、住房等屋顶的应用场景中。
[0003]然而,现有的常规光伏组件大多局限于传统的组件安装形式,在光伏组件的四周安装边框,来增加组件的机械强度及安装牢固性,使其能够在自然环境中长期使用。但这种边框组件安装的形式,不仅使得光伏组件的制作时长增加、成本增加,而且每块光伏组件都具有边框,边框势必会挤占电池片的面积,使得屋顶整体的有效发电面积降低,从而降低了发电量。并且现有常规的组件一般搭建在已经建成的屋顶,光伏电站和屋顶原建材的双重费用以及双重施工带来了成本的提高。同时,由于屋顶结构的特殊性,屋顶组件需要正面安装,并要求防水,所装成的组件外观需要和屋顶融合成一体,形成光伏发电和建筑美观兼顾的效果。然而,现有的屋顶组件难做到防水的效果,也难达到和屋顶建筑融合美观的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屋顶光伏组件存在的上述不足,而开发设计了一种新型的屋顶BIPV光伏组件;本技术设计的屋顶BIPV光伏组件将光伏发电组件与屋顶型材梁采用搭接方式连接,其安装方便并通过胶粘形成牢固的安装方式,能满足屋顶组件的正面安装和防水性的要求,并能与屋顶融合一体达到美观的效果,还能降低制造成本。同时自然形成防水结构,使雨水自然流下,可直接使用于屋顶上,将太阳能光伏电池与屋顶建筑进行完美的结合
[0005]本技术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6]一种屋顶BIPV光伏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屋顶BIPV光伏组件包括:若干屋顶型材梁和若干光伏发电组件;若干所述的屋顶型材梁固定设置于屋顶上;若干所述的光伏发电组件呈搭接设置于所述的屋顶型材梁中,且相邻两个所述的光伏发电组件之间具有排水槽。
[0007]进一步的,一种屋顶BIPV光伏组件:若干所述的屋顶型材梁呈矩形分布式固定设置于所述的屋顶上。
[0008]进一步的,一种屋顶BIPV光伏组件:所述的屋顶型材梁包括:固定梁和若干安装梁;所述的固定梁用于固定连接在所述屋顶上,若干所述的安装梁沿所述固定梁的长度方向设置于其上,且相邻的两个所述安装梁之间形成搭接槽;所述的搭接槽用于搭接安装所述光伏发电组件。
[0009]进一步的,一种屋顶BIPV光伏组件:所述的屋顶型材梁包括:固定梁和搭接槽;所述的固定梁用于固定设置在所述屋顶上,所述的搭接槽沿所述固定梁的长度方向开设于其中;所述的搭接槽用于搭接安装所述光伏发电组件。这里提供了另一种屋顶型材梁的结构
形式。
[0010]进一步的,一种屋顶BIPV光伏组件:所述的光伏发电组件包括:光伏发电部和搭接部;所述的搭接部设置于所述光伏发电部的边缘;所述的搭接部与所述光伏发电部构成U型结构的光伏发电组件;所述的搭接部用于插接在所述搭接槽中,使所述光伏发电组件搭接安装在所述屋顶型材梁中。
[0011]进一步的,一种屋顶BIPV光伏组件:所述的搭接部垂直连接于所述光伏发电部的边缘;所述的光伏发电部包括:由上至下依次层叠设置的正面玻璃、正面封装胶膜、电池片层、背面封装胶膜以及背面玻璃。
[0012]进一步的,一种屋顶BIPV光伏组件:所述的光伏发电组件与所述屋顶型材梁通过结构胶固定。
[0013]本技术的有益效果:
[0014](1)技术设计的屋顶BIPV光伏组件是将光伏发电组件与屋顶型材梁采用搭接方式进行连接并通过结构胶进行固定,使得安装方便,能满足屋顶组件的正面安装和防水性的要求,并能与屋顶融合一体达到美观的效果,还能降低制造成本。本技术中设置的排水槽能够自然形成防水结构,使雨水自然流下,可直接使用于屋顶上,将太阳能光伏电池与屋顶建筑进行完美的结合。
[0015](2)本技术设计的屋顶BIPV光伏组件中屋顶型材梁上设置的搭接槽可直接与光伏发电组件进行连接,连接结构稳定,便于安装且节约成本;本技术将光伏发电组件与屋顶型材梁配合搭接,形成了光伏发电和建筑美观兼顾的效果,提升了视觉效果。
[0016](3)本技术中U型结构的光伏发电组件通过搭接槽安装后自然形成导水结构,形成雨水导出通道,可以避免雨水渗漏及灰尘残留在组件表面;本技术的这种组件特殊的结构设计和屋顶型材梁安装有效的提高了光伏组件的发电效率。
附图说明
[001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附图。
[0018]图1为本技术设计的一种屋顶BIPV光伏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屋顶型材梁的结构示意图(结构放大图)以及光伏发电组件与该屋顶型材梁的安装方式示意图;
[0020]图3为另一种屋顶型材梁的结构示意图以及光伏发电组件与该屋顶型材梁的安装方式示意图;
[0021]图4为本技术中光伏发电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具体为U型结构的光伏发电组件的截面图。
[0022]图中标记:1屋顶、2屋顶型材梁、3光伏发电组件(U型结构的光伏发电组件)、4排水槽、2

1固定梁、2

2安装梁、2

3搭接槽、3

1光伏发电部、3

2搭接部、3
‑1‑
1正面玻璃、3
‑1‑
2电池片层、3
‑1‑
3背面玻璃。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技术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4]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左”、“右”、“顶”、“底”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的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而且,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技术的实施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屋顶BIPV光伏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屋顶BIPV光伏组件包括:若干屋顶型材梁(2)和若干光伏发电组件(3);若干所述的屋顶型材梁(2)固定设置于屋顶(1)上;若干所述的光伏发电组件(3)呈搭接设置于所述的屋顶型材梁(2)中,且相邻两个所述的光伏发电组件(3)之间具有排水槽(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屋顶BIPV光伏组件,其特征在于,若干所述的屋顶型材梁(2)呈矩形分布式固定设置于所述的屋顶(1)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屋顶BIPV光伏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屋顶型材梁(2)包括:固定梁(2

1)和若干安装梁(2

2);所述的固定梁(2

1)用于固定连接在所述屋顶(1)上,若干所述的安装梁(2

2)沿所述固定梁(2

1)的长度方向设置于其上,且相邻的两个所述安装梁(2

2)之间形成搭接槽(2

3);所述的搭接槽(2

3)用于搭接安装所述光伏发电组件(3)。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屋顶BIPV光伏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屋顶型材梁(2)包括:固定梁(2

1)和搭接槽(2

3);所述的固定梁(2

1)用于固定设置在所述屋顶(1)上,所述的搭接槽(2

3)沿所述固定梁(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苏维燕初文静林金锡林金汉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亚玛顿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