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原红米生态种植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8223044 阅读:5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25 17:5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原红米生态种植方法,包括1)稻田选址、2)稻田改造、3)稻田消毒处理、4)高原水稻种子预处理、5)高原水稻幼苗培育、6)高原水稻栽插种植、7)洗苗、8)放苗、9)投饲、10)日常管理、11)收割捕捞等步骤。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生态种植技术领域,具体是提供了一种节约成本,可以提高鱼苗品质,同时利用鱼苗的粪便为水稻施肥,从而提高了水稻品质,保护了生态平衡,能够有效防止土壤板结,还能节约饵料用量的高原红米生态种植方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原红米生态种植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生态种植
,具体是指一种高原红米生态种植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红米它外皮呈紫红色,内心红色,米质较好,营养价值也较高,微有酸味,味淡,是南方常见的一种粮食作物。而在种植过程中如何实现有机种植、生态种植,减少外来环境的有毒物质污染,提高红米的品质,更加符合现在人们的需求。
[0003]传统的稻田种植是单种、单收,由于耕地少,有限资源不能充分利用,而农民种植水稻,一般除虫害靠农药,除草靠除草剂,对青蛙和蟾蜍等蛙科动物有毁灭性的危害,有许多地区蛙科动物急剧减少,甚至频临灭绝的边缘。虫害越来越严重,农药用量越来越大,大米的农药含量严重超标。而合理运用生态种植可以解决上述的部分问题。
[0004]不过现有的水稻田在与鱼类混养的过程中,往往水稻田需要喷施农药化肥,导致鱼苗受到农药化肥的影响而品质差,死亡率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解决上述现有难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节约成本,可以提高鱼苗品质,同时利用鱼苗的粪便为水稻施肥,从而提高了水稻品质,保护了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原红米生态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稻田选址:1、选址在海拔1400

1800米土壤肥沃的梯田,土壤要求保水性好,2、种植用水源为无污染水源,且方便排灌,3、距离其他使用灭虫剂、除草剂的农田至少200米,4、远离工业污染区域;2)稻田改造:在稻田的种值区内田埂加高0.4

0.5m,水稻田长边两侧分别开挖养殖沟槽,沟槽宽0.5米以上、深0.5米以上,两条养殖沟槽相互连通,在稻田入水口处挖设0.5米深的水坑,在两条养殖沟槽的外侧、田埂内侧分别开挖引水沟槽,引水沟槽和养殖沟槽之间开设有连通沟;3)稻田消毒处理:稻田每亩泼洒75

100公斤生石灰进行消毒,曝晒7天以上;4)高原水稻种子预处理:选择颗粒饱满的种子摊放在阳光下进行晒种处理,晒种完成后去除杂质与空壳,随后将选晒后的种子放入温度为20

25℃的水中浸泡12h

24h内洗净晾干备用;5)高原水稻幼苗培育:然后将种子播种到载育秧盘中,培育至20天

25天时获得秧苗,移栽前浸泡秧苗种子重量千分一点二的亚硒酸钠溶液;6)高原水稻栽插种植:将所述步骤5)中的秧苗进行移栽,采用宽株窄行或宽行窄株的移栽方式,每兜插秧3

5株,株距为9

12cm,行距为20

25cm,然后注水至水位10

12厘米,之后3到4天在稻田中按照每亩田800千克到1000千克含有亚硒酸钠的堆积发酵腐熟牛粪,施肥后加水保持稻田内水深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海军
申请(专利权)人:兰坪沧江农源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