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穿戴式宽频生物动能收集装置及其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211036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21 17:0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穿戴式宽频生物动能收集装置及其方法,包括连接固定基座且能绕其周向旋转的第一转子、与第一转子连接并与其同心旋转的第二转子、位于固定基座侧半径可变的第一齿轮、啮合半径可变的第一齿轮且与第二转子同轴心固定的第二齿轮、与第二转子同轴心且布置有线圈定子的第一转子,第一转子与第二转子和第二齿轮同轴心,第二齿轮与第一齿轮啮合可沿固定基座周向旋转。在摆动肢体惯性力驱动下,第一转子带动第二转子绕固定基座轴心偏心转动,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传递给第二转子更高的转速;第二转子上的永磁体相对线圈定子绕组的磁通量变化产生电能被储存。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利用生物活动时肢体的摆动,将生物运动的生物机械能转换为电能。能转换为电能。能转换为电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穿戴式宽频生物动能收集装置及其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能量收集装置,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可穿戴式宽频生物动能收集装置及其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无线传感网络和小型电子元器件的发展,诸如手机、智能手表、智能手环、虚拟现实眼镜、可穿戴健康监测设备等各种便携式、可穿戴式智能电子设备在人们的生活和工作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目前,这些设备主要依赖电池供电,但由于现有技术的限制,电池的容量有限,而电子设备所需的功率却越来越大。为了克服电池容量小、更换麻烦等问题,利用周围环境能量的俘能技术得到更多的关注和发展,甚至形成取代电池供电的趋势。然而,现在多采用的利用惯性轮发电方法,而惯性轮具有较大的厚度和体积,难以嵌入到可穿戴电子设备中。此外,由于生物运动激励的随机性和多变性,容易使能量收集系统输出能量严重降低,导致供能不稳定。因此,寻求一种可嵌入穿戴式电子设备避免电磁换能器受生物激励多变影响而工作不稳定是必要,且有意义的。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缺陷,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穿戴式宽频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穿戴式宽频生物动能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基座,被配置有第一齿轮,用于与随肢体摆动旋转的第一转子连接;第一转子,捕获肢体摆动动能,与所述固定基座连接,并能够相对于所述固定基座周向偏心旋转;第二转子,被配置有多对永磁体,且能够与第一转子同轴旋转;第一齿轮,设置为半径可变的齿轮,与所述第二齿轮啮合;第二齿轮,设置为半径可变的齿轮,与所述第二转子同轴心固定,所述第二齿轮与所述第一齿轮啮合;线圈定子,与所述第二转子同轴心地固定在固定基座上,所述第二转子能够相对于所述线圈定子周向旋转;在摆动肢体惯性力驱动下,所述第一转子带动所述第二转子绕所述固定基座轴心偏心转动,通过所述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传递给所述第二转子更高的转速;所述第二转子上的永磁体相对所述线圈定子绕组的磁通量变化产生电能被储存。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宽频生物动能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子与所述线圈定子固定连接,或所述固定基座与所述线圈定子固定连接;以及,第二转子多对永磁体与所述线圈定子相对设置,第二转子的永磁体相对线圈定子运动发生磁通量变化,产生电能。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宽频生物动能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子与所述第一齿轮固定连接,用于随所述肢体摆动运动而围绕所述固定基座摆动,将所述运动产生的生物动能转化为所述第一转子的动能。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宽频生物动能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转子的永磁体为一体化成型的圆环或多个扇形永磁体组合而成。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宽频生物动能收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明京廖维新夏国源李鑫张大兴王从思胡国锋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广州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