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油树相控阵超声检测试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220524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25 17:5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采油树相控阵超声检测试块,包括本体,在所述本体的一侧向内凹陷形成十字相交的两个半圆弧槽;所述本体的上下两侧分别连接顶部通径和底部通径,顶部通径和底部通径均呈半圆弧形,所述底部通径的底端封闭;所述本体的左右两侧分别连接半圆弧形的第一通径和圆筒形的第二通径,第一通径和第二通径的端部均连接法兰,与第一通径连接的法兰呈半圆环形;在所述半圆弧槽的槽壁以及第一通径、顶部通径和底部通径的内壁上设有多个平底孔和/或多条V型槽。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更有效的解决海上在役采油树的定期检测问题,确保检测结果更加准确和真实,为后续井口装置安全评价分析提供更加可靠的数据支持。供更加可靠的数据支持。供更加可靠的数据支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采油树相控阵超声检测试块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油气田开发
,特别涉及一种海上在役井口采油树相控阵超声检测试块。

技术介绍

[0002]采油树是一种用于控制油气生产,并为钢丝、电缆、连续油管等修井作业提供条件的装置,其包括阀门、异径接头、油嘴及管路配件等组件。为了保证油气开采的顺利进行,需对采油树进行定期检测,但由于采油树在检测时无法拆开,所以目前采油树常用的检测方法为采用超声检测装置在采油树外侧检测判断其内侧缺陷,此种方法检测结果准确度不高。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点,专利号为202011215179.4、202011215166.7、202011215178.X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申请针对不同部位,分别制作了模拟试块,并设置人工缺陷对照表。虽然上述专利申请中的多个模拟试块考虑了多种不同缺陷,但其不具有针对性,特别是针对海上在役井口采油树适用性存在不足。另外,其单一尺寸人工缺陷设置,不能有效反应实际不同尺寸缺陷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采油树相控阵超声检测试块。
[0004]本专利技术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0005]一种采油树相控阵超声检测试块,包括本体,在所述本体的一侧向内凹陷形成十字相交的两个半圆弧槽;所述本体的上下两侧分别连接顶部通径和底部通径,顶部通径和底部通径均呈半圆弧形,所述底部通径的底端封闭;所述本体的左右两侧分别连接半圆弧形的第一通径和圆筒形的第二通径,第一通径和第二通径的端部均连接法兰,与第一通径连接的法兰呈半圆环形;在所述半圆弧槽的槽壁以及第一通径、顶部通径和底部通径的内壁上设有多个平底孔和/或多条V型槽。
[0006]进一步的,在所述顶部通径的内壁上以及与顶部通径衔接的半圆弧槽的槽壁上竖直设有多条平行的V型槽,V型槽的一侧设有多个平底孔。
[0007]进一步的,在所述第一通径的内壁上以及与第一通径衔接的半圆弧槽的槽壁上水平设有多条平行的V型槽,V型槽的一侧设有多个平底孔。
[0008]更进一步的,所述V型槽的数量为三条,V型槽夹角为60
°
,三条V型槽深度分别是1mm、2mm、3mm,三条V型槽周向间隔为30
°

[0009]更进一步的,所述V型槽的一侧设有两个平底孔组,每个平底孔组包括3个平底孔,平底孔的直径为2mm,孔深度分别为1mm、2mm、3mm,三个平底孔周向间隔为30
°

[0010]进一步的,在所述底部通径的内壁上以及与底部通径衔接的半圆弧槽的槽壁上均设有一个V型槽组;所述底部通径的底面上设有一个平底孔组。
[0011]进一步的,在与第二通径衔接的半圆弧槽的槽壁上设有一个V型槽组。
[0012]更进一步的,每个V型槽组包括三条V型槽,三条V型槽深度分别是1mm、2mm、3mm,三
条V型槽间隔为30mm,V型槽夹角为60
°

[0013]进一步的,在与第二通径连接的法兰的密封槽上均匀设置三个平底孔组,其中一个平底孔组位于密封槽槽底,另外两个平底孔组分别设置在密封槽的两个侧边上。
[0014]更进一步的,每个平底孔组包括9个平底孔,9个平底孔位于同一圆周上,且每个孔在圆周方向的间隔为15
°
;位于中间的平底孔直径为2mm,深度为2mm,位于中间平底孔一侧的平底孔与中间平底孔深度相同,直径依次增加,增加幅度为1mm;位于中间平底孔另一侧的平底孔与中间平底孔直径相同,深度依次增加,增加幅度为1mm。
[0015]本申请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6]本专利技术检测试块采用退役海上井口采油树按照特定的尺寸和要求设置人工缺陷,最大程度真实还原在役采油树缺陷形式,对海上在役井口采油树适用性更强,且能确保检测结果的真实可靠性。本专利技术将各个部位缺陷均设置在一个检测试块上,而且设置了不同尺寸不同类型的人工缺陷,形成更加集成化的检测试块,在实际检测过程中,对判断实际缺陷尺寸和类型更加精准,对比更加准确高效。
附图说明
[0017]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2是旨在体现本专利技术顶部通径和本体内V型槽和平底孔设置位置的局部图;
[0019]图3是旨在体现本专利技术第一通径和本体内V型槽和平底孔设置位置的局部图;
[0020]图4是旨在体现本专利技术底部通径和本体内V型槽和平底孔设置位置的局部图;
[0021]图5是旨在体现本专利技术靠近第二通径的本体内V型槽设置位置的局部图;
[0022]图6是旨在体现本专利技术法兰上平底孔设置位置的局部图。
[0023]其中,1.第一通径;2.第二通径;3.顶部通径;4.底部通径;5.本体;6.法兰;7.V型槽;8.平底孔;9.半圆弧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的说明。
[0025]如图1

