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视频图像健康监测的图像处理方法、介质及设备技术

技术编号:38211414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21 17:0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健康监测技术领域,提供一种用于视频图像健康监测的图像处理方法、介质及设备,包括:周期性采集待测试对象的第一视频图像;对所述第一视频图像进行信噪比分析,并根据信噪比分析的结果对所述第一视频图像进行视频图像处理,以生成至少不小于预设时长的第二视频图像;将所述第二视频图像作为非接触健康检测人工智能算法模型的输入源。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用于视频图像健康监测的图像处理方法、介质及设备,其在输入端不仅对视频图像进行预处理使其符合预设信噪比要求,同时对视频图像时长进行处理,使其满足预设时长要求,保证了待测试对象注意力集中同时也使得检测结果更准确。准确。准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视频图像健康监测的图像处理方法、介质及设备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人工智能
,特别涉及一种用于视频图像健康监测的图像处理方法、介质及设备。

技术介绍

[0002]人体健康检测方式具体可分为接触式检测与非接触式健康检测方式,接触式检测通常需要专业医疗设备与人体直接接触,较为不便。非接触式健康检测方法主要是利用图像采集设备(摄像头)采集待测试对象一段时长的视频图像作为非接触式健康检测人工智能算法的输入源,利用成熟的非接触式健康检测人工智能算法推断分析得到待测试对象的生理和心理指标。
[0003]中国专利CN112381011A基于人脸图像的非接触式心率测量方法、系统及装置公开了非接触式健康检测包括基于图像、反射式光电测量、无线电磁场等方法获得人体的光电容积脉搏波描记法(PPG,photoplethysmography)信号,心脏的周期性波动引起外周血管的周期性收缩舒张,分析反射获取的PPG信号出现周期性变化获得人体心率,PPG信号包括AC 1Hz的脉动性脉血信号以及DC的非脉动性动脉血信号、静脉血信号和皮肤肌肉骨骼组织信号。
[0004]但是现有的基于视频图像的健康检测人工智能算法一方面对输入视频图像的质量有要求(如需要采集到的视频图像信噪比符合一定的要求),一方面对输入的视频图像有一定的时长要求(比如视频时长最少要达到50秒才能分析得到人体生理健康指标),而所需采集的时长过长会导致被测试对象因等待时间过久不配合(如身体晃动)而导致采集的图像质量不高的问题。但时长过短的话又无法满足算法的要求而导致数据无法输出。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一种用于视频图像健康监测的图像处理方法,包括:S100、周期性采集待测试对象的第一视频图像;S200、对第一视频图像进行信噪比分析,并根据信噪比分析的结果对第一视频图像进行视频图像处理,以生成至少不小于预设时长的第二视频图像;S300、将第二视频图像作为非接触健康检测人工智能算法模型的输入源;其中,S200还包括:S210、将第一视频图像以单位时间分隔以生成若干个子视频图像;S220、对各子视频图像分别进行信噪比分析;若不满足信噪比数值预设要求的则进行删除;S230、将剩余的满足信噪比预设要求的各子视频图像进行整合以生成第二视频图像;若删除子视频图像后的第二视频图像不满足预设时长要求,则将删除的子视频图
像的时间相邻的且满足信噪比数值预设要求的子视频图像替换至删除的子视频图像位置上,以生成不小于预设时长的第二视频图像;或,若删除子视频图像后的第二视频图像不满足预设时长要求,则将本第一视频图像之后满足信噪比数值预设要求的子视频图像进行补充,以生成不小于预设时长的第二视频图像。
[0006]进一步地,若生成的第二视频图像未达到预设时长,则将第二视频图像复制N份以生成不小于预设时长的第三视频图像,将第三视频图像作为非接触健康检测人工智能算法模型的输入源。
[0007]进一步地,生成不小于预设时长的第三视频图像之后,用最新实时的第二视频图像替换之前复制部分的第二视频图像。
[0008]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有计算机指令,计算机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述任一实施例的用于视频图像健康监测的图像处理方法。
[0009]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处理器执行程序时实现如上述任一实施例的用于视频图像健康监测的图像处理方法。
[0010]基于上述,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用于视频图像健康监测的图像处理方法、介质及设备,其在输入端不仅对视频图像进行预处理使其符合预设信噪比要求,同时对视频图像时长进行处理,使其满足系统预设时长要求,使得系统一经采集图像便可出现监测结果,保证了待测试对象注意力集中同时也使得检测结果更加准确,具有良好地应用价值。
[0011]本专利技术的其它特征和有益效果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专利技术而了解。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和其他有益效果可通过在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附图说明
[0012]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在下面描述中附图所述的位置关系,若无特别指明,皆是图示中组件绘示的方向为基准。
[0013]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用于视频图像健康监测的图像处理方法实施例一的流程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用于视频图像健康监测的图像处理方法实施例二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4]为使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下面所描述的本专利技术不同实施方式中所设计
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5]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本专利技术所使用的所有术语(包括技术术语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专利技术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所理解的含义相同的含义,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应进一步理解,本专利技术所使用的术语应被理解为具有与这些术语在本说明书的上下文和相关领域中的含义一致的含义,并且不应以理想化或过于正式的意义来理解,除本专利技术中明确如此定义之外。
[0016]方法实施例一本专利技术方法实施例一提供了一种用于视频图像健康监测的图像处理方法,如图1所示,具体包括:S100、周期性采集待测试对象的第一视频图像;S200、对第一视频图像进行信噪比分析,并根据信噪比分析的结果对第一视频图像进行视频图像处理,以生成至少不小于预设时长的第二视频图像;S300、将第二视频图像作为非接触健康检测人工智能算法模型的输入源。
[0017]具体实施时,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于视频图像健康监测的图像处理方法,可应用于各种具备拍照功能的移动终端设备,比如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个人电脑、智能手机、穿戴式电子设备等。
[0018]具体实施时,预设时长优选为不低于30秒,当初次开启系统时,系统需要采集30秒人脸视频进行分析可得到较为准确的健康监测数据。需要说明的是,此处的预设时长并不限于30秒,也可以是10秒、15秒、22秒、40秒等其他时间,并不做限定。
[0019]基于上述,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用于视频图像健康监测的图像处理方法,其在输入端首先对视频图像进行预处理使其符合预设信噪比要求,同时对视频图像时长进行处理,使其满足系统预设时长要求,使得系统一经采集图像便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视频图像健康监测的图像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S100、周期性采集待测试对象的第一视频图像;S200、对所述第一视频图像进行信噪比分析,并根据信噪比分析的结果对所述第一视频图像进行视频图像处理,以生成至少不小于预设时长的第二视频图像;S300、将所述第二视频图像作为非接触健康检测人工智能算法模型的输入源;其中,S200还包括:S210、将所述第一视频图像以单位时间分隔以生成若干个子视频图像;S220、对各所述子视频图像分别进行信噪比分析;若不满足所述信噪比数值预设要求的则进行删除;S230、将剩余的满足所述信噪比预设要求的各所述子视频图像进行整合以生成所述第二视频图像;若删除所述子视频图像后的所述第二视频图像不满足预设时长要求,则将删除的所述子视频图像的时间相邻的且满足所述信噪比数值预设要求的子视频图像替换至所述删除的子视频图像位置上,以生成不小于所述预设时长的第二视频图像;或,若删除所述子视频图像后的所述第二视频图像不满足预设时长要求,则将本第一视频图像之后满足所述信噪比数值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鹏李强刘晶晶
申请(专利权)人:加之创厦门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