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表面儿茶酚化的防粘连医用聚丙烯补片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8222386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25 17:5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表面儿茶酚化的防粘连医用聚丙烯补片及其制备方法,本申请利用单宁酸和氯化铜在惰性聚丙烯表面的氧化还原反应来实现在茶酚化的聚集层。最终在聚丙烯补片表面构建出具有纳米结构的防粘连功能层。结果表明该层结构不但能够稳定有效并均匀的沉积在聚丙烯表面,而且体内实验表明,修饰后的聚丙烯补片具有优良的防治术后粘连发生的功能。同时,在生物相容性方面,补片能够有效的与腹壁组织整合,且能够减少炎性细胞浸润,具有优良的组织相容性。而用于补片制备的原料均为CFDA批准的原料,也保证了该补片使用时的安全性,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表面儿茶酚化的防粘连医用聚丙烯补片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生物医用材料
,具体涉及一种表面儿茶酚化的防粘连医用聚丙烯补片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由于腹壁薄弱或腹壁筋膜缺失,往往会导致腹腔内的脏器或组织离开正常解剖位置,向缺失部位突出,形成疝。通过手术对腹壁进行修复是根治疝的唯一方式。目前临床上用的最多的修复假体就是聚丙烯补片材料,但是由于聚丙烯材料的疏水性和生物惰性,在植入体内后往往会导致机体强烈的异物反应,在补片周围产生较强的免疫排斥,最终导致补片与脏器发生严重的粘连。
[0003]虽然目前已具有一些具备防粘连潜能的医用材料被应用在临床医疗中,但是与聚丙烯补片的联合使用后,由于聚丙烯表面的惰性特征会导致防粘连屏障的位移和滑脱,从而存在粘连发生的潜在危险。而一些药物洗脱补片,其补片表面有效固定的药物剂量有限,不能保障粘连的防治。此外,由强生公司推出的补片采用的混纺工艺,其专利被垄断,我国尚不具备该纺织工艺,并且,其外部的氧化再生纤维素与血液结合会很快形成血块,为预后的异常瘢痕增生和异物肉芽肿的形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表面儿茶酚化的防粘连医用聚丙烯补片,其特征在于:该补片是同时在表面沉积单宁酸和氯化铜两种物质的聚丙烯补片。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表面儿茶酚化的防粘连医用聚丙烯补片,其特征在于:该补片为聚丙烯单丝编织的大孔网状补片。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表面儿茶酚化的防粘连医用聚丙烯补片,其特征在于:该补片表面儿茶酚化过程通过单宁酸和氯化铜的氧化还原反应和单宁酸对二价铜离子的螯合反应共同作用的结果,并为最终得到表面快速沉积大量儿茶酚化的聚丙烯补片。4.一种表面儿茶酚化的防粘连医用聚丙烯补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S1:将单宁酸溶解于水中,制成单宁酸的水溶液;S2:调节所述单宁酸水溶液的pH值;S3:将氯化铜加入调节后的单宁酸水溶液中,并进行持续反应以得到混合液;S4:将聚丙烯补片浸入无水乙醇之中后,转移至所述混合液中进行浸没;S5:向浸有聚丙烯补片的混合液中加入氯化铜溶液,并持续搅拌;S6:进行干燥的步骤。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表面儿茶酚化的防粘连医用聚丙烯补片制备方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琬君李小婉张语桐魏敬铃张海涛敬涛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