6所示,一种采油树相控阵超声检测试块,包括本体5,在所述本体5的一侧向内凹陷形成十字相交的两个半圆弧槽9;所述本体5的上下两侧分别连接顶部通径3和底部通径4,顶部通径3和底部通径4均呈半圆弧形,所述底部通径4的底端封闭;所述本体5的左右两侧分别连接半圆弧形的第一通径1和圆筒形的第二通径2,第一通径1和第二通径2的端部均连接法兰6,与第一通径1连接的法兰6呈半圆环形;在所述半圆弧槽9的槽壁以及第一通径1、顶部通径3和底部通径4的内壁上设有多个平底孔8和/或多条V型槽7。
[0026]在所述顶部通径3的内壁上以及与顶部通径3衔接的半圆弧槽9的槽壁上竖直设有多条平行的V型槽7,V型槽7的一侧设有多个平底孔8。
[0027]在所述第一通径1的内壁上以及与第一通径1衔接的半圆弧槽9的槽壁上水平设有多条平行的V型槽7,V型槽7的一侧设有多个平底孔8。
[0028]所述V型槽7的数量为三条,V型槽夹角为60
°
,三条V型槽7深度分别是1mm、2mm、3mm,三条V型槽7周向间隔为30
°

[0029]所述V型槽7的一侧设有两个平底孔组,每个平底孔组包括3个平底孔8,平底孔8的
直径为2mm,孔深度分别为1mm、2mm、3mm,三个平底孔8周向间隔为30
°

[0030]在所述底部通径4的内壁上以及与底部通径4衔接的半圆弧槽9的槽壁上均设有一个V型槽组;所述底部通径4的底面上设有一个平底孔组。
[0031]在与第二通径2衔接的半圆弧槽9的槽壁上设有一个V型槽组。
[0032]每个V型槽组包括三条V型槽7,三条V型槽7深度分别是1mm、2mm、3mm,三条V型槽7间隔为30mm,V型槽夹角为60
°

[0033]在与第二通径2连接的法兰6的密封槽上均匀设置三个平底孔组,其中一个平底孔组位于密封槽槽底,另外两个平底孔组分别设置在密封槽的两个侧边上。
[0034]每个平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采油树相控阵超声检测试块,包括本体(5),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本体(5)的一侧向内凹陷形成十字相交的两个半圆弧槽(9);所述本体(5)的上下两侧分别连接顶部通径(3)和底部通径(4),顶部通径(3)和底部通径(4)均呈半圆弧形,所述底部通径(4)的底端封闭;所述本体(5)的左右两侧分别连接半圆弧形的第一通径(1)和圆筒形的第二通径(2),第一通径(1)和第二通径(2)的端部均连接法兰(6),与第一通径(1)连接的法兰(6)呈半圆环形;在所述半圆弧槽(9)的槽壁以及第一通径(1)、顶部通径(3)和底部通径(4)的内壁上设有多个平底孔(8)和/或多条V型槽(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采油树相控阵超声检测试块,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顶部通径(3)的内壁上以及与顶部通径(3)衔接的半圆弧槽(9)的槽壁上竖直设有多条平行的V型槽(7),V型槽(7)的一侧设有多个平底孔(8)。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采油树相控阵超声检测试块,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通径(1)的内壁上以及与第一通径(1)衔接的半圆弧槽(9)的槽壁上水平设有多条平行的V型槽(7),V型槽(7)的一侧设有多个平底孔(8)。4.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一种采油树相控阵超声检测试块,其特征在于:所述V型槽(7)的数量为三条,V型槽夹角为60
°
,三条V型槽(7)深度分别是1mm、2mm、3mm,三条V型槽(7)周向间隔为30
°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一种采油树相控阵超声检测试块,其特征在于:所述V型槽(7)的一侧设有两个平底孔组,每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士超安广山吴奇兵黄儒康李东杰陈泽光陈小伟曹义威徐光鹏
申请(专利权)人:中海油安全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