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拱上起柱的大跨度双曲面马鞍型空间网格钢结构施工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钢结构施工
,尤其涉及拱上起柱的大跨度双曲面马鞍型空间网格钢结构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经济和科技水平的提升,我国公共建筑对建筑物内部空间、外部造型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近年来国内大跨度空间结构应用十分广泛,已经不仅用于工厂车间、试验厅、汽车研究中心等试验场所,在商场超市、体育场馆、展览馆、机场航站楼等公共建筑以及工厂车间、储煤料棚、仓库等工业建筑上也得到了普遍应用。
[0003]大跨度空间结构,通常采用空间网架结构、空间网壳结构、空间网格结构等。马鞍型网格拱上起柱的结构形式,创新性地将空间网格结构与常规框架结构相结合,不仅可以利用空间网格结构良好的受力特性与大空间适应性,也充分发挥了框架结构的规则性与稳定性。将空间网格结构作为下部展览空间,框架结构作为办公与商务会谈,完美地将“方”与“圆”相结合,展现建筑的曲线美与力学美,极具有应用前景。
[0004]但是,由于大跨度马鞍型空间网格结构的结构复杂、节点较多、构件较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拱上起柱的大跨度双曲面马鞍型空间网格钢结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其步骤如下:S1、采用“隔离体法”将主体结构拆分为上部的框架结构和下部的马鞍型拱构结构,分别对框架结构和马鞍型拱结构进行受力概念分析,然后进行施工方案比选,初步确定施工思路;S2、利用几何非线性有限元法,不考虑材料的弹塑性,假定材料为弹性的,进行荷载
‑
位移全过程分析,基于该分析,采用非线性有限元软件和结构设计软件,进行仿真建模;S3、基于钢结构深化设计软件,对钢结构节点进行深化设计,方便加工厂构件的加工与组拼;S4、基于BIM技术的复杂构件空间坐标转换与空间定位,利用有限元软件、设计软件与BIM应用软件之间的软件接口,实现模型的转换,利用BIM软件特有的直观性与演示功能,通过建立虚平面与局部坐标系转化命令,在模型中使用“隐藏图元EU”命令,对目标构件进行剖析;S5、马鞍型拱结构安装施工,包括以下步骤:S51、临时支撑的安装;S52、马鞍型拱结构的空间姿态转换;S53、马鞍型拱结构的安装;S6、拱上起柱及拱上框架的安装与施工,包括以下步骤:S61、利用空间转换技术,测放柱脚四个角点;S62、安装导向板;S63、柱脚曲线放样与修整;S64、安装钢柱,并进行垂直度校正;S65、柱脚焊接与二层框架梁连接固定;S66、框架结构施工;S7、临时支撑的卸载与拆除。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拱上起柱的大跨度双曲面马鞍型空间网格钢结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S1中,方案比选分析中对高空散拼法、分条分块安装法、滑移法、整体吊装法、整体提升法、折叠展开式提升法进行比选,初步确定选用少支架的悬挑式高空散拼法拼装拱肋、分条分块安装法安装肋间网格结构的施工思路。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拱上起柱的大跨度双曲面马鞍型空间网格钢结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S2中,全过程分析方法采用迭代计算,公式如下:;式中:K
t
‑‑
t时刻结构的切线刚度矩阵;
‑‑
当前位移的迭代增量;
‑‑
t+
△
t时刻外部所施加的节点荷载向量;
‑‑
t+
△
t时刻相应的杆件节点内力向量。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拱上起柱的大跨度双曲面马鞍型空间网格钢结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S2中,仿真建模包括:安装过程仿真分析、卸载过程仿真分析、施工仿真核对、单元分块选择与二次模拟分析。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拱上起柱的大跨度双曲面马鞍型空间网格钢结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S3中,钢结构主要深化设计要点包括:钢拱肋分段的节点处理、网格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安,代跃强,郑美玲,张洋,罗津津,李天舒,颜震,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建筑第六工程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