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稳定性的红木置物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214721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25 11:2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生活用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稳定性的红木置物架,包括水平传感器、底板和支柱;底板和支柱组成红木置物架;红木置物架包括前后两侧,前后两侧的支柱中至少有一支柱为调节柱;调节柱包括中空柱体、配重、线缆、卷线机、滑轮、无线电源和与感应器;滑轮设置在中空柱体的顶部,感应器、卷线机设置在中空柱体的底部,无线电源设置在红木置物架上;卷线机通过线缆穿过滑轮与配重连接,感应器为卷线机、水平传感器供电;水平传感器判断是否位移,若发生配重通过卷线机上升并撞击调节柱;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增设调节柱,通过配重冲击,使得红木置物架能够快速的复位,进而实现高稳定性,同时通过增重,卷线机设置在中空柱体的底部使重心降低。部使重心降低。部使重心降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稳定性的红木置物架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生活用品
,具体涉及一种高稳定性的红木置物架。

技术介绍

[0002]置物架是采用底板及支柱组合而成放置杂物的架子。多由条形支架支撑,加以底板作承托,造型独特,设计灵巧,装卸简便,洁净亮丽,开放式的设计,令储物一眼可见。家用的置物架多为木制的材料,例如红木置物架(博古架)。
[0003]由于置物架在家庭生活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很多家庭生活用品种类也越来越多,所以需要一个可以进行整顿和归置这些生活用品的一个置物架,而置物架的设计非常的简洁和大方同时又具备灵巧,所以对于归置生活物品很有作用。但是,由于红木置物架稳定性差,使用场景多为家庭、办公室,作为隔断用时,地面多为木地板或者瓷砖,不能固定在地面上(如果固定则需要打膨胀螺栓或者打钉子,对地面、墙面或者瓷砖造成破坏,造成地面、墙面或者瓷砖结构性的损伤),也不能粘在地面上(导致无法移动,大大降低空间布置的灵活性),一旦发生碰撞,容易倾倒,尤其是有小孩子的家庭,则是十分危险的。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通过主动调整配重实现更好稳定性的高稳定性的红木置物架。
[000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0006]一种高稳定性的红木置物架,包括水平传感器、多片底板和多个支柱;多片底板和支柱组成所述红木置物架;
[0007]所述红木置物架包括前后两侧,靠近红木置物架前侧若干支柱中至少有一支柱为调节柱,靠近红木置物架后侧若干支柱中至少有一支柱为调节柱;
[0008]所述调节柱包括中空柱体、配重、线缆、卷线机、滑轮、无线电源和与无线电源配合的感应器;滑轮设置在中空柱体的顶部,感应器、卷线机设置在中空柱体的底部,无线电源设置在红木置物架上;卷线机通过线缆与配重连接,线缆穿过滑轮;感应器为卷线机、水平传感器供电;
[0009]所述调节柱初始状态时所述配重位于中空柱体的中部,所述水平传感器判断是否位移,若发生前倾则前侧的调节柱的配重通过卷线机上升并撞击调节柱顶部,后侧的调节柱的配重通过卷线机下降撞击调节柱底部;若发生后倾,则调节方式相反,待到不再发生位移后配重复位到中空柱体的中部。
[0010]优选的,所述中空柱体的顶部和底部分别设置有弹簧。
[0011]优选的,所述中空柱体内还设置有轨道,所述配重与轨道配合。
[0012]优选的,所述中空柱体内部为真空。
[0013]优选的,所述中空柱体的顶部和底部分别开设有容纳槽,所述滑轮设置在顶部的容纳槽内,所述卷线机设置在底部的容纳槽内;所述容纳槽上设置有功能线缆穿行的通孔。
[0014]优选的,所述红木置物架开设有放置槽,所述水平传感器位于放置槽内。
[0015]优选的,所述水平传感器判断是否位移进一步包括
[0016]获取水平传感器的水平移动距离,若水平移动距离为正值且小于红木置物架前后两侧距离的三分之二,则判定为前倾;若水平移动距离为负值且绝对值小于红木置物架前后两侧距离的三分之二,则判定为后倾。
[0017]优选的,所述水平传感器判断是否位移还包括
[0018]若水平移动距离的绝对值大于红木置物架前后两侧距离的三分之二且小于红木置物架前后两侧距离,则判定直接将所有配重向下降到最低。
[0019]优选的,若水平移动距离的绝对值大于红木置物架前后两侧距离,则配重不动作。
[0020]优选的,若水平移动距离的绝对值小于红木置物架前后两侧距离的三分之一,则配重不动作。
[0021]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增设调节柱,通过调节柱内的配重对中空柱体内部空间进行冲击,产生一个冲击力,形成类似人为手推的效果,原理与振动马达使得手机发生振动一样,使得红木置物架能够快速的复位回正,进而实现高稳定性,同时通过增重,卷线机设置在中空柱体的底部,使得重心降低,再通过配重在初始状态时位于中空柱体的中部,能够提升调节柱的反应时间,且重心更加稳定;同时无需对墙壁或者地面进行破坏性的设置锚点或者固定点,能够有效的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需要破坏地面或者墙壁缺陷;且能够根据需要随时更换位置,保证空间的灵活性。
