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移动的岸基船舶供电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212720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25 11: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便于移动的岸基船舶供电设备,涉及供电设备技术领域,包括设备箱、第一插排箱和第二插排箱,所述设备箱的内部安装有变压器,所述设备箱的底部安装有第一液压支撑柱,所述第一插排箱远离设备箱的一侧安装有第一排线箱,所述第一排线箱的内部箱壁上固定有第一安装座,所述第一液压伸缩杆远离第一安装座的一侧安装有收线机构,所述第二排线箱的内部箱壁上固定有第二安装座,所述第二液压伸缩杆远离第二安装座的一侧安装有放线机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取自行走的方式对船舶进行供电,可以随时收取进行移动便于在繁忙的港口进行工作,可以通过自由放线的方式使该装置可以为不同型号的船舶供电,适应不同船舶的不同高低落差。高低落差。高低落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移动的岸基船舶供电设备


[0001]本技术涉及供电设备
,具体为一种便于移动的岸基船舶供电设备。

技术介绍

[0002]船舶停靠码头时,需要燃烧大量重油或柴油发电来维持正常运转。从船上供电到岸上供电,并不是一个简单的电源移动问题,虽然国际港航界一直希望解决这种码头上的“流动烟囱”,但却进展甚微,首先是船用电频率和电压与码头电网不同,中国港口用电的频率和电压是50赫兹和380伏,而船舶所使用的则是60赫兹和440伏,不同的电制使得二者的对接难度不小。且一艘大型集装箱船耗电量相当于一座小型城镇,如此大功率地变频变压,稳定性尤其关键。其次,大型船舶停靠码头时,随着潮位和自重变化,高低落差有时达10米,对固定电缆的伸缩性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0003]于是,有鉴于此,针对现有的结构及缺失予以研究改良,提出一种便于移动的岸基船舶供电设备。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移动的岸基船舶供电设备,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于移动的岸基船舶供电设备,包括设备箱、第一插排箱和第二插排箱,所述设备箱的内部安装有变压器,且设备箱的箱壁上均安装有活动扣板,所述设备箱的底部安装有第一液压支撑柱,所述第一插排箱远离设备箱的一侧安装有第一排线箱,且第一插排箱位于设备箱的一侧,所述第一排线箱的内部箱壁上固定有第一安装座,且第一安装座的一侧安装有第一液压伸缩杆,所述第一液压伸缩杆远离第一安装座的一侧安装有收线机构,所述第二插排箱远离设备箱的一侧安装有第二排线箱,且第二插排箱位于设备箱的另一侧,所述第二排线箱的内部箱壁上固定有第二安装座,且第二安装座的一侧安装有第二液压伸缩杆,所述第二液压伸缩杆远离第二安装座的一侧安装有放线机构。
[0006]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插排箱的内部等间距安装有三个第一插排座,且设备箱通过活动扣板与第一插排箱构成卡和结构。
[0007]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插排箱的内部等间距安装有三个第二插排座,且设备箱通过活动扣板与第二插排座构成卡和结构。
[0008]进一步的,所述变压器的输入端通过导线与第一插排座电性连接,且变压器的输出端通过导线与第二插排座电性连接。
[0009]进一步的,所述收线机构和放线机构结构相同,且收线机构和放线机构之间关于设备箱的竖直中心线对称设置。
[0010]进一步的,所述收线机构包括绕线盘、电缆、接头、铰盘和电动机,所述绕线盘上缠绕有电缆,且电缆的两端均安装有接头,所述绕线盘的内部安装有铰盘,且铰盘的内部安装
有电动机。
[0011]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插排箱和第二插排箱的下方均安装有行走机构,且行走机构包括上支撑板、阻尼柱、下支撑板、万向轮和第二液压支撑柱,所述上支撑板的下方安装有阻尼柱,且阻尼柱的下方安装有下支撑板,所述下支撑板的下方安装有两个万向轮,且万向轮之间安装有第二液压支撑柱。
[0012]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便于移动的岸基船舶供电设备,具备以下有益效果:采取自行走的方式对船舶进行供电,可以随时收取进行移动便于在繁忙的港口进行工作,可以通过自由放线的方式使该装置可以为不同型号的船舶供电,适应不同船舶的不同高低落差;
[0013]该装置通过第一液压支撑柱和第二液压支撑柱进行伸长使万向轮的底面与地面分开对该装置进行支撑,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阻尼柱的设置可以降低振动对该装置的影响,收线机构中的电动机通过绞盘带动绕线盘进行转动使绕线盘上的电缆放长,电缆的一端通过接头连接安岸上的固定供电接口,而电缆的另一端通过接头连接第一插排箱内部的第一插排座位变压器进行供电,而变压器通过第二插排箱内部的第二排插座连接放线机构的电缆并通过电缆为泊位上的船舶进行供电。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一种便于移动的岸基船舶供电设备的整体主视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本技术一种便于移动的岸基船舶供电设备的收线机构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0016]图3为本技术一种便于移动的岸基船舶供电设备的行走机构的

