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既有线路与新建线路换乘结构与换乘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8221990 阅读:5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25 17:53
一种地铁既有线路与新建线路换乘结构,包括既有线路以及新建线路,既有线路包括既有线路站厅以及既有线路站台。新建线路包括新建线路站厅、新建线路站台以及至少一层新建线路换乘转换层;既有线路站台通过单向与双向可控切换通行通道与新建线路换乘转换层相通,既有线路站厅与新建线路站厅相通,新建线路站台与新建线路换乘转换层通过换乘电梯连通,换乘电梯为单向通行与双向通行可控切换电梯。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换乘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在既有线路与新建线路之间设置单向与双向可控切换通行通道以及单向通行与双向通行可控切换电梯,可以实现换乘客流的引导,实现了新建线路与既有站点之间换成结构的优化,实现了最优的客流组织。织。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地铁既有线路与新建线路换乘结构与换乘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轨道交通相关
,更具体地说,特别涉及一种地铁既有线路与新建线路换乘结构以及一种地铁既有线路与新建线路换乘结构换乘方法。

技术介绍

[0002]作为一种优化城市形态,改善城市人居环境,缓解人口增长压力的重要手段,城市轨道交通近年来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在趋向高密度复杂化的同时,也促使了城市发展的紧凑化、集约化。在以往,以增量为主导的城市发展模式下,城市轨道交通得到了快速扩张,轨道交通线路开始互相交织,站点网络出现众多双线换乘、三线换乘甚至更高线路数量的站点。相较于同时规划、完全新建的换乘站点,与既有线路换乘的站点会受到既有站点自身空间条件及周边建成环境的限制,并且原有站点由于新建线路带来的客流量提高、客流种类以及站点功能复杂化的问题,普遍也需要进行一定的改造以更好的衔接新建站点。但城市地下空间开发由于长期性,复杂性和不可逆性等因素带来了改造情况复杂、改造难度大等问题,要求在对其开展规划和建设前应进行全面的分析论证。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地铁既有线路与新建线路换乘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既有线路以及新建线路;所述既有线路包括既有线路站厅(1)以及既有线路站台(2);所述新建线路包括新建线路站厅(3)、新建线路站台(4)以及至少一层新建线路换乘转换层(5);所述既有线路站台通过单向与双向可控切换通行通道(6)与所述新建线路换乘转换层相通,所述既有线路站厅与所述新建线路站厅相通,所述新建线路站台与所述新建线路换乘转换层通过换乘电梯连通,所述换乘电梯为单向通行与双向通行可控切换电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铁既有线路与新建线路换乘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既有线路站厅与所述新建线路站厅通过接驳通道(7)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铁既有线路与新建线路换乘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既有线路站厅与所述既有线路站台之间设置有既有线路换乘转换层(8);所述既有线路站厅与所述线路换乘转换层通过换乘电梯连通,所述线路换乘转换层与所述既有线路站台通过换乘电梯连通;所述换乘电梯为单向通行与双向通行可控切换电梯。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地铁既有线路与新建线路换乘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向与双向可控切换通行通道位于所述既有线路站台的下层;所述单向通行通与所述既有线路站台通过换乘电梯连通;所述换乘电梯为单向通行与双向通行可控切换电梯。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铁既有线路与新建线路换乘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新建线路换乘转换层包括有三层,自所述新建线路站厅向下依次为第一缓冲新建线路换乘转换层、第二缓冲新建线路换乘转换层、第三缓冲新建线路换乘转换层以及所述新建线路站台;所述既有线路站台通过所述单向与双向可控切换通行通道与所述第三缓冲新建线路换乘转换层连通。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地铁既有线路与新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耿明陈义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