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分析煤直接液化石脑油的组成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8212061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25 11:2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分析煤直接液化石脑油的组成的方法,其包括步骤:将煤直接液化石脑油样品进样至高分辨气相色谱仪中,经过高分辨气相色谱仪的色谱柱分离后,通过氢火焰离子检测器检测;其中,所述色谱柱为串联连接的预分离色谱柱和主分离色谱柱,所述色谱柱具有如下性能:根据式1计算正戊烷的保留因子k值在0.40~0.60范围内;根据式2计算的理论塔板数n大于150000;根据式3计算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分析煤直接液化石脑油的组成的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煤直接液化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用于煤直接液化石脑油的单体及族组成的方法。更具体的说是一种采用高分辨气相色谱分析终馏点不高于177℃煤直接液化石脑油组成的方法。根据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方法可以实现一次性进样同时分析其族组成和单体组成,提高了分析效率。

技术介绍

[0002]煤直接液化是将氢碳比约为0.8的煤转化为氢碳原子比约为2.0的液体燃料过程。在煤直接液化过程中,煤首先与溶剂、催化剂配成煤浆,再与高温氢气混合输送至煤液化反应器,在高温高压和催化剂的作用下,煤与氢气、煤与溶剂发生一系列的反应,最后经过加氢稳定、加氢精制及加氢改质产出合格的石脑油、汽柴油产品。
[0003]煤直接液化石脑油是煤直接液化示范工程中产量仅次于柴油的主要产品,煤直接液化生产的石脑油杂原子含量低、环烷烃含量高、芳潜含量高。密度为730~765kg/m3(20℃),终馏点不高于177℃,烯烃体积分数≦0.1%、环烷烃和芳烃体积分数≧60%,且苯体积分数≦1.0%。
[0004]石脑油单体烃和族组成分析是煤直接液化领域常规分析项目之一,是进一步了解煤直接液化油组成特征,开发煤直接液化油潜在的利用价值的重要手段。目前,还没有对煤直接液化石脑油单体烃分析的研究,也缺少对应的分析方法和分析标准。目前国内的标准《SH/T 0714石脑油中单体烃组成测定法毛细管气相色谱法》仅局限于低于150.8℃馏分的单体分析,不满足煤直接液化石脑油的组成分析要求。
[0005]本专利技术制定了煤直接液化石脑油的组成分析方法,采用更高柱效的分离色谱柱,方法中规定了预分离柱和主分离的规格及两个色谱柱的连接顺序,可更好地将煤直接液化石脑油中保留相近的组分分离,一次性进样同时分析其族组成和单体组成,提高了分析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分析煤直接液化石脑油的组成的方法,通过两根串联在一起的色谱柱可将煤直接液化石脑油在一维的高分辨气相色谱上实现较好的分离。所述方法不需要预处理,操作简单,可判断煤直接液化石脑油的性能优劣,适用于煤直接液化石脑油的质量控制。
[0007]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分析煤直接液化石脑油的组成的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
[0008]将煤直接液化石脑油样品进样至高分辨气相色谱仪中,经过高分辨气相色谱仪的色谱柱分离后,通过氢火焰离子检测器检测;
[0009]其中,所述色谱柱为串联连接的预分离色谱柱和主分离色谱柱,
[0010]分别使用甲烷、混标1和混标2测试时,所述色谱柱具有如下性能:
[0011]混标1的组成成分为:NC5~NC10正构混标溶液,2000mg/L于甲醇。
[0012]混标2的组成成分为:0.5wt%的甲苯、1.0wt%的正庚烷、1.5wt%的反

1,2

二甲基环己烷、2.0wt%的正辛烷、2.0wt%的顺

1,4

二甲基环己烷和0.5wt%的正壬烷,余量为溶剂。优选地,所述溶剂为二氯甲烷或乙醇。
[0013]在35℃的恒温条件下,注射30μL的甲烷并记录保留时间,然后进样所述混标1,并记录每个组分的保留时间和半峰宽,出峰完毕后,再进样混标2,并记录每个组分的保留时间和半峰宽;
[0014]a)根据式1计算正戊烷在35℃的恒温条件下的保留因子k值在0.40~0.60范围内:
[0015]k=(t
R

t
M
)/t
M
ꢀꢀꢀꢀꢀꢀ
式1
[0016]其中,t
R
为正戊烷的保留时间,min;
[0017]t
M
为甲烷的保留时间,min;
[0018]b)根据式2计算的理论塔板数n大于150000:
[0019]n=5.545*(t
R
/W
h
)2ꢀꢀꢀꢀꢀꢀ
式2
[0020]其中,t
R
为正辛烷的保留时间,min;
[0021]W
h
为正辛烷半峰宽,min;
[0022]c)根据式3计算反

