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接口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217407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25 11:27
本申请涉及患者接口。一种鼻接口具有第一鼻递送元件和第二鼻递送元件及气体歧管,这两个鼻递送元件各自被配置用于密封患者的相应鼻孔,气体歧管包括用于将呼吸气体递送至气体歧管的气体入口。第一鼻递送元件和第二鼻递送元件经由气体歧管与气体入口流体连通,其中,第一鼻递送元件靠近气体入口并且第二鼻递送元件远离气体入口。鼻接口包括旁路限制件,用于在气体从气体入口递送至第一鼻递送元件和第二鼻递送元件时在第一鼻递送元件与第二鼻递送元件之间提供穿过鼻接口的压降,使得第一鼻递送元件处的压力高于第二鼻递送元件处的压力。压力。压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患者接口


[0001]本披露总体上涉及一种用于向患者的气道递送呼吸气体的患者接口。

技术介绍

[0002]使用增湿器来向患者提供经增湿的呼吸气体。气体经由患者接口被递送至患者。患者接口的示例包括口罩、鼻罩、鼻插管、口罩与鼻罩的组合等等。
[0003]包括鼻接口的患者接口可以用于向患者递送气体流。将鼻递送元件插入患者的鼻子中以递送所需的疗法。鼻递送元件可能需要在鼻子处密封或半密封、或者可能不需要在鼻子处密封,来递送疗法。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披露了一种呼吸接口和呼吸疗法系统,它们可以使用例如穿过鼻接口中的鼻递送元件的鼻流量来经由不对称流量向患者递送呼吸气体。不对称流量可以对患者的上气道提供增强的死腔清理。由于峰值呼气压力降低,可以降低噪音。
[0005]根据本文披露的至少一个实施例的某些特征、方面和优点,披露了一种鼻接口,该鼻接口包括:
[0006]第一鼻递送元件和第二鼻递送元件,其中,该第一鼻递送元件和第二鼻递送元件各自被配置用于密封患者的相应鼻孔;
[0007]以及气体歧管,该气体歧管包括用于将呼吸气体递送至该气体歧管的气体入口,
[0008]其中,第一鼻递送元件和第二鼻递送元件经由气体歧管与气体入口流体连通,其中,第一鼻递送元件靠近气体入口并且第二鼻递送元件远离气体入口;
[0009]其中,鼻接口包括旁路限制件,用于在气体从气体入口递送至第一鼻递送元件和第二鼻递送元件时在第一鼻递送元件与第二鼻递送元件之间提供穿过鼻接口的压降,使得第一鼻递送元件处的压力高于第二鼻递送元件处的压力;
[0010]以及用于使气体流出鼻接口的偏流限制件。
[0011]在一些构型中,穿过气体歧管的压降使得当存在气体从气体入口流到第一鼻递送元件和第二鼻递送元件时,从气体入口到第一鼻递送元件的气体流量大于从气体入口到第二鼻递送元件的气体流量。
[0012]在一些构型中,该鼻接口包括气体歧管中的气体流动通道,其中,旁路限制件提供气体流动通道的一部分的减小的截面积。
[0013]在一些构型中,气体流动通道的该部分在第一鼻递送元件与第二鼻递送元件之间、和/或邻近于第二鼻递送元件。
[0014]在一些构型中,旁路限制件包括延伸到气体流动通道中的至少一个突出部,可选地其中,旁路限制件包括延伸到气体流动通道中的多个突出部。
[0015]在一些构型中,气体歧管包括靠近这些鼻递送元件的近侧旁路突出部、和/或远离这些鼻递送元件的远侧旁路突出部。
[0016]在一些构型中,气体歧管包括近侧旁路突出部和远侧旁路突出部两者,这两者组合而限定了预定旁路尺寸,以实现受限的气体流量穿过第一鼻递送元件与第二鼻递送元件之间的气体歧管。
[0017]在一些构型中,旁路限制件包括成角度前缘和成角度后缘,该前缘和后缘在气体从第一鼻递送元件经气体歧管流到第二鼻递送元件的方向上限定了会聚与发散旁路限制。
[0018]在一些构型中,偏流限制件包括至少一个孔,用于供气体从鼻接口流到周围环境,可选地其中,偏流限制件包括多个孔,用于供气体从鼻接口流到周围环境。
[0019]在一些构型中,偏流限制件包括过滤器或扩散器以过滤或扩散流经(多个)孔的气体。
[0020]在一些构型中,鼻接口包括在气体歧管与偏流限制件之间的过滤单元。
[0021]在一些构型中,偏流限制件与气体歧管流体连通,可选地其中,气体歧管包括偏流限制件、或者联接至偏流限制件,可选地其中,偏流限制件与气体歧管流体连通、但是被定位成远离气体歧管。
[0022]在一些构型中,气体入口与呼吸导管流体连通。
