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排小井距布井圆弧剖面设计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8213945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25 11:2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双排小井距布井圆弧剖面设计方法,根据已施工井井型参数获得剖面,通过同平台不同井型作业获得实际剖面,根据实际剖面与剖面修订参数优化实际作业轨迹。通过已有实钻轨迹各类参数统计,通过新剖面设计与原设计剖面进行比对,改变造斜点及造斜率等参数,以确定现场操作性较强,井间防碰压力小,同时减少定向井段和可钻性较差地层段长的目的。时减少定向井段和可钻性较差地层段长的目的。时减少定向井段和可钻性较差地层段长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双排小井距布井圆弧剖面设计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钻井服务中定向钻井
,具体涉及一种双排小井距布井圆弧剖面设计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剖面设计是钻井施工前,根据既定靶框,对即将施工轨迹的一个约束;依据造斜点、造斜率、地层可钻性等条件,剖面设计的自由度相对较高。该剖面设计方法在定向钻井中存在着独特的技术优势,在储层埋藏深、垂直靶前距小、双排井部署井型中效果显著。但目前的剖面设计跟实际的工作轨迹存在很大差异,使得钻井精度不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上述技术缺陷,提供一种确保井身质量的同时提高钻井时效的双排小井距布井圆弧剖面设计方法。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双排小井距布井圆弧剖面设计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0005]1)根据已施工井井型参数获得剖面;
[0006]2)通过同平台不同井型作业获得实际剖面;
[0007]3)根据步骤2)中的实际剖面与步骤1)中的剖面修订参数优化实际作业轨迹。
[0008]进一步地,所述剖面为圆弧剖面、双二维剖面或近二维井剖面。
[0009]进一步地,所述施工井井型参数包括目的层垂深、水平段长、靶前距、偏移距及偏移比。
[0010]进一步地,所述步骤2)中,采用小井斜稳斜钻进至造斜点,在更好控制井眼轨迹的同时达到减少定向段长的目的。
[0011]进一步地,所述步骤2)中,根据每口井的造斜点、造斜率、靶点垂深、靶前距、偏移距参数获得实际剖面。/>[0012]进一步地,所述步骤3)中,修订参数包括造斜点和造斜率。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专利技术通过已有实钻轨迹各类参数统计,通过新剖面设计与原设计剖面进行比对,改变造斜点及造斜率等参数,以确定现场操作性较强,井间防碰压力小,同时减少定向井段和可钻性较差地层段长的目的。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实施例中L03H55

1井抗屈曲能力校核曲线图;
[0015]图2为实施例中表9L203H55

1井抗扭能力校核曲线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
[0017]1)根据已施工井井型参数获得剖面
[0018]以四川区块为例,水平井设计靶前距小,垂深较深,且采用双排井设计,圆弧剖面适应性不足,根据井型特点,采用对靶前距要求较低的双二维剖面设计。
[0019]表1施工井井型参数统计
[0020][0021][0022]2)通过同平台不同井型作业获得实际剖面
[0023]以L203H55平台为例,做单平台6口井(井间距5m)同时作业的轨迹设计方案。同时,采用小井斜稳斜钻进至造斜点,在更好控制井眼轨迹的同时达到减少定向段长的目的。
[0024]表2L203H55各井地层轨迹控制表
[0025][0026][0027]3)根据步骤2)中的实际剖面与步骤1)中的剖面修订参数优化实际作业轨迹。优化设计参数,从造斜点、造斜率入手,达到优化轨迹的目的。同时减少大井眼的定向工作量,避开复杂地层及机械转速较低井段的定向钻进,达到提速目的。
[0028]以L203H55

1井为例,采用优化后的轨迹在直井段最大井斜能减少8.6
°
、同时能避开须家河、梁山、龙潭段的定向钻进,达到提速目的。钻至三开固井井深(梁山底)相较原设计减少67m。
[0029]表3L203H55

1原设计轨迹
[0030][0031]表4L203H55

1优化后设计轨迹
[0032][0033]表5L203H55

1优化前后轨迹对比
[0034][0035]如图1、图2所示,通过摩阻扭矩分析,优化后的轨迹能满足抗拉抗扭极限。以L203H55

1井为例,优化后的设计比原井眼设计轨迹扭矩降低5%以上。
[0036]另外,本专利技术在四川岩气田A、B平台应用,有多类井型水平井。通过该区块以往实钻轨迹各类参数统计,通过新剖面设计与原设计剖面进行比对,通过改变改变造斜点深度、稳斜角及造斜率等参数,以确定现场操作性较强,井间防碰压力小,同时减少定向井段和可钻性较差地层段长的目的。
[0037]表6三种剖面摩阻扭矩对比
[0038][0039]目前应用圆弧剖面设计方法后,A平台2井三开钻进周期仅为17.6天、A平台4井三开钻进周期仅为18.25天、B平台1

4井三开钻进周期仅为13

15天,较之区块区平均三开钻进周期31.24天,有大幅度提升。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排小井距布井圆弧剖面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设计方法具体步骤如下:1)根据已施工井井型参数获得剖面;2)通过同平台不同井型作业获得实际剖面;3)根据步骤2)中的实际剖面与步骤1)中的剖面修订参数优化实际作业轨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双排小井距布井圆弧剖面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剖面为圆弧剖面、双二维剖面或近二维井剖面。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双排小井距布井圆弧剖面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施工井井型参数包括目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廖勇张华悦张恒文涛薛晓卫蔡健博
申请(专利权)人:中石化经纬有限公司中石化经纬有限公司江汉测录井分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