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预器内清理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8227397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25 17:57
空预器内清理方法。颗粒与颗粒之间聚拢在一起,摩擦力也较大,简单的吹灰,并不能有效的进行清除,仍然需要定期人工清理,而人工清理的劳动强度较大。本发明专利技术包括如下步骤:第一输送泵通过将清洗液箱内部的清洗液输送至转子外壳的内部,利用清洗液对转子外壳的内壁和空预器结构进行浸泡;然后通过操控电动三通阀门,使得第一输送泵与喷头连通,通过喷头向转子外壳的内部喷洒清洗液,对转子外壳的内壁和空预器结构表面粘附的灰尘和悬浮物进行冲洗;含有灰尘和悬浮物的清洗液经由回流管进入过滤箱中以后,会经由过滤滤芯进行三重过滤,过滤净化完成以后的清洗液通过第二输送泵,被重新输送至清洗液箱中。本发明专利技术用于空预器内部清理。理。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空预器内清理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空预器
,具体为空预器内清理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锅炉尾部的烟道通常会选择加装一种节能设备——空气预热器,它的作用是帮助提高设备的热交换性能,二次利用能源来减少对能量的消耗,电站锅炉广泛采用的空气预热器有管式和回转式两种,其中,回转式空气预热器以再生方式传递热量,通过烟气与空气交替流过预热器内转子的受热面以达成热量传递,是一种用于提高锅炉的热交换性能,降低能量消耗的设备,现有的回转式空气预热器基本上已经能够满足日常的使用需求,但仍有一些不足之处需要改进。
[0003]经检索,根据中国专利号为CN217540804U的专利技术专利公开的一种改良的回转式空预器,该专利技术专利虽然能够通过吹灰组件完成对灰尘和悬浮物的清除,但是清除效果并不彻底,由于灰尘和悬浮物本身就容易凝絮成团,而进入到空气预热器内部的灰尘和悬浮物,非常容易粘附在空气预热器的外壳的内壁,和转子结构的表面,这些灰尘和悬浮物,由于颗粒与颗粒之间聚拢在一起,摩擦力也较大,简单的吹灰,并不能有效的进行清除,仍然需要定期人工清理,而人工清理的劳动强度较大,故而提出了一种空预器内清理方法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空预器内清理方法,具备便于对进入到空气预热器内部的灰尘和悬浮物进行清理等优点,解决了由于灰尘和悬浮物本身就容易凝絮成团,而进入到空气预热器内部的灰尘和悬浮物,非常容易粘附在空气预热器的外壳的内壁,和转子结构的表面,这些灰尘和悬浮物,由于颗粒与颗粒之间聚拢在一起,摩擦力也较大,简单的吹灰,并不能有效的进行清除,仍然需要定期人工清理,而人工清理的劳动强度较大的问题。
[0005]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方案实现:一种空预器内清理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第一输送泵通过将清洗液箱内部的清洗液输送至转子外壳的内部,利用清洗液对转子外壳的内壁和空预器结构进行浸泡,软化其表面粘附的灰尘和悬浮物;(2)然后通过操控电动三通阀门,使得第一输送泵与喷头连通,通过喷头向转子外壳的内部喷洒清洗液,对转子外壳的内壁和空预器结构表面粘附的灰尘和悬浮物进行冲洗;(3)含有灰尘和悬浮物的清洗液经由回流管进入过滤箱中以后,会经由过滤滤芯进行三重过滤,过滤净化完成以后的清洗液通过第二输送泵,被重新输送至清洗液箱中,实现了清洗液的重复循环使用。
[0006]所述的空预器内清理方法,所述的转子外壳的内部设置有空预器结构,所述的转
子外壳的内部设置有清理结构;所述的清理结构包括喷头和设备箱,所述的转子外壳的内顶壁固定安装有数量为两个的喷头,所述的转子外壳的左侧固定安装有设备箱,所述的设备箱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第一输送泵,所述的设备箱的内部固定安装有清洗液箱,所述的设备箱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第二输送泵,所述的设备箱的内部固定安装有过滤箱,所述的过滤箱的内部活动安装有过滤滤芯,所述的转子外壳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回流管。
[0007]所述的空预器内清理方法,所述的空预器结构包括进烟管口和出烟管口,所述的转子外壳的顶部固定安装有进烟管口,所述的转子外壳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出烟管口,所述的转子外壳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出气管口,所述的转子外壳的底部固定安装有进气管口,所述的转子外壳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固定架,所述的固定架的外部转动连接有转子本体,所述的转子外壳的底部固定安装有驱动电机,所述的转子本体的顶部固定安装有转子轴承。
[0008]所述的空预器内清理方法,所述的第一输送泵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第一输送管,所述的第一输送管的顶部贯穿转子外壳的顶部,并均与两个喷头固定连接。
[0009]所述的空预器内清理方法,所述的第一输送管的外部固定安装有第二输送管,所述的第二输送管的顶部贯穿转子外壳的顶部,并延伸至转子外壳的内部,所述的第一输送管与第二输送管的连接处设置有电动三通阀门。
[0010]所述的空预器内清理方法,所述的第一输送泵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第三输送管,所述的第一输送泵通过第三输送管与清洗液箱固定连接,所述的清洗液箱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第四输送管,所述的第四输送管的底部与第二输送泵的顶部相连接。