[0023]在一些构型中,呼吸导管的内直径在约12mm至约23mm之间、可选地大于约12mm且至多约23mm、可选地大于12mm且至多约22mm、可选地大于约12mm且至多约21mm、可选地大于约12mm且至多约20mm、可选地大于约12mm且至多约19mm、可选地大于约12mm且至多约18mm、可选地在约13mm至约17mm之间、可选地在约14mm至约16mm之间、可选地为约12mm、可选地为约13mm、可选地为约14mm、可选地为约15mm、可选地为约16mm、可选地为约17mm、可选地为约18mm、可选地为约19mm、可选地为约20mm、可选地为约21mm、可选地为约22mm、可选地为约23mm、或可选地为这些值中的任两个之间的任何值。
[0024]在一些构型中,气体歧管包括密封凸缘或套环,用于与第一和第二鼻递送元件接合。
[0025]在一些构型中,旁路限制件包括用于附接至气体歧管的插入件。
[0026]在一些构型中,第一和第二鼻递送元件附接至接口本体的基部分或与之成一体。
[0027]在一些构型中,基部分被布置为在使用中位于患者面部与气体歧管之间。
[0028]在一些构型中,接口本体包括两个侧臂,这两个侧臂从基部分的各侧侧向地延伸。
[0029]在一些构型中,鼻接口包括头戴具,该头戴具具有连接至接口本体的侧臂的端部。
[0030]在一些构型中,旁路限制件提供气体流动通道的一部分的截面积,并且气体流动通道的这部分的截面积是这些鼻递送元件的组合截面积的大于0倍至约1.5倍。
[0031]根据本文披露的至少一个实施例的某些特征、方面和优点,披露了一种鼻接口,该鼻接口包括:
[0032]第一鼻递送元件和第二鼻递送元件,其中,该第一鼻递送元件和第二鼻递送元件各自被配置用于密封患者的相应鼻孔;
[0033]以及气体歧管,该气体歧管包括用于将呼吸气体递送至该气体歧管的气体入口,
[0034]其中,第一鼻递送元件和第二鼻递送元件经由气体歧管与气体入口流体连通,其中,第一鼻递送元件靠近气体入口并且第二鼻递送元件远离气体入口;
[0035]其中,鼻接口被配置用于在气体从气体入口递送至第一鼻递送元件和第二鼻递送元件两者时在第一鼻递送元件与第二鼻递送元件之间产生压力差,使得第一鼻递送元件处
的压力高于第二鼻递送元件处的压力。
[0036]在一些构型中,压力差使得当存在气体从气体入口流到第一鼻递送元件和第二鼻递送元件时,从气体入口到第一鼻递送元件的气体流量大于从气体入口到第二鼻递送元件的气体流量。
[0037]在一些构型中,气体入口与呼吸导管流体连通。
[0038]在一些构型中,呼吸导管的内直径在约12mm至约23mm之间、可选地在约12mm至约22mm之间、可选地在约12mm至约21mm之间、可选地在约12mm至约20mm之间、可选地在约12mm至约19mm之间、可选地在约12mm至约18mm之间、可选地在约13mm至约17mm之间、可选地在约14mm至约16mm之间、可选地为约12mm、可选地为约13mm、可选地为约14mm、可选地为约15mm、可选地为约16mm、可选地为约17mm、可选地为约18mm、可选地为约19mm、可选地为约20mm、可选地为约21mm、可选地为约22m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鼻接口,包括:接口本体,所述接口本体被配置为与患者的鼻气道基本上形成密封,所述接口本体被配置用于将气体递送至所述患者的第一鼻孔和所述患者的第二鼻孔;以及用于将呼吸气体递送至所述鼻接口中的气体入口,其中,所述气体入口与所述接口本体流体连通,以在使用中将来自所述气体入口的呼吸气体穿过所述接口本体递送至所述患者的第一鼻孔和第二鼻孔;以及其中,所述鼻接口被配置用于接收来自所述气体入口的进入气体并从所述进入气体提供被配置为在使用中基本上被提供至所述患者的第一鼻孔的第一流量气体流和在使用中基本上被提供至所述患者的第二鼻孔的第二流量气体流、并且被配置用于将所述进入气体与引导至所述第二流量气体流相比更多地引导至所述第一流量气体流,以在患者的整个呼吸周期中在患者的鼻气道处产生不对称气体流量。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鼻接口,其中,所述接口本体包括被配置用于基本上将气体递送至所述患者的第一鼻孔的第一出口或第一出口部分、并且包括被配置用于基本上将气体递送至所述患者的第二鼻孔的第二出口或第二出口部分。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鼻接口,其中,所述气体入口至少部分地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A
申请(专利权)人:费雪派克医疗保健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