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神经内科临床治疗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神经内科
,具体涉及一种神经内科临床治疗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神经内科主要针对神经方面病症进行治疗,使神经方面的二级学科,主要针对一些痴呆、癫痫、脊髓炎、三叉神经痛、坐骨神经痛、肌无力等病症进行诊疗的科室,神经内科在进行检查时一般通过CT、脑电图等多种方式相互配合检查,并利用针灸、按摩、艾灸等持续时间较长的治疗方法对这些病症的症状进行缓解或治疗。
[0003]而在通过针灸、按摩的方式进行治疗时,患者一般是躺在床上进行治疗,由于治疗过程持续时间较长,部分病人可能较难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需要变动姿势,并且部分病人可能由于自身需要或治疗需要,造成部分身体需要挺直,例如腰背,或部分身体部位需要抬起以使身体舒适,例如,部分病人在腿部进行针灸、按摩时,身体上半部分需要处于半躺靠状态较为舒适,而部分病人在身体上半部分需要针灸、按摩时,腿部架起则会感觉舒适,而现有的医疗床则较难灵活调节床面某一部分凸起以适应患者变换姿势的需要,较为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000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神经内科临床治疗装置,包括底板(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00)顶面四角处均固定连接有支杆(110),且四个支杆(110)上方设置有调节机构(200),所述底板(100)顶面设置有驱动机构(300);所述调节机构(200)包括框体(210),且框体(210)底面四角处分别与四个支杆(110)顶端固定连接,所述框体(210)底面开设有矩形槽(211),且框体(210)内部活动嵌入有多个横向布置的托板(220),多个所述托板(220)一侧均开设有多个通线孔(221),所述框体(210)一端设置有多个连接绳(230),且多个连接绳(230)一端依次贯穿多个托板(220),且多个连接绳(230)位于相邻的通线孔(221)内部,多个所述连接绳(230)两端均设置有卡固机构(40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神经内科临床治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托板(220)底面均转动连接有两个转板(240),且底板(100)顶面位于两个转板(240)下方均固定连接有U型板(250),转板(240)滑动嵌入相邻U型板(250)两臂之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神经内科临床治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托板(220)相对两侧均为弧形面。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神经内科临床治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300)包括驱动电机(310),且驱动电机(310)固定连接于底板(100)一端,所述底板(100)一端开设有滑槽(101),且驱动电机(310)的电机轴固定连接有螺杆(320),所述滑槽(101)内部滑动连接...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