结构示意图。
[0017]图中:1、设备箱;2、变压器;3、活动扣板;4、第一液压支撑柱;5、第一插排箱;501、第一插排座;6、第一排线箱;7、第一安装座;8、第一液压伸缩杆;9、收线机构;901、绕线盘;902、电缆;903、接头;904、铰盘;905、电动机;10、第二插排箱;1001、第二插排座;11、第二排线箱;12、第二安装座;13、第二液压伸缩杆;14、放线机构;15、行走机构;1501、上支撑板;1502、阻尼柱;1503、下支撑板;1504、万向轮;1505、第二液压支撑柱。
具体实施方式
[0018]请参阅图1至图3,本技术提供技术方案:一种便于移动的岸基船舶供电设备,包括设备箱1、第一插排箱5和第二插排箱10,所述设备箱1的内部安装有变压器2,且设备箱1的箱壁上均安装有活动扣板3,所述设备箱1的底部安装有第一液压支撑柱4,所述第一插排箱5远离设备箱1的一侧安装有第一排线箱6,且第一插排箱5位于设备箱1的一侧,所述第一排线箱6的内部箱壁上固定有第一安装座7,且第一安装座7的一侧安装有第一液压伸缩杆8,所述第一液压伸缩杆8远离第一安装座7的一侧安装有收线机构9,所述第二插排箱10远离设备箱1的一侧安装有第二排线箱11,且第二插排箱10位于设备箱1的另一侧,所述第二排线箱11的内部箱壁上固定有第二安装座12,且第二安装座12的一侧安装有第二液压伸缩杆13,所述第二液压伸缩杆13远离第二安装座12的一侧安装有放线机构14。
[0019]第一插排箱5的内部等间距安装有三个第一插排座501,且设备箱1通过活动扣板3与第一插排箱5构成卡和结构,第二插排箱10的内部等间距安装有三个第二插排座1001,且
设备箱1通过活动扣板3与第二插排座1001构成卡和结构,第一插排箱5和第二插排箱10通过打开活动扣板3分别与设备箱1分离,而第一插排箱5和第二插排箱10分别通过万向轮1504进行移动使第一插排箱5和第二插排箱10能够更灵活的适应复杂港口的情况。
[0020]变压器2的输入端通过导线与第一插排座501电性连接,且变压器2的输出端通过导线与第二插排座1001电性连接。
[0021]收线机构9和放线机构14结构相同,且收线机构9和放线机构14之间关于设备箱1的竖直中心线对称设置。
[0022]收线机构9包括绕线盘901、电缆902、接头903、铰盘904和电动机905,所述绕线盘901上缠绕有电缆902,且电缆902的两端均安装有接头903,所述绕线盘901的内部安装有铰盘904,且铰盘904的内部安装有电动机905,收线机构9中的电动机905通过绞盘904带动绕线盘901进行转动使绕线盘901上的电缆902放长,电缆902的一端通过接头903连接安岸上的固定供电接口,而电缆902的另一端通过接头903连接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移动的岸基船舶供电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设备箱(1)、第一插排箱(5)和第二插排箱(10),所述设备箱(1)的内部安装有变压器(2),且设备箱(1)的箱壁上均安装有活动扣板(3),所述设备箱(1)的底部安装有第一液压支撑柱(4),所述第一插排箱(5)远离设备箱(1)的一侧安装有第一排线箱(6),且第一插排箱(5)位于设备箱(1)的一侧,所述第一排线箱(6)的内部箱壁上固定有第一安装座(7),且第一安装座(7)的一侧安装有第一液压伸缩杆(8),所述第一液压伸缩杆(8)远离第一安装座(7)的一侧安装有收线机构(9),所述第二插排箱(10)远离设备箱(1)的一侧安装有第二排线箱(11),且第二插排箱(10)位于设备箱(1)的另一侧,所述第二排线箱(11)的内部箱壁上固定有第二安装座(12),且第二安装座(12)的一侧安装有第二液压伸缩杆(13),所述第二液压伸缩杆(13)远离第二安装座(12)的一侧安装有放线机构(1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移动的岸基船舶供电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插排箱(5)的内部等间距安装有三个第一插排座(501),且设备箱(1)通过活动扣板(3)与第一插排箱(5)构成卡和结构。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便于移动的岸基船舶供电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插排箱(10)的内部等间距安装有三个第二插排座(1001),且设备箱(1)通过活动扣板(3)与第二插排座(1001)构成卡和结构。4.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平何晓涛元少麟刘勇明刘雄才周志程邓林锋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