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光收发模块和光收发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光电信号转换
,尤其涉及一种光收发模块和光收发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目前的光收发模块通常采用双密度四通道小型可插拔封装(Quad Small Form Factor Pluggable
‑
Double Density,QSFP
‑
DD),由于QSFP
‑
DD对于光收发模块的尺寸具有一定限制,而光收发模块的接收端和发射器的信号质量对于光收发模块性能有着十分关键的影响,接收端和发射器之间的串扰是影响信号质量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因此,如何在预设尺寸范围内解决光收发模块的接收端和发射器之间信号的串扰问题,成为目前亟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期望提供一种光收发模块和光收发装置,能够在保证光收发模块的尺寸满足预设要求的同时,减小光收发模块的接收端和发送端之间信号的串扰。
[0004]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0005]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光收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收发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对收发器,所述至少一对收发器中的每对收发器均包括发送端、至少两层电路板和接收端;其中,所述发送端与数字信号处理模块的输出端口连接,用于将待转换电信号转换为对应的目标光信号,并发送所述目标光信号至光器件;所述接收端与所述数字信号处理模块的输入端口连接,用于将接收到的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并发送所述电信号至所述数字信号处理模块,以便所述数字信号处理模块将所述电信号转换为目标电信号并发送至电器件;所述发送端固定在第一电路板上,且与第一接地平面连接,形成发送回路;所述接收端固定在第二电路板上,且与第二接地平面连接,形成接收回路;所述第一接地平面和所述第二接地平面均设置在所述至少两层电路板中不同层的电路板中;所述至少两层电路板呈层叠结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收发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两层电路板还包括:至少一层隔离板,所述至少一层隔离板重叠固定在所述第一电路板和所述第二电路板之间呈层叠结构。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收发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地平面设于所述第一电路板上,或者设于第一接地板上;所述第二接地平面设于所述第二电路板上,或者设于第二接地板上;其中,所述第一接地板为所述至少两层电路板中与所述第一电路板相邻的电路板;所述第二接地板为所述至少两层电路板中与所述第二电路板相邻的电路板。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收发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地平面设于所述第一接地板靠近所述第一电路板的一侧;所述第二接地平面设于所述第二接地板靠近所述第二电路板的一侧。5.根据权利要求2
‑
4任一项所述的光收发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两层电路板均设有导通孔。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光收发模块,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一电路板与所述第一接地板之间存在所述至少一层隔离板时,所述发送端利用导线穿过对应的所述导通孔与所述第一接地板连接;当所述第二电路板与所述第二接地板之间存在所述至少一层隔离板时,所述接收端利用所述导线穿过对应的所述导通孔与所述第二接地板连接。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收发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端在所述第二电路板上的投影区域与所述接收端所在的区域不重叠。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收发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电路板的外表面上设置有支撑块,所述支撑块贯穿所述第二电路板至所述第一电路板,所述发送端设置在所述第一电路板的所述支撑块上。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光收发模块,其特征在于,所以发送端的第一侧低于或者平齐于所述第一电路板的外表面;所述发送端的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诗源,胡毅,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光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