附图说明
[0022]图1为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的一种高稳定性的红木置物架的立体图;
[0023]图2为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的一种高稳定性的红木置物架的工作图;
[0024]图3为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的一种高稳定性的红木置物架的调节柱的内部结构图;
[0025]标号说明:1、水平传感器;2、支柱;21、中空柱体;22、配重;23、线缆;24、卷线机;25、滑轮;26、弹簧;27、轨道;28、容纳槽;3、底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为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予以说明。
[0027]请参照图1至图3,一种高稳定性的红木置物架,包括水平传感器1、多片底板3和多个支柱2;多片底板3和支柱2组成所述红木置物架;
[0028]所述红木置物架包括前后两侧,靠近红木置物架前侧若干支柱2中至少有一支柱2为调节柱,靠近红木置物架后侧若干支柱2中至少有一支柱2为调节柱;
[0029]所述调节柱包括中空柱体21、配重22、线缆23、卷线机24、滑轮25、无线电源和与无线电源配合的感应器;滑轮25设置在中空柱体21的顶部,感应器、卷线机24设置在中空柱体21的底部,无线电源设置在红木置物架上;卷线机24通过线缆23与配重22连接,线缆23穿过滑轮25;感应器为卷线机24、水平传感器1供电;
[0030]所述调节柱初始状态时所述配重22位于中空柱体21的中部,所述水平传感器1判
断是否位移,若发生前倾则前侧的调节柱的配重22通过卷线机24上升并撞击调节柱顶部,后侧的调节柱的配重22通过卷线机24下降撞击调节柱底部;若发生后倾,则调节方式相反,待到不再发生位移后配重22复位到中空柱体21的中部。
[0031]从上述描述可知,通过增设调节柱,通过调节柱内的配重22对中空柱体21内部空间进行冲击,产生一个冲击力,形成类似人为手推的效果,原理与振动马达使得手机发生振动一样,使得红木置物架能够快速的复位,进而实现高稳定性,同时通过增重,卷线机24设置在中空柱体21的底部,使得重心降低,再通过配重22在初始状态时位于中空柱体21的中部,能够提升调节柱的反应时间,且重心更加稳定。
[0032]进一步的,所述中空柱体21的顶部和底部分别设置有弹簧26。
[0033]从上述描述可知,通过弹簧26的设置,能够避免配重22撞击力度过大而导致调节柱损坏。
[0034]进一步的,所述中空柱体21内还设置有轨道27,所述配重22与轨道27配合。
[0035]从上述描述可知,通过轨道27的设置,能够使得配重22的移动速度更快、阻力更小,进而反应速度更快,冲击力更大。
[0036]进一步的,所述中空柱体21内部为真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稳定性的红木置物架,其特征在于,包括水平传感器、多片底板和多个支柱;多片底板和支柱组成所述红木置物架;所述红木置物架包括前后两侧,靠近红木置物架前侧若干支柱中至少有一支柱为调节柱,靠近红木置物架后侧若干支柱中至少有一支柱为调节柱;所述调节柱包括中空柱体、配重、线缆、卷线机、滑轮、无线电源和与无线电源配合的感应器;滑轮设置在中空柱体的顶部,感应器、卷线机设置在中空柱体的底部,无线电源设置在红木置物架上;卷线机通过线缆与配重连接,线缆穿过滑轮;感应器为卷线机、水平传感器供电;所述调节柱初始状态时所述配重位于中空柱体的中部,所述水平传感器判断是否位移,若发生前倾则前侧的调节柱的配重通过卷线机上升并撞击调节柱顶部,后侧的调节柱的配重通过卷线机下降撞击调节柱底部;若发生后倾,则调节方式相反,待到不再发生位移后配重复位到中空柱体的中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稳定性的红木置物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空柱体的顶部和底部分别设置有弹簧。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稳定性的红木置物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空柱体内还设置有轨道,所述配重与轨道配合。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稳定性的红木置物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空柱体内部为真空。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忠陈兴陈雨辉方俊成裴伟舜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中元艺术品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