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残余分流的封堵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215569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25 11: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的一种防残余分流的封堵器,包括左盘和右盘,所述左盘与右盘之间设置有腰部,左盘通过腰部与右盘连接,左盘和右盘的边缘位置朝向腰部的位置倾斜形成锥形结构,锥形结构的边缘为圆钝形结构,所述左盘和右盘的表面均覆盖有阻流膜,所述右盘的后表面中间为内凹结构,所述右盘的内凹表面设置有用于支撑和防止变形的支撑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盘体的锥形结构,使得封堵器边缘可以紧密贴合在心脏组织,从而具有很好的封闭效果,配合圆钝形设计使得封堵器边缘在贴合心脏组织的时候,不会对心脏组织形成一个锐利的贴合。贴合。贴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残余分流的封堵器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具体为一种防残余分流的封堵器。

技术介绍

[0002]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包括卵圆孔未闭、房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和室间隔缺损等结构心脏病,传统的治疗方式为外科手术,这会给患者带来极大的创伤。现在已经有微创的治疗方式,有多种对应类型的心脏间隔缺损封堵器用于治疗相应的先天性心脏病,这一类封堵器一般通过导丝和导管经股静脉或股动脉送到患者心脏间隔缺损的特定位置。
[0003]目前临床所使用的心脏间隔缺损封堵器,比较常见的有具有左右双盘结构的封堵器。不同先天性心脏病的缺损位置解剖结构形状各异,厚度不均,普遍地,封堵器释放后的左盘和右盘并不能很好地贴合在心脏间隔缺损位置的左右两侧,导致封堵效果较差,甚至会有血液残余分流的风险。并且在封堵器不能很好地贴合心脏间隔组织的同时,内皮细胞也很难在这种封堵器上进行粘附和爬覆,导致最终植入封堵器后内皮化的过程在短期和长期都不甚理想。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针对的目的是解决以上缺陷,提供一种防残余分流的封堵器。
[000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防残余分流的封堵器,包括左盘和右盘,所述左盘与右盘之间设置有腰部,左盘通过腰部与右盘连接,左盘和右盘的边缘位置朝向腰部的位置倾斜形成锥形结构,锥形结构的边缘为圆钝形结构,所述左盘和右盘的表面均覆盖有阻流膜,所述右盘的后表面中间为内凹结构,所述右盘的内凹表面设置有用于支撑和防止变形的支撑件。
[0006]进一步的,所述左盘、右盘和腰部均为由镍钛丝编织而成的网格状结构。
[0007]进一步的,所述左盘的前表面中心处安装有用于与输送夹持工具连接的连接件。
[0008]进一步的,所述左盘的中心处厚度小于左盘的边缘处厚度。
[0009]进一步的,所述右盘的边缘向外延展,并往腰部弯折,弯折处为圆钝形结构。
[0010]进一步的,所述支撑件为放射状结构。
[0011]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2]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通过盘体的锥形结构,使得封堵器边缘可以紧密贴合在心脏组织,从而具有很好的封闭效果,配合圆钝形设计使得封堵器边缘在贴合心脏组织的时候,不会对心脏组织形成一个锐利的贴合,心脏是一直在跳动的,这样可以避免在封堵器边缘和心脏组织的长时间摩擦过程中,封堵器边缘割伤心脏组织,同时设置的支撑件能为右盘提供一个指向左盘的力,使得与心脏组织贴合的更紧密。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技术一种防残余分流的封堵器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2为本技术一种防残余分流的封堵器的左盘示意图;
[0015]图3为本技术一种防残余分流的封堵器的支撑件示意图;
[0016]图中:1

左盘、2

连接件、3

腰部、4

右盘、5

阻流膜、6

支撑件。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下面结合实施例与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实施方式提及的内容并非对本技术的限定。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详细的描述。
[0018]请参阅图1

3,其具体实施的一种防残余分流的封堵器,包括左盘1和右盘4,所述左盘1与右盘4之间设置有腰部3,左盘1通过腰部3与右盘4连接,左盘1和右盘4的边缘位置朝向腰部3的位置倾斜形成锥形结构,锥形结构的边缘为圆钝形结构,所述左盘1和右盘4的表面均覆盖有阻流膜5,所述右盘4的后表面中间为内凹结构,所述右盘4的内凹表面设置有用于支撑和防止变形的支撑件6。
[0019]所述左盘1、右盘4和腰部3均为由镍钛丝编织而成的网格状结构。所述左盘1的前表面中心处安装有用于与输送夹持工具连接的连接件2。所述左盘1的中心处厚度小于左盘1的边缘处厚度。所述右盘4的边缘向外延展,并往腰部3弯折,弯折处为圆钝形结构。所述支撑件6为放射状结构。
[0020]本技术通过盘体的锥形结构,使得封堵器边缘可以紧密贴合在心脏组织,从而具有很好的封闭效果,配合圆钝形设计使得封堵器边缘在贴合心脏组织的时候,不会对心脏组织形成一个锐利的贴合,心脏是一直在跳动的,这样可以避免在封堵器边缘和心脏组织的长时间摩擦过程中,封堵器边缘割伤心脏组织,同时设置的支撑件6能为右盘4提供一个指向左盘1的力,使得与心脏组织贴合的更紧密。
[0021]通过使用输送夹持工具将封堵器送入心脏间隔缺损位置后,将封堵器的左盘1和右盘4分别位于限制间隔的两侧进行释放,腰部3位于缺损位置内,右盘4的盘面光滑无凸起,使得内皮细胞很容易在右盘4的盘面上粘附,左盘1和右盘4的锥形结构可以使得封堵器更加紧密的贴合心脏间隔组织,支撑件6能加强贴合的强度,圆钝形结构在贴合过程中可以避免割伤心脏间隔组织。
[0022]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技术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技术以较佳实施例公开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技术,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利用上述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作出些许变更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技术技术是指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属于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残余分流的封堵器,包括左盘和右盘,其特征在于:所述左盘与右盘之间设置有腰部,左盘通过腰部与右盘连接,左盘和右盘的边缘位置朝向腰部的位置倾斜形成锥形结构,锥形结构的边缘为圆钝形结构,所述左盘和右盘的表面均覆盖有阻流膜,所述右盘的后表面中间为内凹结构,所述右盘的内凹表面设置有用于支撑和防止变形的支撑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残余分流的封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左盘、右盘和腰部均为由镍钛丝编织而成的网格状结构。3.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康立标
申请(专利权)人:无忧跳动医疗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