1,2

二甲基环己烷和正辛烷之间的分离度R1不小于1.60:
[0023][0024]其中,t
R(A)
为正辛烷的保留时间,min;
[0025]t
R(B)
为反

1,2

二甲基环己烷的保留时间,min;
[0026]W
h(A)
为正辛烷的半峰宽,min;
[0027]W
h(B)
为反

1,2

二甲基环己烷的半峰宽,min,
[0028]d)根据式4计算正辛烷和顺

1,4

二甲基环己烷之间的分离度R2不小于2.00:
[0029][0030]其中,t

R(A)
为顺

1,4

二甲基环己烷的保留时间,min;
[0031]t

R(B)
为正辛烷的保留时间,min;
[0032]W

h(A)
为顺

1,4

二甲基环己烷的半峰宽,min;
[0033]W

h(B)
为正辛烷的半峰宽,min。
[0034]优选地,所述预分离色谱柱为长度为1~4m的弱极性柱,以及所述主分离色谱柱为长度为50~100m的非极性柱。
[0035]优选地,所述预分离色谱柱为相当于USP的G3固定相,类似于(50%

苯基)

甲基聚硅氧烷,更优选地,规格为2m
×
0.15mm
×
0.15μm。
[0036]优选地,所述主分离色谱柱为中的固定相为100%聚二甲基硅氧烷,规格为100m
×
0.20mm
×
0.50μm,更优选所述主分离色谱柱为HP

PONA。
[0037]优选地,所述预分离色谱柱与所述主分离色谱柱通过两通接头串联在一起,规格为0.15/0.25mm~0.25mm。例如,所述两通接头可以为SilTite

Union两通接头。
[0038]优选地,所述预分离色谱柱的首端接进样口,尾端接所述主分离色谱柱的首端,以
及所述主分离色谱柱的首端接所述预分离色谱柱的尾端,尾端接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
[0039]优选地,所述高分辨气相色谱仪的运行条件为:
[0040]GC

FID条件为:进样量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分析煤直接液化石脑油的组成的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将煤直接液化石脑油样品进样至高分辨气相色谱仪中,经过高分辨气相色谱仪的色谱柱分离后,通过氢火焰离子检测器检测;其中,所述色谱柱为串联连接的预分离色谱柱和主分离色谱柱,分别使用甲烷、混标1和混标2测试时,所述色谱柱具有如下性能:所述混标1的组成成分为:NC5~NC10正构混标溶液,2000mg/L于甲醇;所述混标2的组成成分为:0.5wt%的甲苯、1.0wt%的正庚烷、1.5wt%的反

1,2

二甲基环己烷、2.0wt%的正辛烷、2.0wt%的顺

1,4

二甲基环己烷和0.5wt%的正壬烷,余量为溶剂;优选地,所述溶剂为二氯甲烷或乙醇;在35℃的恒温条件下,注射30μL的甲烷并记录保留时间,然后进样所述混标1,并记录每个组分的保留时间和半峰宽,出峰完毕后,再进样混标2,并记录每个组分的保留时间和半峰宽;a)根据式1计算正戊烷在35℃的恒温条件下的保留因子k值在0.40~0.60范围内:k=(t
R

t
M
)/t
M
ꢀꢀꢀꢀꢀꢀ
式1其中,t
R
为正戊烷的保留时间,min;t
M
为甲烷的保留时间,min;b)根据式2计算的理论塔板数n大于150000:n=5.545*(t
R
/W
h
)2ꢀꢀꢀꢀꢀꢀ
式2其中,t
R
为正辛烷的保留时间,min;W
h
为正辛烷半峰宽,min;c)根据式3计算反

1,2

二甲基环己烷和正辛烷之间的分离度R1不小于1.60:其中,t
R(A)
为正辛烷的保留时间,min;t
R(B)
为反

1,2

二甲基环己烷的保留时间,min;W
h(A)
为正辛烷的半峰宽,min;W
h(B)
为反

1,2

二甲基环己烷的半峰宽,min,d)根据式4计算正辛烷和顺

1,4

二甲基环己烷之间的分离度R2不小于2.00:其中,t

R(A)
为顺

1,4

二甲基环己烷的保留时间,min;t

R(B)
为正辛烷的保留时间,min;W

h(A)
为顺

1,4

二甲基环己烷的半峰宽,min;W

h(B)<...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群花王洪学高山松舒歌平杨葛灵吴剑平李骏峰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神华煤制油化工有限公司上海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