[0011]所述的空预器内清理方法,所述的第二输送泵的右侧固定安装有第四输送管,所述的第四输送管的右侧与过滤箱相连接,所述的过滤箱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安装板,所述的过滤滤芯的顶部固定安装有连接板,所述的过滤滤芯通过连接板内部螺纹连接的两个螺纹杆与安装板相连接。
[0012]所述的空预器内清理方法,所述的回流管的底部贯穿过滤箱、安装板和连接板,并延伸至过滤滤芯的内部,所述的出烟管口、进气管口和回流管的内部均设置有控制阀门。
有益效果
[0013]1.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清理结构,第一输送泵通过将清洗液箱内部的清洗液输送至转子外壳的内部,利用清洗液对转子外壳的内壁和空预器结构进行浸泡,软化其表面粘附的灰尘和悬浮物,然后通过操控电动三通阀门,使得第一输送泵与喷头连通,通过喷头向转外壳的内部喷洒清洗液,对转子外壳的内壁和空预器结构表面粘附的灰尘和悬浮物进行冲洗,而含有灰尘和悬浮物的清洗液经由回流管进入过滤箱中,对转子外壳的内壁和空预器结构的清理即可完成,使得无需频繁的定期人工清理,也降低了人工清理的劳动强度。
[0014]2.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转子外壳,转子外壳可以对空预器结构进行密封,一方面可以便于清理结构对转子外壳的内壁和空预器结构进行清理,另一方面可以避免清理过程中灰尘向外界飘散,而含有灰尘和悬浮物的清洗液经由回流管进入过滤箱中以后,会经由过滤滤芯进行三重过滤,过滤净化完成以后的清洗液通过第二输送泵,被重新输送至清洗液箱中,实现了清洗液的重复循环使用,降低了清洗液的消耗和浪费,使得清理结构在对转子外壳的内壁和空预器结构进行清理时,更加的节能环保。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专利技术三维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剖视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空预器结构和清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图2中的A处放大示意图;图中:1、转子外壳;2、空预器结构;201、进烟管口;202、出烟管口;203、出气管口;204、进气管口;205、固定架;206、转子本体;207、驱动电机;208、转子轴承;3、清理结构;301、喷头;302、设备箱;303、第一输送泵;304、清洗液箱;305、第二输送泵;306、过滤箱;307、过滤滤芯;308、回流管。
实施方式
[0016]请参阅图1

4,本实施例中的一种空预器内清理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第一输送泵通过将清洗液箱内部的清洗液输送至转子外壳的内部,利用清洗液对转子外壳的内壁和空预器结构进行浸泡,软化其表面粘附的灰尘和悬浮物;(2)然后通过操控电动三通阀门,使得第一输送泵与喷头连通,通过喷头向转子外壳1的内部喷洒清洗液,对转子外壳的内壁和空预器结构表面粘附的灰尘和悬浮物进行冲洗;(3)含有灰尘和悬浮物的清洗液经由回流管进入过滤箱中以后,会经由过滤滤芯进行三重过滤,过滤净化完成以后的清洗液通过第二输送泵,被重新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空预器内清理方法,其特征是: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第一输送泵通过将清洗液箱内部的清洗液输送至转子外壳的内部,利用清洗液对转子外壳的内壁和空预器结构进行浸泡,软化其表面粘附的灰尘和悬浮物;(2)然后通过操控电动三通阀门,使得第一输送泵与喷头连通,通过喷头向转子外壳的内部喷洒清洗液,对转子外壳的内壁和空预器结构表面粘附的灰尘和悬浮物进行冲洗;(3)含有灰尘和悬浮物的清洗液经由回流管进入过滤箱中以后,会经由过滤滤芯进行三重过滤,过滤净化完成以后的清洗液通过第二输送泵,被重新输送至清洗液箱中,实现了清洗液的重复循环使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预器内清理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转子外壳的内部设置有空预器结构,所述的转子外壳的内部设置有清理结构;所述的清理结构包括喷头和设备箱,所述的转子外壳的内顶壁固定安装有数量为两个的喷头,所述的转子外壳的左侧固定安装有设备箱,所述的设备箱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第一输送泵,所述的设备箱的内部固定安装有清洗液箱,所述的设备箱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第二输送泵,所述的设备箱的内部固定安装有过滤箱,所述的过滤箱的内部活动安装有过滤滤芯,所述的转子外壳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回流管。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预器内清理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空预器结构包括进烟管口和出烟管口,所述的转子外壳的顶部固定安装有进烟管口,所述的转子外壳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出烟管口,所述的转子外壳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出气管口,所述的转子外壳的底部固定安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韦继昌李笑江黄晓明朱鹏柯鸿明胡文达程选平徐银文
申请(专利权)人:华能国际电力股份有限公司井冈山电厂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