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连接器、转接器以及测试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连接器、转接器以及测试装置,属于电气互联
技术介绍
[0002]为了判断连接器的性能是否满足要求需要对连接器进行测试。相关技术中的测试装置通常包括电路板、电连接器以及矢量网络分析仪,其中所述矢量网络分析仪通过所述电连接器和线缆与所述电路板实现电性连接。所述电路板上安装有与待测连接器相对接的接口。
[0003]相关技术中,由于待测连接器、所述电路板上的导电路径以及所述线缆等的阻抗是一致的,因此也要求电连接器需要保持其信号通路上阻抗的一致性。
[0004]然而,随着市场对传输速度要求的不断提高,待测元件(例如连接器或者线缆)的阻抗设计随之越来越低,如果将现有相关技术直接用于测试,因阻抗不匹配的问题,导致信号的损耗(例如插入损耗以及反射损耗),且频率越高影响越大,不利于实现测试的准确性。
[0005]目前,测试装置的电路板,其线路的阻抗已开始有配合待测元件而设计,但由于电连接器不变,因此仍会有阻抗不匹配的问题存在,无法通过校正消除。r/>
技术实现思路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连接器(100),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体(10),所述外壳体(10)包括安装孔(101),所述外壳体(10)至少部分为金属壳体;绝缘元件(20),所述绝缘元件(20)安装于所述安装孔(101)中,所述绝缘元件(20)包括沿轴向延伸的通孔(201);以及中心导电端子(30),所述中心导电端子(30)插入且至少部分穿过所述通孔(201),所述中心导电端子(30)包括第一配合部(31)、第二配合部(32)、以及位于所述第一配合部(31)和所述第二配合部(32)之间的中间部(33);所述中心导电端子(30)配置为传输信号;信号在所述第一配合部(31)中传输时遇到具有第一阻抗值(R1)的阻抗,信号在所述第二配合部(32)中传输时遇到具有第二阻抗值(R2)的阻抗,所述中间部(33)包括阻抗转换区(331),信号在所述阻抗转换区(331)中传输时遇到具有渐变的第三阻抗值(R3)的阻抗;其中,所述第一阻抗值(R1)与所述第二阻抗值(R2)不相同,所述第一阻抗值(R1)、所述第三阻抗值(R3)以及所述第二阻抗值(R2)整体上呈平滑过渡。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阻抗值(R1)、所述第三阻抗值(R3)以及所述第二阻抗值(R2)整体上呈线性变化或者呈平滑曲线变化。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连接器(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阻抗值(R1)与所述第二阻抗值(R2)的差值大于等于3Ω。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配合部(31)配置为与第一线缆或者第一连接器电性连接,所述第二配合部(32)配置为与第二线缆、第二连接器或者电路板电性连接。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体(10)包括阻抗转换孔(1313)以及暴露于所述阻抗转换孔(1313)中的内表面(132),所述阻抗转换孔(1313)对应于所述阻抗转换区(331),所述内表面(132)呈连续性变化。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连接器(100)包括在径向上围绕在所述阻抗转换区(331)的外侧的阻抗调整介质,所述阻抗调整介质为介电材料。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连接器(100),其特征在于:所述介电材料为绝缘塑胶,所述阻抗转换区(331)包括靠近所述第一配合部(31)的第一端以及靠近所述第二配合部(32)的第二端,所述绝缘元件(20)包括外锥面(231),所述外锥面(231)从所述第一端至所述第二端呈连续性变化;所述外壳体(10)包括收容所述绝缘塑胶的锥形孔以及暴露于所述锥形孔中的内表面(132),所述内表面(132)为内锥面,所述外壳体(10)的内表面(132)与所述绝缘元件(20)的外锥面(231)相匹配;所述内表面(132)从所述第一端至所述第二端呈连续性变化。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连接器(100),其特征在于:所述介电材料为空气,所述阻抗转换区(331)包括靠近所述第一配合部(31)的第一端以及靠近所述第二配合部(32)的第二端,所述外壳体(10)包括阻抗转换孔(1313)以及暴露于所述阻抗转换孔(1313)中的内表面(132),所述阻抗转换孔(1313)在径向上位于所述阻抗转换区(331)和所述内表面(132)之间,所述空气至少部分位于所述阻抗转换孔(1313)中,所述内表面(132)从所述第一端至所述第二端呈连续性变化。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100),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部(33)包括连接所述第一配合部(31)和所述阻抗转换区(331)的第一阻抗区(332)、以及连接所述第二配合部(32)和所述阻抗转换区(331)的第二阻抗区(333),信号在所述第一阻抗区(332)和所述第一配合部(31)中传输时遇到具有相同的所述第一阻抗值(R1)的阻抗,信号在所述第二阻抗区(333)和所述第二配合部(32)中传输时遇到具有相同的所述第二阻抗值(R2)的阻抗。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连接器(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体(10)包括第一壳体部(11)、第二壳体部(12)以及第三壳体部(13),其中所述第一壳体部(11)在径向上对应于所述第一阻抗区(332),所述第二壳体部(12)在径向上对应于所述第二阻抗区(333),所述第三壳体部(13)在径向上对应于所述阻抗转换区(331)。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连接器(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部(11)、所述第二壳体部(12)以及所述第三壳体部(13)均为金属壳体且三者一体成型。12.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连接器(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孔(101)沿所述轴向贯穿所述第一壳体部(11)、所述第二壳体部(12)以及所述第三壳体部(13);所述绝缘元件(20)包括第一圆柱部(21)、第二圆柱部(22)、以及连接所述第一圆柱部(21)和所述第二圆柱部(22)的锥体部(23),其中所述第一圆柱部(21)具有第一外径(P1),所述第二圆柱部(22)具有第二外径(P2),所述锥体部(23)靠近所述第一圆柱部(21)的一端具有与所述第一圆柱部(21)相同的所述第一外径(P1),所述锥体部(23)靠近所述第二圆柱部(22)的一端具有与所述第二圆柱部(22)相同的所述第二外径(P2),所述第一外径(P1)大于所述第二外径(P2),所述锥体部(23)的外径呈连续性变化。13.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连接器(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体(10)包括第一壳体(11a)以及与所述第一壳体(11a)相固定的第二壳体(11b),其中所述第一壳体(11a)设有第一基部(11a1)以及自所述第一基部(11a1)沿所述轴向延伸的第一延伸部(11a2),所述第一基部(11a1)设有第一安装孔(111),所述第一延伸部(11a2)设有中心孔(131);所述第二壳体(11b)设有第二基部(11b1)以及自所述第二基部(1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佥昱,廖瑞庭,林世东,林季葳,
申请(专利权)人:立讯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